APP下载

中职生“心理孤儿”问题:基于武汉市旅游学校的考察

2020-04-22赵晶于敏章

教师·中 2020年2期
关键词:中职生

赵晶 于敏章

摘 要:中职生是一个相对特殊的学习群体,“心理孤儿”问题在这一群体中较为普遍。文章从武汉市旅游学校中职生的“心理孤儿”问题表现着手,从家庭与学校两个方面探析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进而针对性地提出预防措施。消弭中职生的“心理孤儿”问题,一方面需要增进家庭与学生之间的情感互动,另一方面学校需要加强心理教育,引导学生“自我实现”,发挥学生特长,围绕班级荣誉凝聚学生向心力。

关键词:中职生;心理孤儿;武汉市旅游学校

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来看,中职生“心理孤儿”问题有着自身的表现及成因。针对其具体表现,剖析其成因,寻求干预措施,有助于更好地管理中职生学业相关事务,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一、中职生“心理孤儿”问题及其表现

(一) 中职生“心理孤儿”问题

“‘心理孤儿主要表现为心理上自我封闭, 游离于集体氛围之外, 怯于交往,难于融入社会生活等。”中职生,正处于青春发育期身心成长阶段。与普通高中生不一样的是,他们的学业成绩一般较差,自知不能通过普通高考上大学。经过两至三年的中等职业技术教育,他们将走向社会,成为社会人。

由于学业成绩的“自卑”,进入中职学校后,部分中职学生通常受到“心理孤儿”问题的困扰。

(二)中职生“心理孤儿”问题表现

在武汉市旅游学校,不乏这样的“心理孤儿”群体。中职生“心理孤儿”群体既有着其他心理孤儿群体的心理特征,也有着自身的表现。具体而言,中职生“心理孤儿”问题主要表现为如下三个方面。

(1)行为方面:喜欢我行我素、自私自利,什么都以自己为中心,不喜欢参加班集体活动。

(2)性格方面:表面开朗,朋友一大堆,实际上性格孤僻,找不到可以交心的人,不容易相信别人。

(3)社交方面:高度依赖社交媒体,手机不离身,热衷于聊QQ、刷微信、打游戏,沉迷于网络世界,喜欢虚拟世界多于现实世界。现实中,很希望同学接近自己,但是却不想采取主动,只接受被动交往。

二、中职生“心理孤儿”问题成因

(一)家庭因素

1.不良的家庭成长环境

已有的青少年发展和问题行为的理论认为家庭中存在一些不良因素与孩子的问题行为密切相连。“研究显示大部分亲子关系因子对中职生的心理健康状况的预测作用均有统计学显著性, 一般来说, 亲子关系越差, 中职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越多。”不良的家庭环境有这样几种情况:一是家庭不和睦,父母关系紧张。根据武汉市旅游学校某班47名学生的家庭情况调查,这样的家庭占到了19.1%,其中,家长因为生计外出打工,将子女放在亲戚家寄养,或让孩子与爷爷奶奶一直生活的占到27%。在这样家庭中成长的孩子体验不到父母对她的爱,生活上没有安全感,有了心里话也无人诉说,久而久之就造成了孩子的心理孤独。

2.父母错误的教育观念

在所有影响中职生发展的家庭因素中,父母的教育方式对孩子的影响最大。父母通过对子女的教育行为,把社会的价值观念、行为方式以及社会道德规范传递给孩子。一位家长就曾对笔者说过:“我们很难跟孩子讲道理、谈心,现在只要他做错事情,我就打他一顿,让他老实点。”调查的47名学生中,曾遭到家长“棍棒相加”的学生占到了51%,比例过半。这样做非但不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反而让学生更加叛逆。

还有家长直接把学生丢进学校就不再过问了,认为教育只是学校的任务,跟父母无关。在所调查的班级中就有一名男生,自己租房住,经常迟到旷课,身体瘦弱、个子矮小。班主任给其父亲打电话反映情况时,父亲却是这样回答:“我已经给了孩子充足的生活费了,教育就是你们学校的事情了。”听到这样的回话,让人很是无奈。处于青春期的中职生,其身心发育并不协调,特别是心理发育不完全,长期的分离,使得父母与子女的心灵沟通被忽视了。个别中职生在成长过程中频繁地接触网络,与家长沟通非常少,特别是来自单亲家庭的中职生,其精神家园更为封闭,心理问题亦更加严重。

(二)学校方面

1.學校中的师生关系

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在中职学校中,很多教师还是喜欢学习好的学生,厌烦“差学生”,不能平等对待每个学生。同时部分中职教师,对中职生存在偏见。在日常的中职生管理上,教师更多地采取简单又粗暴的方式,使得渴望得到关心和理解的中职生,在受到教师批评后再一次跌倒在情绪的谷底,师生关系变得陌生而又紧张。加之大部分学生学习成绩并不好,在学业上得不到教师的认同,心理更加压抑。

