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院前急救急诊护理风险因素及防范进展

2020-04-21刘晓丽袁红梅

健康必读·下旬刊 2020年4期
关键词:急诊护理院前急救风险因素

刘晓丽 袁红梅

【摘 要】院前急救急诊护理为急诊医疗服务体系内重要环节,急救护理对象常会有多学科、多病种以及工作环境差等特点,因此护理中风险较高。为提升整体护理效果,现对护理中各风险因素进行分析研究,主要风险为人员、制度、社会、家属等;同时依据风险因素提出有效防范措施,继而提升整体护理效果。

【关键词】院前急救;急诊护理;防范措施;风险因素

【中图分类号】R5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20)04-12-296-01

护理风险主要指患者于护理中出现的各种不安全事件,也为护理中客观、不确定性损害。院前急救为医疗护理的重要基础性工作,也为危重患者急救效果的决定性因素。院前急救主要特点为护理节奏快、重症患者多,极易出现护理风险。为有效降低护理人员工作中引发的风险,减少医疗纠纷和事故发生,防范护理风险,提出有效干预方式便十分重要[1]。现主要对各种干预方式进行深入分析。

1 院前急救护理特点

病情急,护理人员在急救中,常常面临时间紧、病情急的状况。同时院前急救对象多数处于意料之外的突发性危险中,主要为心脑血管疾病、中毒、灾难伤员,因此多数护理风险较难识别;病种范围广,患者病情多数较为复杂会涉及多个学科,因此要求护理人员掌握全科医疗技能,应对各种急诊患者;急救环境不稳定,伤员多数处于公共场所或工地等现场,且光线较暗、空间狭小,使得救治难度较高;感染几率大,多数患者在急救中遵循现救命后治病原则,因此无菌操作会出现失误,部分侵入性操作也会感染伤口。

2 院前急救急诊护理风险因素分析

有学者提出和人员专业性有重要关系,急救技术为治疗和穿刺成功的重要保证[2]。但部分护理人员操作并不规范,继而延误抢救。也有部分医疗人员在护理中存在急救知识储备不足,无法对患者病情全面性评估的状况,继而引发病情或意外状况。也有分析认为和沟通不畅有关,部分护理人员抢救中,仅重视抢救对和患者以及家属缺乏沟通,忽视其心理需求[2]。家属对风险认识不到位或产生误解,进而引发护患纠纷。

也有学者提出管理风险,在现行制度中存在较大局限性[2]。多数院前急救人员配置为:医生、护士、实际和两名担架工。但是参与院前急救的仅有医生和护士两名人员,遇到复杂、大型抢救事故,无法有效应对,影响整体抢救效率。也有分析认为,部分抢救现场,复杂性高,救护车内急救药品和器械完全无法满足其需求[2]。

部分学者提出存在制度执行力度不够问题[3]。部分医院虽然制度严格,但实际执行中却存在并未依据有关制度的问题。如:药品使用之后并未及时补充,出诊前药物或器械检查不但存在过期药物或器械故障问题。分析认为也有部分医护人员在使用中较为生疏,使得患者无法得到正确救治,延误抢救时机[3]。

也有分析认为和家属因素有关[3]。院前急救中病情复杂多变,常会累及多个器官,但家属对抢救期望过高,抢救不当即会引发焦虑、悲观等情绪,或失去理想。部分家属存在强行干预抢救过程行为,继而延误抢救时機。有学者对各种抢救因素进行总结后发现,患者或家属对药物或病情描述不清也为影响患者健康的重要影响因素[4]。

社会因素,有学者提出,虽然抢救为医务人员工作职责,但也和社会帮助支持有重要关系[4]。多数患者第一目击人进行抢救十分重要,其中主要为心跳骤停患者胸外压、人工呼吸等,均可为患者争取实际。但现阶段我国民众对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等技术掌握度较差。

3 院前急救干预方式

针对不同影响因素学者有提出不同干预方式,有学者提出需针对不同年龄护理制定分层培训计划,强化护理操作技能[5]。也有分析提出需制定配合和考核计划,或定期进行应急演练,通过此种方式提升应急能力,且需熟练掌握急救知识和技能。对呼吸机、心电图和监护仪等进行严格培训考核[5]。

针对沟通方式,有学者提出需培训护理人员沟通能力,护理人员不仅需善于操作同时也需为患者详细讲解,分析可能存在的风险,引导家属做好心理准备,在取得家属同意后方可进行操作[6]。也有分析提出,可采用情境模拟方式进行培训,为护理人员讲解何种沟通技巧为有效、何种为不可取[7]。

同时为降低感染风险,有学者提出需完善自我防护措施,在接触性治疗时需佩戴手套和口罩,强化卫生消毒[9]。对有暴力倾向患者不可激怒,需言辞婉转,妥善处理。患者或家属出现不理智倾向可呼叫总值班使或保卫科,减低和患者家属正面冲突几率。

有分析提出为降低护患纠纷,需定期进行冲突分析研究,对多发问题进行分析,同时也需找出自身问题和不足,提出有效整改措施,预防不良事件发展[9]。护理人员需充分运用所学知识保护自己,同时也需遵循省力原则搬运缓和降低腰部程中,进而降低损伤。为确保正确性,需口头重复有主,对相似药名可多次和医生核对。核对无误之后方可执行。

小结

院前急救护理中,护理人员自身素质和制度执行状况以及患者社会因素均有重要关系。为降低护理风险,可通过强化沟通,培养责任心,提升职业素养,准备物品,降低纠纷等各种方式提升护理效果。

参考文献

[1]魏群, 韩红艳. 急诊护理风险分析及防范措施探讨[J]当代护士旬刊, 2017,5(5):184-186.

[2]雷艳. 院前急救护理工作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及防范对策[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 2018, v.3(6):156-156.

[3]魏群, 李俭萍. 探讨预见性护理思维在院前急救中的应用和重要性[J]当代护士(下旬刊), 2017,2(4):171-173.

[4]郭崇君. 浅谈院前急救存在的医患纠纷风险及防范措施[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7,17(30):195-196.

[5]刘知江. “120”院前急救的护理风险及对策[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 2018, 3(37):20+23.

[6]华金凤. 观察对中暑患者进行院前急救护理和院内急诊救治护理的临床效果[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7,17(80):285-285.

[7]刘娟, 胡栋娥. 急性颅脑损伤患者的院前急救与护理分析[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18, 24(6):949-951.

[8]李丹. 急诊科护士院前急救常见护理隐患及防范对策分析[J]大家健康旬刊, 2017, 11(1):247-247.

[9]叶云, 王飞. 急诊护士灾害护理能力现况调查及影响因素[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17, 4(43):8461-8461.

猜你喜欢

急诊护理院前急救风险因素
煤矿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风险因素及控制方法
户外俱乐部活动的风险因素识别与分析
舒适护理模式在小儿急性哮喘急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主动脉夹层患者应用急诊护理临床效果分析
老年急腹症患者就诊特点和急诊护理干预
综合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救治过程中的护理效果评价
简论建筑工程施工合同的风险及其防范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