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未息,初心不改”
2020-04-21张平扬
张平扬
“每逢佳节倍思亲”,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的喜庆时刻,我们想起了他——敬爱的亲人陈俊同志。他离开我们虽然15年了,但他关心家乡、关心家乡下一代成长的情景仍历历在目,记忆犹新。
记得那是1995年深秋的一天,夕阳晚照,枫叶流火。一辆满载乘客的中巴,沿着蜿蜒的山势,披着金色的霞光,迤逦而来,在湖南省麻阳苗族自治县隆家堡乡政府门前戛然而止。两位鹤发童颜的耄耋男女健步走下车来,男者就是出生于该乡隆家堡村一个普通农民家庭而身经百战的老红军一一陈俊 (俗名陈鹤刚)及夫人。
这是他第三次回到故乡,他刚下车便眉飞色舞地声声赞叹:家乡变了!是的,家乡的确变了。你看,那一垄垄稻田里的油菜吐着翠绿;一坡坡挂满果实的柑橘树泛着金黄;不久前被洪魔吞噬的山寨小街的废墟中一栋栋华丽的楼房拔地而起……家乡真个儿变了!
他是多么思念他的家乡啊!然而,在革命烽火年代,他常年征战不息,“一生戎马未离鞍,十五春秋战中原;山海关北整十载,嘉峪关西三十年。战败日寇歼蒋匪,御却美帝防苏奸;以身许国为人民,何须马革裹尸还。”(陈俊创作的一首诗) ,为了民族的解放,为了国家的新生,他早已将生死置之度外,哪有心思念及家乡、顾及亲人。革命,怎容许那么多儿女情长。大陆解放了,他难抑思乡之情。但是,共和国刚刚诞生,百废待兴,工作丢不开身啊!他抖掉征衣上的尘烟,步出烽火阵地,从大西南的军营又奔向塞北边城,参与创建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一干又是10余载。
1962年,他终于回到了魂牵梦绕的家乡,这是他1936年离开家乡,参加革命后的第一次回乡,实现了他大半辈子梦寐以求的夙愿。然而,他一踏上家乡的土地,呈现于眼前的却是一片萧条苍凉的景象:光秃秃的岗峦,倚倾的小窗低户,稀稀疏疏的庄稼,疲惫愁苦的乡民……他哭了。这位战过太行,搏过上党,拼过淮海,攻过长江,身经百战,负伤三次,立功受奖七次,从来不知眼泪是怎么掉的当年的二野战斗英雄,真个儿哭了……
他走了,他是带着沉重的心思走的,这一走,竟又是20多年。在这漫漫的20多个春秋中,他不知给家乡写过多少信,捎过多少话,在村民的复信中,鹤刚伯变为了鹤刚爷,鹤刚爷变为了鹤刚太(麻阳人称曾祖父为“太”)。20多岁的青年人听父祖辈每每念起的这个名字,只当是在说古。
1987年,他又突然回来了,他这次回乡没有哭,也没有笑,或许是山寨小街多了几幢商店,添了几栋新房;或许是山坡梯田增了几份青绿;或许是乡亲们有了几许笑颜,他只是微微颔首。在改革开放路线的导引下,他挨家挨户走访谈心,调查研究,了解群众不愿开发山地栽植果木的思想顾虑,主要是担心自己没有科学技术,怕开发山地种植果木管理不好,劳民伤财。带着这个问题,他竟然从隆家堡步行14 公里,走访麻阳早期山地开发大户——高村乡通灵溪村柑橘大王滕樹荣,向他讨计问策。末了又邀请滕树荣到隆家堡村现身说法,解除群众的思想顾虑,从而带动了陈代友、陈代和、陈世茂等十几户村民向荒山进军,形成隆家堡村第一次山地开发种果木的高潮。
这次走后,信来得更勤了,范围也更广了。他给乡政府、村委会写信,给乡中学、小学写信,给村民们写……滚烫的话题,温馨的乡情,殷切的希望,萦绕于乡亲们的心头,激励着人们发奋图强、脱贫致富。岭上岗下、村里寨外四处谈论着、勉励着:“鹤刚太要我们尽快富起来!”“鹤刚太嘱咐我们攒劲盘崽女读书!”隆家堡村动起来了,整个山乡寨寨动起来了。在短短的8年间,全村经济总产值由1987年的45.7万元,上升到1995年的150万元,打了个翻身仗。人均纯收入由1987年的345元,增加到1995年的982元,出现了不少的万元户。按他意见开发山地最早的陈代和、陈代友、陈世茂等十几户村民,成为年产柑橘数万公斤的开发大户,陈代友还因地制宜搞起了网箱养鱼,已成为十万元户。有的村民正昂首挺胸向百万元户奋进。
