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做教育的追“梦”人

2020-04-22焦喜明

黑龙江教育·小学 2020年1期
关键词:小文茶壶梦境

焦喜明

语文这方天地,涵古今之灵气,取日月之精华,孕育出诸多值得研究与探讨的语文要素。这些要素生于偶然,却在不同的时空与环境里,产生了异彩纷呈的课堂效果。“梦”就是这样一个要素,它多次出现在语文课上,点燃了师生的学习热情,也让每一位学生更加了解自己,了解语文课的意义所在。

四年前,遇到了一位让我头疼的学生,他叫小谢,是一名体育特长生,一米七的个头,头发自来卷,面色红中带黑,就像小说中描写的关公那种面色。他的面部表情永远都是很着急的样子,双眉紧蹙,双眼圆瞪,这性格与神态又特别像张飞。小谢平时走路说话都风风火火的,坐不住板凳。上课总是小动作不断,注意力不集中。而且说话做事容易冲动,和同学之间经常发生矛盾。和我这个老师也是摩擦不断,我曾经多次找他谈话,任凭我怎么说,他就是不开口,说话了也就一个字——行。可是回到教室后他还是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他不和我交流,我就没法知道他是怎么想的。我所有的沟通在他那里都无效,所有的努力都是徒劳。

后来事情出现了转机。那一年电影《催眠大师》上映了。看完后我深受启发:原来,通过催眠可以走进一个人的内心世界,进而了解他的真实想法,我何不尝试一下呢?虽然我不会催眠,但是我可以利用我的学科特点让学生来写一写自己做过的梦,来了解他们的心理。想到这我很兴奋,经过慎重考虑,我决定从语文的“听说读写”入手,先来练练“读和写”。为了这节课,我设计了一个很特别的导语:

同学们,请大家跟老师一起做一个小游戏。请轻轻地闭上双眼,想象着在我们面前的桌子上有一盏茶壶,茶壶是深棕色的,在我的左手边有一盒茶叶,打开盒子,抓几粒茶叶,放在茶壶里,我能听到茶叶掉在茶壶里面清脆的声音。在我的右手边是一壶开水,拿起水壶,哗哗哗,倒进茶壶里。放下开水壶,盖上盖子。让我们来想想,茶叶发生了哪些变化呢?是的,茶叶不再保持静止状态,开始随着水上升、下沉、旋转、跳跃,慢慢地,茶叶舒展开墨绿色的叶片,释放出几缕茶香,清新扑鼻。轻轻喝上一口,茶香四溢,细细地品一品,还略带一点苦涩。好了,收,请大家睁开双眼。

怎么样,是不是感觉神清气爽、耳聪目明。在这个过程中我调动了大家的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这几种感官,渐渐地设置出一种情境,让我们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这其实是一个关于催眠的基础训练,我们今天这节课就从“催眠”说起。

这个特别的导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看到学生一个个的兴致很高,我接着说:“这个特别的开始是为了引出我们今天的作文训练——《我做过的一个梦》,大家都到自己的记忆长河中去畅游吧,把那个印象深刻的梦带回来,写出来。在写作中要注重调动多种感官,写出自己的真实想法和感受。”学生写完后,我特意分析了小谢的作文:

我做过的一个梦

我经常会做这样一个梦,挥动双臂就会飞向高空,像小鸟一样,自由自在地翱翔在天地之间,没有忧虑,没有烦恼,但这总会在自己一个人的时候,飞翔过程中也未曾见到一个人。当我找到我的伙伴们,告诉他们:“我会飞。”他们都不信。但结果是我的确飞不起来了,他们离开我,我又重新能够飞起来了。

这个梦是我对崇高理想的向往吗?是对美好未来的追求吗?还是我自己平常在生活中孤单的体现?为什么遇到了别人我就飞不起来了?

