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职语文阅读对话教学的创意探索

2020-04-22谢华强

教师·中 2020年2期
关键词:中职语文

谢华强

摘 要:中职语文阅读教学启动对话程序,可以为阅读教学注入丰富活力,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对文本、师本、生本等多种制约因素进行深入分析,搜集对话的内容、创新对话的形式、丰富对话的活动,让更多的学生能够在平等、民主的氛围中展开对话学习,以全面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

关键词:中职语文;阅读对话;创意探索

一、引言

语文阅读教学中引入对话机制,符合学生阅读学习的基本诉求,具有极为广泛的实践价值,教师要做好对话教学的设计和组织工作,确保对话顺利启动,提升学生阅读学习的互动性、平等性、民主性。阅读关涉要素包括文本、生本、师本,如何做到三位一体,体现教师的教学智慧?教师是阅读对话的主导者,需要作出创意探索,整合对话形式,优化对话程序,以提升对话效果,让学生在对话阅读学习中形成学科综合素质。

二、师本与文本对话,筛选阅读内容

阅读教学设计时,教师要利用丰富的教情和学情信息资源,以便形成最为实用的教学方案。因此,教师要深潜教材之中,对教学内容进行深入研究,找到文本生本思维对接点,建立阅读教学启动点,顺利启动阅读对话程序,引领学生展开丰富多彩的阅读学习。中职语文教材中选入的文本大多属于经典篇目,具有极高的文学鉴赏价值,教师要对教材内容进行深入解析,搜集对话话题,投放阅读思考问题,给学生提供更多阅读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多种阅读学习实践中形成学科能力。

“一切景语皆情语”,这是学者对写景散文的最直接解读。在中职语文课堂教学中,要接触更多的散文内容,特别是出自名家之手的经典散文作品,这给我们的阅读教学提供了丰富素材。如教学朱自清的名篇《荷塘月色》中,教师在阅读教学设计时,深入文本之中,对作者情感基础展开深度发掘。作者在写景过程中,多次提到“心情”问题,“不宁静”,在欣赏完荷塘月色之后,依然不舒畅,自然让读者产生更多的联想。当时社会处于动荡时期,国民党发动反革命政变,白色恐怖笼罩中国大地。作者面对美景如何能够做到“宁静”呢?教师对教材展开深入解读后,给学生布设了语言鉴赏任务:找出最为经典的描写片段,从不同角度展开鉴赏,鉴赏要注意联系文本主旨和作者情感展开。学生根据教师引导,很快就找出经典描写内容,并进行相关操作,特别注意联系作者情感进行解读,并联系当时社会背景展开讨论,让语言鉴赏增加了更多的社会意义。

教师对文本展开深度解析,为课堂语言鉴赏作出针对性引导,让学生顺利地进入语言鉴赏环节,并指引了阅读鉴赏方向。因为增加了社会背景内容,给学生带来更多学习启迪。语言鉴赏不能只是从字面上进行分析,还要有关联意识,唯有结合文本主旨和作者情感,才能形成科学的鉴赏认知。教师对文本做针对性发掘,不仅要为学生做内容的筛选,还要创建一种和谐气氛,这对全面提升学生阅读认知有重要帮助。

三、生本与文本对话,激活阅读思维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在阅读对话设计时,要围绕学生精选对话内容,整合阅读素材,形成阅读活动。中职学生阅读基础呈现差异性,如果教师不能给出针对性引导,学生阅读时则会陷入盲动,很多学生找不到正确的阅读方向,一味地关注人物命运和情节发展,这无疑是在看“热闹”。教师要引导学生展开探究性阅读,不仅要给学生投放一些阅读思考问题,还要发动学生展开阅读讨论,对教材文本进行深度发掘,特別是语言鉴赏活动,这是最为典型的阅读学习活动,可以给学生提供更多学习感知文本内容的契机,让学生在不断的阅读体验中形成学科综合能力。

学生在文本阅读时有个性选择意愿,也会生成个性阅读认知。正所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教师要正视学生个性阅读诉求,给学生提供更多文本生本对话机会,让学生自然进入文本阅读之中。如教学《林黛玉进贾府》这篇课文时,教师先为学生介绍相关背景信息,让学生对文本内容产生更多阅读期待。民间有这样一种说法:“老不看三国,少不看红楼。”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只要去看了,就一定会被迷住,进入故事情节之中。我们都属于第二种人,却很少有人被《红楼梦》给迷住,那是因为现代信息技术太发达了,我们接触的信息太广泛了。如果我们能够沉下心来阅读《红楼梦》,一定会被其精彩内容吸引的。《红楼梦》号称百科全书,人物形象塑造最为经典,只要潜心阅读,自然会有丰富的收获。学生听教师这样一说,顿时有了阅读兴趣,对课文展开精心阅读。教师不时投放一些阅读思考问题,帮助学生深入教材之中,探究文本深邃思想内容。

教师对文本进行广泛阐释,其目的是极为鲜明的,就是要让学生顺利进入文本阅读环节之中。学生对文本展开深入研读,自然能够形成丰富的阅读认知,建立学科能力。教师对文本的可读性进行针对性发掘,这是学生最需要看到的东西。学生自主阅读文本大多缺少方向,不知道应该关注什么内容,教师给出一些阅读引导,可以让学生理清阅读学习路线,为促进学生展开深入阅读学习创造良好条件。学生对文本阅读理解呈现个性特征,教师需要有整合意识,对学生阅读认知特点进行归纳整理,以提升阅读教学质量。