2.同伴关系

中职生由于与家里人建立积极亲密关系的机会不多,与教师又有距离感,因此希望在友伴和朋友身上找到归属感和亲密的情感支持。但由于中职生本身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缺乏明确的努力方向,再加上不像高中生面临着艰巨的学习压力,同学之间没有形成良好的互动关系。上课时,不爱学习的学生睡觉、绣十字绣、玩手机、玩游戏等。在其他时间里,男孩子则去网吧包夜打游戏,打架斗殴也是时有发生,女孩子则待在宿舍玩手机或睡觉。学生之间缺乏良性的互动与交往,使得部分受“心理孤儿”困扰的学生更加孤独。

三、中职生“心理孤儿”问题预防

(一)家庭方面

1.父母加强与孩子的互动

良好的家庭氛围,加强实践锻炼,培养良好的性格特征是预防自闭心理的必由之路。平等、良好的亲子关系与和睦的家庭氛围对孩子的认知能力、创造能力都有积极的影响。因此,家长应多多与孩子沟通,经常抽出时间陪伴孩子,多去了解孩子,创设多彩的家庭学习活动,也可以配合学校开展实践活动。在中等职业学校,亦有必要开展家长活动,以组织家长会的方式,邀请家长到学校参与亲子互动活动,以弥补不良家庭环境对学生造成的心理影响。

2.转变家庭教育观念

现在的“90后”“00后”的中职生是更有思想的一代人。他们有自己的主见、自己的想法,越是被强迫做他们不愿意做的事情,就会越叛逆。因此,教育孩子要采用循序渐进的方法。中职生的家长对孩子的期望通常都不高,能学一技之长,在社会上有份工作即可。但对孩子的教育,亦应遵循孩子的成长心理,尊重孩子不同的特性和差异。

(二)学校方面

1.加强心理教育,引导学生“自我实现”

中职学校作为中职生培养的主体,对中职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中职学校,需要创设“学校—班级—个人”三级网络, 加强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领导, 落实心理健康教育“全员参与、全程渗透、全体动员”的“三全”机制, 为中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有效保障。中职生没有考取高中,已经输在了起跑线,但是成绩不代表能力。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中职学校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特点, 充分尊重学生、关心学生、热爱学生, 学会与他们沟通的艺术, 耐心倾听学生的心声, 及时了解学生的需求, 并尽量满足学生的合理需求”。

有研究表明,“中职生自我概念清晰度、社会支持、自尊与主观幸福感存在密切关系。在教育实践中需重视中职生自我概念清晰度对主观幸福感可能的提升作用”。在中职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对自我有一个清晰的正面認识,从未来走向社会就业、生活与职业发展等角度,加强学生的自我认知和职业期望。“良好的职业精神是中职生步入社会、走向职场需要具备的基本职业素质,是综合素质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中职生教育,需要在引导学生认知自我、培育技能的同时,培养学生的职业精神,为其走向社会就业做好心理准备。

同时,在教育过程中,还需“构建以中职学生的内心需求、认知水平和认知规律为依据,以爱和规则为基础,以促进中职学生身心和谐健康成长为目标,以接纳、尊重、欣赏、激励中职学生为原则的教育教学模式”。

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以情感互动作为与学生沟通的手段,加强与学生之间的心理沟通,认真呵护其幼小的心灵;引导学生在学习技能的过程中不断“自我实现”,通过纵向比较,让学生看到自我成长和努力取得的成绩,避免学生使用消极的自我描述;根据学生的个性,帮助学生确定自身的个体发展目标,让学生朝着自身的目标努力。

2.发挥学生特长,围绕班级荣誉凝聚学生向心力

从对武汉市旅游学校个别“心理孤儿”学生观察中,发现个别学生虽然学习成绩较差,但在全校性集体活动中,有着极强的班级荣誉感。例如在2014年学校的冬季田径运动会上,平时对班级活动表现极不关心的男生,由于自身的身体素质好,积极报名参加800米跑项目。最终,经过近一个月的精心准备,他在学校冬季田径运动会上,夺得了800米跑第一名,为班级和自身争得了荣誉,在领奖时露出了纯真的笑容。事后他赢得了班级同学的认可,与同学的关系亦越来越好。

四、结语

“对人们播上思想的种子,就会得到行为的收获;播上行为的种子,就会获得习惯的收获;播上习惯的种子,就会获得品德的收获;播上品德的种子,就会获得命运的收获。”解决中职生的“心理孤儿”问题,还需家庭与学校共同努力,唯有如此,才能让心灵的荒漠变为绿洲。

参考文献:

[1]王玲凤.中职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和亲子关系[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6,20(7):444-446.

[2]陈水平.论中职教师课堂管理的优化[J].教育与职业,2012(8):190-191.

[3]何志昌.中职生心理健康现状及教育对策探索[J].教育研究与实验,2017(5):91-94.

猜你喜欢

中职生
论在德育教学中渗透职业意识与促进学生职业发展
中职物理学生分组实验项目化教学研究
酒店专业“假日实践”教学模式探索
如何在语文课上提高中职生的口语交际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