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院化痰膏治疗咳喘证60例临床观察

2020-04-21杨嘉陵

健康必读·下旬刊 2020年4期
关键词:临床观察

杨嘉陵

【摘 要】目的:观察我院化痰膏治疗咳喘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氨溴索口服,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化痰膏口服,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临床显效37例,有效20例,无效3例;对照组临床显效28例,有效19例,无效13例。结论:化痰膏治疗咳喘证是临床较好的方法,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关键词】化痰膏;咳喘证;临床观察

【中图分类号】R78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20)04-12-241-02

咳喘病是我国常见病、多发病,有逐年增高的趋势[1]。我国中医对咳喘病的症治多以宣肺、清热、化痰、散寒、止咳为治疗常法。近年来,我院自拟的化痰膏在临床中治疗咳喘病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诊断标准[2] 具有典型的咳喘反复发作病史,受凉或冬春季节加重。咳喘发作时以虚寒痰湿证为主要表现,症见咳痰粘白或清稀、喉间痰鸣、面色淡白、胸闷气喘甚则张口抬肩,不能平卧,舌苔白腻,脉濡滑,两肺闻及哮鸣音或兼湿音者。经x线检查排除肺肿瘤、结核,支气管扩张等其它疾病者。

1. 2 一般情况 选取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期间本院收治的120例咳喘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中男37例,女23例,吸烟34例,平均年龄(43.2+4.2)岁,病程3个月-6年。对照组中男39例,女21例,吸烟33例,平均年龄(43.2+4.2)岁,病程3个月-5年。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长短、治疗前的证候积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有可比性。

1.3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氨溴索30mg.3次/d口服。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化痰膏口服,7天为1疗程。中药组方:黄芪10g,麸炒白术10g,陈皮6g,麦冬10g,黄芩10g,炒山楂10g, 炒莱菔子10g,渐贝母10g,瓜蒌10g,天花粉10g,茯苓10g,化橘红10g,桔梗6g,柴胡6q,阿胶10g;上药浓煎后加蜂蜜10g收膏。每日3次,每次10ml。

1.4 观察指标 ①症状改善情况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7天后利用中医证候积分进行判定,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3]判定,主要包括咳嗽、发热、盗汗、纳差、乏力等,其中 0 分为无症状;1 分为轻度; 2 分为中度; 3 分为重度,分值越高,代表癥状越严重。

1. 5 疗效判定 参照 《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4]进行判定。显效: 患者咳嗽等症状消失,中医证候积分降低至少 95% ;有效: 患者咳嗽等症状明显改善,中医证候积分降低至少 70% ; 无效: 上述均未改善,甚至加重。总有效等于显效与有效之和。

2 治疗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比,治疗组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P < 0. 05)。见表 1。

2. 2 两组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中医证候积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 P > 0. 05) ; 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均降低,且治疗组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P <0. 05)。见表 2。

3 讨论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较对照组高,中医证候积分较对照组低,表明口服化痰膏对咳喘证患者症状改善影响显著。分析其原因在于化痰膏药方中的黄芪、茯苓、麸炒白术具有健脾益气功效;麦冬、天花粉具有生津润肺功效;浙贝母、瓜蒌、桔梗具有化痰、润肺止咳功效;陈皮、化橘红具有燥湿化痰、补气健脾功效;炒山楂、炒莱菔子具有消食健胃,降气化痰功效。诸药合用,共同起到健脾益气、润肺止咳作用。现代药理研究[5]指出,黄芪可有效增强机体免疫功能,还具有抗菌、抗应激、保肝作用,可快速清除致病菌,缓解临床症状,综上所述,化痰膏可有效提升咳喘患者的临床疗效,改善其临床症状,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翟佳滨.化痰祛瘀法治疗咳喘病疗效观察及安全性评价[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杂志.2019(6)163.

[2]李灿东.中医诊断学[M].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6:213

[3]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55-57.

[4]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5:77.

[5]李穗华,钱丹.黄芪调营汤治疗小儿感冒后反复咳嗽的疗效及其对免疫指标IgAIgE的影响[J]四川中医,2016,34(8):75-77.

猜你喜欢

临床观察
心理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难治性强迫症给予喹硫平及氯咪帕明的临床干预观察
孕足月低位水囊引产联合静滴缩宫素的临床观察及总结
氨溴特罗治疗儿童急性支气管炎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