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心理学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体会
2020-04-21李和晏
李和晏
【摘 要】目的:探討积极心理学在临床中的应用效果,并对其应用价值进行评价。方法:选择我院自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期间收治的慢性胃炎患者80例,利用随机法将其分成参照组与研究组,参照组以常规方式对患者施以护理,研究组在参照组方法的基础上以积极心理学方式对患者施以护理,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结果:通过对两组患者施以不同护理干预可知,可知研究组患者在护理干预后SAS评分为(25.46±3.04),SDS评分为(27.01±2.69),明显优于参照组的(47.28±3.16)和(48.12±2.97),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护理中应用积极心理学,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焦虑与抑郁情况,有助于提高患者治疗的依从性与疗效,值得研究推广。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焦虑;抑郁;应用价值
【中图分类号】R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20)04-12-036-02
积极心理学是现代社会新兴的一门有关生命的学科,是一种心理学思潮,探讨生命从开始到结束的不同阶段,它提倡挖掘人类本身具备但未被发现的潜在力量,构筑生命的美好,以及提高幸福感[1]。此外,积极心理学对促进疾病康复与心理健康具有积极意义[2]。本研究选择我院自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期间收治的慢性胃炎患者80例,针对积极心理学在临床中的应用效果,并对其应用价值进行评价,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自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期间收治的慢性胃炎患者80例,利用随机法将其分成参照组与研究组。其中参照组患者共计40例,男18例,女22例,年龄23~67岁,平均年龄(37.93±2.05)岁;研究组患者共计40例,男19例,女21例,年龄24~69岁,平均年龄(36.14±2.56)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方面的数据经比较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参照组对患者施以常规护理,具体为:在患者入院后对其一般资料进行记录,并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告知患者住院事项,观察患者生命体征与生理指标的变化,按照医嘱对患者进行用药,定期清扫和消毒病房,为患者提供舒适干净的治疗环境。
研究组在参照组方法的基础上以积极心理学方式对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具体为:①对患者心理状态进行评估。以性格力量与美德的分类目录度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评估,详细掌握患者的基础资料与病情发展程度,深刻理解患者心理障碍背后所存在的心理过程,以非特异性的技巧和策略与患者进行交流与沟通,了解患者心理情绪的变化,适当调节并缓解患者因病情所产生的紧张、焦虑、抑郁或者恐惧等情绪,缩短护患之间的距离,使得患者能够积极主动的配合护理与治疗。②预防不良心理障碍。充分发挥人类力量抵抗或者减轻精神疾病的缓冲器,定期开展知识讲座,将患者患病的原因、特点以及相应的治疗方式,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以及解决方式进行详细的介绍,使患者可以对自身疾病具有正确的认知,了解病情的可控程度,以未来意识、工作伦理、人际交往、希望、信仰等方式提高患者康复的信心。③提高家庭参与度。组织患者及其家属观看与亲情相关的书籍、电影或者电视剧,增进患者与家属之间的感情,使其获得满意、愉快和快乐的感觉;且家属将积极正面的信息传输给患者,与患者一同畅想未来美好的生活,构建充满力量与意义的生活。
1.3 观察指标
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其焦虑与抑郁情绪的变化,以SAS量表评分与SDS量表评分对其进行评估,满分为100分,分数越高代表患者焦虑与抑郁的程度越严重。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对所有的数据进行处理与分析,其中计量资料使用“ ”表示,并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使用%表示,并进行卡方检验,当统计结果P<0.05时,表示此研究数据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通过对两组患者施以不同方式的护理,可知研究组患者在护理干预后SAS评分和SDS评分方面的数据,均明显优于参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3 讨论
慢性胃炎主要在不同病因的影响下所引起的各种慢性胃黏膜炎性病变,具有顽固性,患者需要长期接受治疗,不会立即见效,而患者通常在接受一段时间的治疗后,其慢性胃炎临床症状仍会存在,引发患者对治疗效果和病症的怀疑,加重心理负担,且因其治疗药物存在一定的副作用,会对身体器官的正常指标产生影响,加剧了患者对于慢性胃炎的恐惧心理,同时极易引起患者出现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而其情绪又会对治疗产生不良影响,最终进入恶性循环,对患者的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产生威胁。有关积极心理学的探讨,最早在20世纪30年代就有研究人类美德与力学的学科,主要就是针对人类主观体验和个体特征进行科学讨论[3]。有关学者认为积极心理学的研究主要分为三个层面,一是主观体验,主要包括人类幸福感、快乐感以及满足感;二是个体成长,包括个人的心理活动,特别是积极的内在美德与工作能力、审美体验等;三是群里组织,包括积极的组织系统,例如社会和家庭[4-5]。积极的情绪干预对和谐的护患关系有极大帮助,护患关系的好坏会直接影响患者情绪变化,近些年,尤其是一些大型医院已经越来越重视患者心理护理干预,心理护理作为护理程序的一环,是临床护理人员使用各种方式影响患者心理的一个过程,是一种情绪影响。积极心理学在临床的应用还可以促进个体逐渐形成积极的品质,循序渐进为患者提高心理支持,增强其对生活的积极心态,获得幸福感,从而改善患者焦虑和抑郁情绪,更加积极的配合治疗。积极心理学还提高了护理团队的整体素质与专业水平,还使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大大提升,进而使患者获得积极情绪,增强自身抗击疾病的能力。本研究通过对两组患者施以不同方式的护理干预,可知研究组患者在护理干预后SAS评分为(25.46±3.04),SDS评分为(27.01±2.69),明显优于参照组的(47.28±3.16)和(48.12±2.97),由此表明积极心理学能够调控患者的负性情绪,使患者可以保持良好的心态配合医护人员的工作,进而对临床治疗的效果具有积极意义。
综上所述,在临床护理中应用积极心理学,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焦虑与抑郁情况,有助于提高患者治疗的依从性与疗效,值得研究推广。
参考文献:
[1]林明婧.积极心理学理论在精神分裂症康复护理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2019,29(12):197.
[2]浦粉梅.积极心理学指导在产后抑郁症护理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养生保健指南,2019,(3):157.
[3]黄春,刘滔滔,杨玉芳, 等.积极心理学引入临床药学本科生实习教学初探[J]卫生职业教育,2018,36(9):118-120.
[4]张永芬.积极心理学理论在精神分裂症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研究[J]中国保健营养,2018,28(31):246.
[5]胡瑞,徐久云,桂韦韦.积极心理学临床护理应用现状[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7,33(z1):95,封3. DOI:10.3760/cma.j.issn.1672-7088.2017.z1.0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