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城镇镇街人居环境提升规划思路
——以阳山县杨梅镇为例

2020-04-22侯秀英

建材与装饰 2020年10期
关键词:镇街小城镇人居

侯秀英

(重庆银桥工程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重庆 400000)

0 引言

在新时代背景下,建设小城镇对于加快我国城镇化进程、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建设美丽国土具有战略意义。为了给人民提供文明舒适便捷的人居环境,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愿景,本文开展基于“问题”、“需求”、“目标”“保障行动”四维导向在小城镇镇街人居环境提升规划思路研究,有助于全面推进小城镇镇街人居环境提升[1]。2018年汕昆高速的开通为阳山县杨梅镇经济发展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杨梅镇正处于乡村性社会向多产业并存的现代社会过渡阶段,本文以这个典型的小城镇探索小城镇镇街人居环境提升规划思路。

1 小城镇发展现状

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经历了世界历史上规模最大、速度最快的城镇化进程,我国小城镇数量从2170个左右增加到如今约18000个(不包括城关镇和郊区镇)。从2002年底的“十六大”关注大城市与小城镇协调发展开始,国内城镇化水平开始保持较高的增速并扭转各自孤立的发展局面,逐渐形成新型城镇化的概念。2018年末,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59.58%,比1949年末提高48.94个百分点,年均提高0.71个百分点。

根据近十年发展数据显示,我国城市和县城数量均在减少,而小城镇则在持续增长。从人口规模来看,我国大约60%的人口居住在小城镇的镇域范围内,2012年起小城镇人口增长速度已逐步追上城市和县城的人口增速。从用地规模来看,我国小城镇总用地面积达39702km2,占我国城镇建设用地的1/3。最近10年,小城镇的土地城镇化要明显快于人口城镇化速度。

2 小城镇镇街建设现状问题分析

阳山县杨梅镇位于阳山县最南端,行政区域总面积153.5km2,距离县城53km,国道358公路穿境而过。杨梅镇镇域总人口6661人,杨梅镇城镇人口等级规模位于最低梯队(1000人以下)。通过对案例走访座谈、实地踏勘、问卷调查,小城镇普遍存在以下主要问题:

2.1 城乡建设水平有待提高,镇街风貌特色不明显

村镇体系发展不均衡,镇域以农业型村庄为主,村镇职能分工不明显;镇区整体风貌缺少文化特色和生态特色。

2.2 道路网络系统不完善,缺少公共停车场

镇区内还没有形成以主次干路为骨架、支路网为补充的道路网络系统,缺乏公共停车场,停车位数量严重不足,机动车在街道随意停靠。杨梅镇对外交通条件良好,汕昆高速在杨梅镇有一个出入口和服务区,国道358贯通杨梅镇区,便捷的外部交通条件使农产品运输更加快捷便利,同时带动杨梅镇特色农业及乡村旅游的发展。

2.3 缺乏污水处理设施,排水不成系统

排水体系较为混乱,排水管道为合流制,就近排入沟渠、河涌等水道。因建设时序和地形地貌影响,合流管道的纵坡较小,管道的水力条件差。现状排水管渠缺乏清疏呈现淤塞现象。

2.4 水厂容量和供水范围严重不足,供水管道陈旧

供水能力、供水质量及管道后期维护都存在问题,无法保障城镇居民正常用水需求。

2.5 燃气工程建设水平落后,难以满足小城镇发展需求

杨梅镇未开展管道燃气工程,供气设施规模不足,单一的瓶装供气方式,难以满足逐渐增多的中高层建筑用户、工业用户的需求。

2.6 公共服务能力和水平较低

镇区缺乏文化设施,体育运动场所、公园广场、市场和商业设施陈旧,运营困难,滋生“脏、乱、差”现象。

2.7 镇区“六乱”情况严重

环卫设施设置杂乱,垃圾乱堆乱放;广告牌乱悬乱挂情况较严重,建筑墙体乱涂、乱画、乱贴随处可见;市场流动摊贩占道经营,乱摆乱卖,市场内部环境脏、乱;房前屋后随意堆放杂物情况常见;街道车辆占用人行道,车辆乱停乱放现象较严重。

3 “四维导向”推进小城镇镇街人居环境全面提升

3.1 小城镇镇街人居环境提升的战略意义

县域城镇化是以县域为重点自下而上的本地城镇化发展范式,是以中小城镇为主要载体,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就地就近城镇化[2]。在新时代背景下,建设小城镇对于加快我国城镇化进程、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建设美丽国土具有战略意义。

3.1.1 为“就近地城镇化”模式提供基础保障

长期的城镇化实践证明,“就近地城镇化”模式可以有效避免“异地城镇化”带来的如“半城市”、“农村空心化”等遗留问题。建设小城镇、全面推进镇街人居环境提升对于就近地吸纳农业人口转移、推进城镇化进程提供基础保障。

3.1.2 有助于夯实乡村振兴战略的支撑平台

小城镇的建设处于县域城镇化和乡村振兴的中间层次,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带动农业现代化和农民就近城镇化的重要着力点和支撑点[3]。

