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旨相公”有感
2020-04-21刘建明
刘建明
王珪,字禹玉,成都华阳人。仁宗时进士,通判扬州,召直集贤院,修起居注,历官知制诰、翰林学士、知开封府等。神宗熙宁三年拜参知政事(执政),九年进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宰相),集贤殿大学士。据《宋史·王珪传》记载,王珪“自执政至宰相凡十六年,无所建明,率道谀将顺”。作为宰相,担负着管理国家的重任,但他却毫无作为,只知道谄媚顺从皇上。上殿奏事,没有自己的主张和看法,只说是去“取圣旨”;皇上表态之后,也不问合适与否,更没有进谏之言,只是恭敬回答说“领圣旨”;退朝之后,告谕部下,就说“已得圣旨”。于是,人们就讥讽他为“三旨相公”。
细究一下,王珪之所以落得个“三旨相公”的污名,根本原因就在于他私心作怪,明哲保身,怕担责任,自己不提任何意见,不作任何决定,自然也就不承担任何责任和风险。不可否认,在我们的干部队伍之中,类似王珪这样的干部并不鲜见,他们在工作中甘做传话筒,下级有情况“如实上报”,上级有指示“照本传达”,看似兢兢业业,实则有害无益,反映出的是缺乏担当、不负责任。试想一下,如果任由这种干部放任自流,不仅会极大挫伤那些勤政务实、敢于担当的干部的工作积极性,而且还会严重败坏党风政风,贻误党和人民的事业。对此绝不能熟视无睹,必须采取有效措施予以纠正和克服,激励广大干部敢担当、勤担当、能担当、善担当。
要树立担当作为“风向标”。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用一贤人则群贤毕至,见贤思齐就蔚然成风。选什么样的人就是风向標,就有什么样的干部作风,乃至就有什么样的党风。因此,选人用人必须坚持好干部标准,坚持用信念过硬、政治过硬、责任过硬、能力过硬、作风过硬的要求照一照干部,突出担当作为,整治“为官不为”,坚决向“庸懒散拖浮”等问题开刀。把注重实干实绩的用人导向树起来,把衡量担当作为的选人标尺亮出来,以实干品质推选崇尚实干的干部,凭担当精神使用敢于担当的干部,从而形成强烈的正向激励效应,引导广大干部敢于担当、主动作为。切实以担当作为的用人导向引领干事创业的方向,进而营造出崇尚实干、注重实绩、担当作为的浓厚氛围。
要注入容错纠错“强心剂”。不可否认,在实际工作中,一些党员干部也有想干事的良好愿望,但却“不敢干”,缺乏担当意识,工作怕失误、怕风险,担心踩红线、触雷区,影响到个人前途,于是就抱着“只要不出事、宁愿不做事”的错误心态,选择了“与其主动作为担风险,不如平平安安混日子”的安稳方式。的确,敢于担当的干部,有时在工作中容易“犯错”,特别是在推进全面深化改革的过程中,可能因预判不足、经验不够等原因而出现过失,这就迫切需要为敢于担当、踏实做事、不谋私利的干部撑腰鼓劲,进一步健全容错纠错机制,为担当者担当,为负责者负责,这样才能坚定他们的决心,增加他们的底气,激发他们的活力,最大限度地调动其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要念好监督问责“紧箍咒”。担当作为,需要激励保护,也需要监督问责倒逼。一方面,要加强对干部的日常监督管理,坚持以严的标准要求干部,以严的措施管理干部,以严的纪律约束干部,敢于动真碰硬,坚决防止“宽松软”问题,使干部习惯于在监督管理的状态下工作,切实做到真管真严、敢管敢严、长管长严;另一方面,要加大追责问责力度,对于那些不担当、不作为的干部,要进行严肃追责问责,该免职的免职,该调整的调整,该降职的降职,力戒“三旨相公”风气上下传染、左右弥漫。真正让不担当者没有市场、不作为者失去位置,从而倒逼干部勇于担当、奋发有为,在干事创业的道路上积极争先创优,竞相建功立业,奋力当好新时代的答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