看完他的作文我恍然大悟:小谢有些孤独,有些忧伤,想得到别人的认可却得不到,所以就愈加暴躁。想一想平时还真是,每次我罚他抄课文,他都写得特别认真,写完交给我后还不走,就盯着我看,应该是等着我表扬他写得好。看得出来,他需要的是正面引导、认可和鼓励,而我平时总是批评他、惩罚他,这样自然无法获得他的信任。有了这次点醒,日后上课,我就常常找机会表扬他,找机会和他说几句话。慢慢地,我发现了他爱打篮球爱唱歌,就鼓励他多搜集一些关于篮球明星的事例,抽空给班级同学讲一讲励志故事。有一次自习课上,他还主动请缨,唱了一首《真心英雄》,音色之浑厚,情感之投入,让每一位同学都由衷地鼓起掌来。我借机开了个玩笑:“小谢同学真是个热血青年啊,怪不得一年四季在屋里就穿个半截袖呢!”他的同桌说:“他的生命里只有一个季节,那就是夏季。”学生都哈哈大笑起来,这一次,他也和大家一起笑了起来,笑得那样开心。看来他已经慢慢地融入这个集体了。而我呢,也找到了一把开启心灵之门的钥匙。

2018年下半年高考专题复习时,我又重新引入了“梦”这个要素。我们讲到怎样分析小说中人物的心理,其中有一个方法叫作梦境分析法。其实就是通过一个人做过的梦来分析他是什么心理。这一次因为是高考专题复习,基于教学目标和教学时间的考虑,我采用了“听和说”的方式。这节课我没有过多的设计,只是说:“给大家十分钟时间回忆回忆,说一说你们最近做过的一个梦。由一个人说,其他人来猜测他内心的真实想法。”

小文同学先问我:“老师,我要是说真话,你能不能罚我。”我说:“如果你能让大家学会了这个梦境分析法,那就算将功抵过吧。”他于是放心地说:“有一天历史课我睡着了,梦见小鑫玩手机被老师没收了,他不服气,摔了一下桌子,还顶了老师一句,就去后面站着去了。不一会儿,历史老师过来,把我叫醒了。我一看,小鑫還在那坐着呢,我分不清刚才是真事还是做梦了。”大家听了大笑,原来小鑫手机被没收是前几天的事,而和老师顶嘴的是小琳,他在梦里面把两个人,两个时间段的事情混在一起了。小文的坦诚让我很意外,但这是一个好的开始,暂且对他的违纪行为不做点评,赶快调动大家来分析他的心理。经过大家讨论,一致认为:“一定是小文也在课堂上玩过手机,担心被老师没收。他在想,如果有一天真被没收了,应该怎么处理。”大家的分析得到了小文的认同,和他心里想得很接近。

小博说:“前几天新闻里报道有位高三学生杀害了自己的亲生母亲,听说这件事后我就做了一个梦,在梦中,我成了那个杀人犯。犯案后,我就从家里逃跑了,去学校走了走,不知道下一步去哪里。走着走着又回家了,我看见尸体还在那里,有很多人往我家里去,我就把他们引开了。”他这是什么心理呢?有的同学说:“他很有同情心,他在同情那个杀人犯。”有的同学说:“他已经把自己代入人物了,他在以同龄人的身份体会罪犯情绪的爆发、无助与迷茫,体会那种把所有情绪都集中在一个矛盾体上的感觉。”从平时的接触来看,小博同学的确乐于助人,平时和老师同学相处的时候能够换位思考。”还有几位同学分享了自己的梦,也都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学生通过联系自己的真实生活,学会了从梦境中体会人物的心理,我也高质量地完成了教学目标。

“梦”走出了教学参考书,还原了每个人记忆深处那个真实的自己;“梦”走进了我们的语文课,让学生切身体验到如何通过梦境来分析人物心理。关于梦的分析,不仅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共同构筑了通往内心的桥梁,通过真诚交流、平等对话,一起探索了语文世界的别样风景。

编辑/李    莉

猜你喜欢

小文茶壶梦境
梦境改造师
梦境改造师
梦境
独一无二的茶壶
苦难中的梦境写作
别碰烧开水的茶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