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分层教学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2020-04-22甘肃省民乐县第一中学陈多祥

天津教育 2020年9期
关键词:基础知识分层高中物理

■甘肃省民乐县第一中学 陈多祥

分层教学法与因材施教的方法理念有着诸多联系。教师在实际授课的时候,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提供不同的环境和方法,促使不同学生都能够在课堂学习中有所收获,进而为他们未来的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一、分层教学应用的基本原则

(一)将学生作为主体

对于物理课程教学来说,教师理应考虑两方面内容,分别是教师的教导和学生的学习。在早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是课堂活动的主体人物,直接向学生进行知识传输。显然,这种教学方式不够科学。在应用分层教学法的时候,师生之间需要转换角色,教师理应将学生当作主体人物,在此基础上进行授课,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并从学生的角度进行思考,促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够有效地投入学习活动中,完成规定的教学任务,进而提升学生的自身水平。

(二)师生平等

早期在进行课堂教学的时候,教师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普遍有着非常高的地位,甚至可以说,教师就是教学的权威。因此,一些学生便对教师产生了一定的畏惧之心。如此一来,学生渐渐不愿和教师展开沟通,即便自己在学习过程中遇到了困难也不愿向教师求助。而在分层教学形式的开展中,则需要渗透师生平等的基本原则,教师和学生都处在同一个高度,以此使师生之间的关系得到改善,还能满足不同学生的基本需求,进而提升学生的学习水平。

(三)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现如今,社会对复合型人才有着非常高的需求,因此,教师在进行授课的时候,不能只是单纯地向学生进行知识传授,还需要将素质教育的理念渗透进来,促使学生做到全面发展。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教师在进行教学分层的时候,同样需要将这一因素考虑进来,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够在学习的过程中有所收获,不断提升自身综合水平。

二、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应用分层教学的方法

(一)对学生展开分层

在分层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分层一直都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甚至直接决定教学活动的整体质量。教师在实际授课的时候,为了确保教学分层足够合理,首要工作便是对学生进行充分了解。一般来说,主要可以通过对学生给予更多关注、与班主任或者学生交流以及和学生之间展开沟通等方法来实现。而在内容方面,充分了解学生则需要包括了解学生自身的学习水平、个人爱好、潜在能力以及对于物理知识的基本态度。当教师对班级学生大致有所了解之后,便可以对其展开分类,把他们纳入多个不同的小组之中,且每个层次之间理应保持一定的差异,以此提高分类的合理性。

在进行物理教学的时候,为了保证分组的合理性,教师理应结合学生自身的基本特点,以此为基础将他们分成三层,分别是A、B、C。这其中,A层学生都以学困生为主。这些学生的学习水平普遍偏差,考试成绩不佳,对学习物理知识没有任何兴趣,甚至有些学生根本没有任何自信,觉得自己不可能学好物理这门科目。B层学生属于中间层,这一层的总体人数最多,几乎占据了整个班级的百分之六十。这些学生无论是自身基本能力、学习兴趣还是基础知识都处在中等水平。当教师布置完任务之后,B层学生能够按时按量完成,在课堂中也能够做到认真听讲,但也仅限于完成一些基础类任务,一旦遇到一些难度相对较高的题目,他们往往会变得不知所措,抑或者直接选择放弃。对于自我要求方面,他们也没有太高标准,仅仅只是完成学习任务即可,对于不了解的物理知识没有更多的探究欲望。而C层学生则基本上都以优等生为主,他们不仅学习成绩非常好,而且对物理知识也有着浓厚的探究欲望。因此往往不会满足于教材中的基础知识,而是会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进行拓展和探究。通过对学生展开分层,以此让学生们做到共同发展,引导其相互帮助,共同努力。

(二)对教学展开分层

在进行高中物理知识学习的时候,为了确保预期的教学目标能够得到实现,自然还需要对教学内容进行分层。分层之后,同样会对学生的个人发展带来一定影响。因此,在正式授课之前,教师理应制定相关的教学计划。开展分层教学,主要目的是对学生的个人兴趣予以激发。当学生对物理知识学习有了浓厚的兴趣之后,自然就能够有效融入其中。

对于A层学生来说,由于自身学习水平不高,因此仅仅只要求其完成基础知识学习即可,无须再将知识进行延伸。这样一来,学生就能有更多的时间进行基础巩固,从而加深记忆,提升学习效果。对于B层学生,除了需要让其完成基础知识学习之外,还要对其进行一定的引导,尤其是兴趣方面,促使其愿意进一步探索一些难度相对较高的物理知识。从某种角度来说,该层学生的基础知识比较扎实,只是由于方法层面的掌握不是很到位,从而影响了学习质量。通过激发之后,可以帮助其转变自身态度。而对于C层学生,由于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因此主要目标则是引导其不断探索,并为其提供一些难度相对较高的知识,以此满足其自身的探究需求,进而使其不断进步。

(三)对作业展开分层

由于物理知识的难度相对较高,学生们的学习情况差异非常大。因此,教师在完成教学之后,在布置作业方面同样需要进行合理的分层。因为,如果学生很难在作业之中获得成就感,便会很容易丧失学习兴趣。因此,教师便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为三层学生布置不同难度要求的作业。

对于A层学生来说,由于自身水平相对较差,布置的作业同样需要以基础知识为主,以此考查学生们对本单元的基本概念是否做到完全掌握、能否进行合理利用。由于难度不高,学生们经过努力之后都能够有效完成,从而让其逐步产生了对学习的自信,认为自己同样能够完成物理题目的练习,从而能够继续努力。

对B层学生而言,由于基础知识已经较为扎实,因此,除了让其完成基础练习之外,还应该适当提供一些有点难度的题目,促使其能够积极探究,不断突破,提升自身水平。

而对于C层学生,由于自身水平已经非常好,完成基础的题目已经无法满足其需求,甚至有时会觉得是浪费时间。因此,教师可以适当减少基础题目的占比,只要起到巩固的作用即可。然后尽可能地为其提供一些难度相对较高的题目,引导学生积极回答,帮助其不断拓展并促使自身整体水平得到提高。通过这种方式,每个层次的学生的基本需求都能够得到满足。如果A层和B层学生的水平有所提高,可以适当地为其提供更高层次的题目,帮助其不断进取。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进行高中物理教学的时候,通过应用分层教学的方式,可以有效满足不同学生的基本需求,促使其完成不同的学习任务,进而使学生的学习水平得到提高,为其个人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猜你喜欢

基础知识分层高中物理
清律的基础知识
学好高中物理必须做好的四件事
一种沉降环可准确就位的分层沉降仪
雨林的分层
掌握基础知识
高中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研究
高中物理实验
新形势下高中物理高效课堂的构建
基础知识:“互联网+”的基本概念
跨越式跳高递进与分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