3.1.3 以人为本,提升品质

新时代背景下,小城镇建设应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增加开敞空间和公共活动空间,改善人居环境,实现人民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推进小城镇镇街人居环境全面提升,有助于建设高品质居住空间与公共服务、构建高水准公共空间与游憩体系,实现美丽国土、美好中国的愿景。

3.2 “问题导向”

树立问题意识、坚持问题导向,是新时代小城镇建设发展新局面的必然要求。通过对小城镇社会经济情况、自然环境情况、历史文化情况、土地利用情况、建设风貌情况、公用工程设施情况、公共服务设施情况、镇区“六乱”情况等全面分析研究,以问题为导向提出解决措施,全面提高小城镇镇街人居环境质量。以杨梅镇为例,通过梳理镇街建设现状问题,提出如下解决措施:

(1)进行垃圾、污水、“六乱”专项整治;

(2)对过境街道(主街道)、门户节点整治提升,打造杨梅特色鲜明、文化内涵丰富的镇街门户形象;

(3)对农贸市场进行整治,改善农贸市场脏、乱、差的公共环境;

(4)完善群众康体公园的建设,为群众提供康体休闲活动场地,着力打造“便民文体服务圈”。

3.3 “需求导向”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我们党的奋斗目标[3],文明、舒适、便捷的人居环境是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基本需求。为实现人民对人居环境的基本需求,让群众过上文明舒适便捷的美好生活,小城镇镇街人居环境提升工作应从以下几方面开展:

3.3 .1 “三项”整治规划

按照广东省卫生镇和文明镇标准要求,深入开展镇街综合整治行动,针对影响镇街面貌的“脏、乱、差、臭”现象进行专项攻坚整治,改善镇街环境卫生状况,并建立长效管护机制,打造规范干净整洁有序的镇街环境。“三项”整治规划包括垃圾专项整治、污水专项整治、“六乱”专项整治。

3.3.2 “六个一”工程规划

规划应彰显不同区域、不同乡镇的山水格局、空间形态、历史文化景观风貌、地域建筑等特色。采用点线面结合的整体规划手法,运用节点体现各乡镇主干路(街)沿线地区(乡镇中心区)开展整治提升工作。

(1)整治提升各镇主次入口,宜利用自然环境资源和当地特色文化特征,营造具有当地民俗文化、彰显地域特色的镇街门户形象节点。

(2)对过境街道整治提升,基于现状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在设计上对目前较为杂乱的过境街道进行绿化美化、景观提升、交通整治等。

(3)合理对主街道进行改造提升,整治街道空间,协调生活性空间、商业空性间与其他类型空间的关系,凸显传统建筑文化特色,打造具有地域特色的街道景区。

(4)全面推进镇区农贸市场和农产品集散中心改造提升工作,通过利用改造市场硬件设施和加强日常管理,以达到创建文明镇的相关标准。

(5)厕所整治提升,在规划上科学性选择公厕布点,按照公厕新标准设计和建设,做到厕所软硬件不断提升,推动乡镇旅游大发展。

(6)通用对闲置用地进行广场改造,周边建筑的加以修饰,形成较为统一的风格,配套小型文化体育设施,着力打造“特色便民的活动空间”。

3.3.3 “三个纵深”工程规划

“三个纵深”规划的主要内容包括:①向街区主次街道纵深整治提升;②向绿化亮化美化整洁化纵深整治提升;③向文化建设+文明建设纵深提升。

3.4 “目标导向”

基于城镇发展的宏观背景分析和综合发展条件梳理,对镇区未来发展的远景判断与构想,把握小城镇全域战略定位,因地制宜建立小城镇城乡一体化、城镇特色化战略目标。

杨梅镇计划用三年时间完善镇街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补齐人居环境突出短板,推动杨梅镇街全面提质,努力实现“一年一小变、两年一中变、三年一大变”,从而更好联结城乡、辐射带动周边乡村地区发展,实现杨梅镇“森林小镇”、“生态整洁乡镇”、“宜居乡镇”、“文明幸福乡镇”的建设目标。

图1 杨梅镇建设目标

3.5 “行动导向”

加强规划的可实施性是推动小城镇镇街人居环境建设的关键。规划应以行动为导向提出实施路径,遵循定性(性质)、定用(用途)、定量(规模)、定位(位置)、定序(时序)、定责(责任)的六定原则,保障各项建设内容有序落地[4]。

4 结语

图2 基于“四维导向”的规划技术路线

在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各类规划建设活动应严守生态安全、国土安全、粮食安全和历史文化保护线,但在长期规划建设实践工作中,也发现多数小城镇存在建设用地供应不足问题,导致配套基础设施和公服设施项目无法落成,为了更好地推进小城镇的建设,以下两个重点问题留待讨论。

(1)小城镇镇区建设用地如何节约集约利用。

(2)如何通过优化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解决小城镇镇街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用地需求。

猜你喜欢

镇街小城镇人居
深化镇街“一支队伍管执法”助推基层治理能力大提升
临深置业理想 这座城刷新美好人居标准!
人居一世间 愿得展素顏
蓬莱市人大:“三抓”实现镇街人大工作全面提升
人居环境中的园林绿化设计构建
山·水·乡愁
——黔南示范小城镇集锦(之一)
小城镇社会治理创新逻辑
小城镇远
我国小城镇体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浅谈义乌市镇街财务管理内控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