四、生本与生本对话,启动阅读活动

阅读活动中,最为常见的是学生阅读讨论或者阅读辩论活动,这是教师启发阅读对话机制常用的教法。学生对文本阅读有不同的认知和理解,教师针对学生阅读实际投放一些讨论话题,让学生展开公开的辩论对话,可以有效提升其阅读理解品质。提升生本对话品质的关键在于教师设置的话题,如果话题设计精巧,自然能够引发学生热议。教师在具体操作时,不仅要对文本有深入了解,还要对学生阅读的基础有一定认知,以提升话题设计的针对性。阅读是个体学习行为,不同阅读主体会形成不同阅读认知,教师要科学利用个体差异性,及时投放阅读话题,自然形成阅读对话环境。

学生之间展开阅读对话,这是运用广泛的学法。教师组织学生对阅读问题进行集体讨论,学生便开始了对话,但学生对这样的对话学习会产生审美疲劳,教师适时展开创新发动,符合学生学习诉求。

在教学莫言的《卖白菜》时,教师先让学生阅读文本内容,对文本情境和人物有一定了解,然后给学生布设一个课本剧创编演绎任务:同桌两个人合作,将课文改编成课本剧脚本,并做好角色分工,两个人展开课堂演绎活动,为我们做直观展示。学生听说要创编课本剧,还要现场演出,都现出难色。教师给出具体指导:莫言描绘的是特定历史时期的故事,这段历史是我们无法理解的,但母亲的为人,以及对孩子的要求,都能够产生无限的触动力,人穷志不穷,这样的母亲才是伟大的。在课本剧创编演绎时,要重点刻画“母亲”的形象,创编一些适合人物的台词,注意对话描写符合人物身份。学生在教师的启迪下,顺利进入课本剧创编演绎活动之中。因为组织得当,课堂演绎获得圆满成功,学生从演绎中获得的学习认知更为深刻鲜活。

教师为学生布设了课本剧创编演绎活动,无疑给学生带来深刻的心理触动。中职学生对课堂演绎大多持排斥态度,教师给出针对性引导,给学生提供更多参与的勇气。相比课堂讨论,课堂演绎无疑是更好的阅读对话活动,学生从演绎中形成的阅读认知会更全面。

五、师本与生本对话,促进阅读内化

教师与学生展开多种对话,这是阅读教学最为普遍的教法应用。一般情况下,教师会利用阅读问题展开调度,并出示阅读问题,学生回答阅读问题,接着教师给出阅读评价。这样的阅读对话缺少新意,如果教师能够调换问题的设计主体,由学生设计阅读问题,让教师来回答,再让学生集体讨论,对教师回答情况进行评定,势必能够有效提升学生阅读对话的主动性。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教师利用信息技术的意识正不断加强。如果教师能够为学生投放一些微课内容,让学生借助网络信息共享平台展开课外阅读讨论,势必能够形成新的阅读成长点。

教师与学生展开平等对话,不仅能够激活学生的学习思维,还能够拉近师生关系,提升教与学的和谐度,提升学生的阅读学习品质。如教学老舍的《我的母亲》时,教师先让学生展开自主阅读,然后发动学生设计一些阅读问题,由教师来回答。学生快速进入问题设计环节,因为是给教师设计问题,自然要追求深度和广度。经过一番探究思考,问题不断涌现出来。“老舍是一位伟大的作家,他的母亲是怎样一个人呢?在描写‘母亲形象时,作者采用了哪些方法呢?不妨举例说明。”“‘母親形象是感人的,她给作者带来哪些有益的影响呢?”“如果要找出最令人感动的语段,你会选择哪一段呢?说说选择的理由。”教师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先进行评价,对学生思考特点和问题构建等展开分析,然后逐一回答问题,并要求学生对自己的问题解答情况进行评定。学生刚开始还有些放不开,不知该使用什么样的语言。在教师的一再鼓励下,学生渐渐消除了顾虑,大胆对教师的表现进行点评。师生对话呈现平等性,课堂学习气氛活跃了起来。

教师让学生展开质疑操作,由教师来回答学生设计的问题,这个设计达到了令人满意的助学效果。学生在阅读问题设计时,需要深入文本之中,对作者思想和文本主题有深度发掘,提升问题设计的品质。在对教师问题解答进行评价时,学生也要经过深思熟虑才发言,这些都是一种思想的历练。变换一种身份,可以给学生带来这么多的心理触动,这当然是教师所期望的结果。

六、结语

阅读教学是教师、学生、作者、编者之间的交流活动。教师作为对话中最活跃的一方,需要作出积极的努力,精选对话形式,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中职学生学力基础普遍较低,而且呈现鲜明的个体差异,教师对此需要有充分的了解,在对话教学设计时,要针对不同群体学生的实际需要作出创意探索,让更多的学生都能够在阅读对话中提高阅读认知。

参考文献:

[1]吕丽红.中职语文阅读对话教学的有效策略[J].新课程导学,2017(11):15-17.

[2]张小雅.开发课程资源 中职语文阅读更生动[J].小学教学参考,2018(3):51-53.

[3]郑芳玲.中职语文对话性阅读教学探究[J].语文天地,2019(2):16-18.

猜你喜欢

中职语文
中职语文教学如何开展综合性活动
中职应用文写作教学初探
中职语文教学的艺术魅力
立足文本,给中职语文阅读教学搭建解读支点
中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教学有效策略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