老红军情系家乡,家乡人民敬爱老红军。如今他在家乡虽无嫡系亲人,但家乡村民都把他当着最亲最亲的人。从早到晚,乡亲们男男女女老老少少络绎不绝上门看望,谈心述怀。亲情充盈着的住房。油盐柴米送来了,家什送来了,整洁的被褥蚊帐送来了。村民们满怀亲情不辞辛劳寻找土特产敬奉老人。村民陈际贵听人说,他幼年最喜欢吃滩螺,便顶着数九寒天下河摸滩螺敬奉他;村民陈运道将自己早日加工好的准备祝母亲七十大寿食用的优质红鱼送给他;鲜鱼、黄鳝、鳅鱼、干冬笋、柑橘等土特产送来了,乡亲们挑选无烟头的好杂木炭为老人生火取暖。鱼水情、乳水融漫溢着村里村外。我(时任该乡中学校长)拜访他时,见到客厅两壁整齐地挂着乡亲们送来的各类小件腊味。他深有感慨地对我说:“家乡我已经没有直系亲人,没有了房屋,但住在这里比自己的家里还温暖!”早年迁徙至怀化市的原籍隆家堡乡的陈姓后裔陈世纪、陈际富等听说他返乡探亲的喜讯,欣喜地租车专程回到故乡看望老人。并在他的精神感召下,解囊捐献了5900元给隆家堡中学,为发展家乡的教育事业加砖添瓦。
老红军极为关心家乡人民的基础设施建设,关心下一代的健康成长。他看到“猪圈建在屋里头,厕所竖在大门口,街道晴天灰尘滚,雨天污水泥浆满街流”等基础设施的脏、乱、差现象,心里很不是滋味,便不厌其烦地找乡村负责人,提出自己的整改意见。
“经济发展了,生活水平提高了,可不要忘记对下一代的关心教育呀!”他谆谆告诫乡、村领导。当他了解到几年来村里对这个问题有所忽略时,刚刚舒展的眉头又紧锁起来。“我要讲一讲!”他把村里的党员、干部召集起来,把青年人召集起来,把妇女们召集起来,讲传统,讲形势,讲前程,绘蓝图;讲政策,讲法律,定人心。会开了一次又一次,人找了一伙又一伙。口渴了,喝杯白开水;讲累了,抽支“老大哥”。村里人几乎都讲遍了。他似乎还不放心,又找中学教师讲,给学生作报告。他语重心长地说:“学校是培养下一代的主阵地,是培育人才的摇篮。人才比什么物质都珍贵。”他还用实际行动鞭策家乡教育事业的大发展。他应乡中学邀请,书写了“隆家堡中学”五个苍劲古朴的校牌名字,给学生讲述八路军抗战的故事。教育学生传承红色基因,争做时代新人。并给隆家堡中学捐献1500元,为他的母校——麻阳苗族自治县锦和完小捐献500元;给麻阳一中捐献1000元;给乡小学捐献1000元。这些金额现在看来不算一回事,但在那时可不是一笔小数目!是他多年来省吃俭用积攒下来的。据说他回疆时,连路费都没有了。还是怀化鹤城的几位老乡凑钱给他买的回程机票。他的言传身教也深深地感染了他的儿女陈强、陈滨江兄妹。在2005年回乡探亲时,从千里之外的新疆带来2000册图书、5000元人民币捐献给家乡中学。
1995年12月28日,已是副军级待遇的老红军的他偕夫人离开家乡,回新疆军区乌鲁木齐第二离职干部休养所了。临走前夜,他好像还不放心什么,再一次把乡、村领导、中小学校长请到其住房内,似叮咛,又似嘱托,语气很轻,但很严肃,他说:“我们都是共产党员,是共产党的干部,一定要谨记,廉洁奉公,勤政为民,听党话,跟党走。”隆家堡村全体村民决心把老人的嘱托付诸行动,当即集资8万元,动员2500个劳力,新开发山地345亩,扩种柑橘苗4万余株。现全村1880人,拥有柑桔3210亩,年产量6000余吨,产值1300余万元,光此一项人均增收就达7000多元。全村49户贫困户,到2019年底已完全脱贫。
陈俊,我们的亲人,他这次走后,家乡人民多么盼望他再回来看看。但盼啊盼啊,盼来的是2004年1月,他悄悄走了的噩耗。听到这一消息,家乡人民莫不垂泪。他们只能遥望着万里之外的新疆,轻轻地呼唤着:请您一路走好!今天,在共和国成立七十周年的时候,家乡人民又一次想起他,他们只想告诉他:他应该放心了,现在我们在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您所希望的人民幸福,民族复兴的夙愿就要实现了,安息吧,我们的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