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育中游戏精神的缺失与重建
2020-04-21张岭
张岭
摘 要:幼儿与游戏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对于幼儿来说,游戏的欲望是与生俱来的,游戏也是幼儿教育中不可缺失的一环。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幼儿教育压力的增大,人们往往对知识教育这一环表现出更加重视的态度,而忽视了游戏环节同样的必须性,使得很多游戏成为知识教育的附属品,造成了游戏精神的缺失。鉴于游戏精神对幼儿教育的重要意义,本文对幼儿教育之中日渐缺失的游戏精神的重建进行了研究与讨论。
关键词:幼儿教育 游戏精神 幼儿游戏
幼儿教育的出现是对于幼儿启蒙需要的一个呼应,而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生活节奏的加快以及教育压力的增大,幼儿教育已经逐渐向单一的知识培养方向发展,幼儿教育中的游戏成分正在日渐缺失。所谓的幼儿教育中的游戏应该有其本真,应该有最纯粹的游戏精神,而不是培养知识技能的手段,也不应该成为达到教学目标的工具,应该让幼儿在游戏中感受到最纯真的喜悦,在游戏中以他们自己的方式去认识世界,这才是幼儿教育中游戏存在的意义。
一、游戏精神在幼儿教育中缺失的表现
(一)游戏自由度的逐渐消失
幼儿的天性是好玩的,是对世界的各种事物充满好奇的。而游戏本身的纯粹趣味性、自由性与创造性恰好迎合了幼儿的喜好。在幼儿教育中的游戏本应是由他们自己掌控游戏的发展,游戏的情节与玩法,去切身体验游戏带来的快乐感并自己去收获一定的技能知识[1]。而现如今的幼儿教育中,我们往往看到游戏的设计存在着教育者的目的性,游戏的发展受到教育者的把控,游戏结果往往是教育者所希望看到的结果。很多时候教育者在游戏开始前会给参与游戏的幼儿具有导向性的话语加以束缚,例如,在“丢手绢”游戏开始之前,教师会说“追的时候不能跑太快,不可以抓住前面的人不放”,游戏过程中又说“不要每次都把手绢丢给一个人”,这些具有导向性的话加之不按规则所带来或多或少的惩罚,使得幼儿在游戏中的自由性大大减少,很多时候不能自我发挥而是要根据教师的话来完成游戏,造成了游戏自由度的缺失。
(二)游戏过程的意义被逐渐忽略
幼儿教育的游戏环节中,游戏过程是最能让幼儿体验到喜悦与幸福感的。在尽情投入游戏的时候,体会爱与关心。幼儿拥有的丰富情感与想象力使他们在游戏赋予他们的角色中能够获得常人意想不到的深刻体会。而在当下的幼儿教育中,教育者往往鼓吹游戏获胜所能获得的奖励,使得幼儿在一开始就形成强烈的胜负意识,过度注重游戏结果所带来的奖励或惩罚,而无法全面沉浸于游戏体验之中。教师也常常为了达到教学效果而干预游戏进程,想要提高游戏环节在教学方面的效率,而无视其过程对幼儿自身成长的促进作用。为了教会幼儿某项技能或是为了传授某种知识而组织的游戏比比皆是,这极大地减少了幼儿对游戏过程的纯粹体验。
二、引起游戏精神缺失的原因
随着社会和科技的发展,人们在重视科学技术带来的便利与巨大收益的同时,对人文情感过度忽视,在教育方面亦是如此[2]。现今的幼儿教育过于重视技能培养的效率化,对于幼儿情感的培养则受到轻视,在游戏环节中则表现为“无教学,不游戏”。例如,在玩“过独木桥”的游戏时,老师会让两组小朋友面对着一同上独木桥,这时他们会发现过不了桥,然后老师在让他们其中一组下来,让另一组先过,这时小朋友们便顺利地通过了独木桥。此时老师就会下结论做出引导“只有互相谦让,遵守好秩序过桥才能顺利通过,生活中也要做到这样”然后就草草结束了这个游戏,有许多小朋友并未参与到游戏中。不仅如此,教师往往也很少会过问幼儿的过桥感受,忽视了他们的游戏体验,仅重视游戏最后能传达给他们的道理。随着教育任务的加重,许多教育者在从事幼儿教育的过程中对于自身承担的任务安排经常感到吃力。为了完成教育目标,很多教师存在忽视幼儿身心发展的情况,对教学任务的落实急于求成,造成了游戏精神的缺失。
三、对幼儿教育中游戏精神的重建
在游戏环节中应做到以幼儿的选择为中心,切勿将知识教育的观念带到游戏中来。在幼儿进行游戏实践时,教师可适当地作出游戏规划,并做好游戏安全教育以及保护,但在游戏实践的过程中,应当保证幼儿的自主选择权,不对幼儿的游戏过程做过多的干预,不预设游戏结果。在游戏环节应当注重幼儿的游戏体验,构建教师与幼儿间共同游戏的和谐关系,例如,在游戏“小蝌蚪找妈妈”中,教师应先鼓励幼儿尝试着通过猜想表演出小蝌蚪找妈妈的情节,而非通过刻板的剧本表演方式给幼儿安排任务。教师应作为幼儿进行游戏的陪同者与观察者,而非带有目的性的指导者。在幼儿教育方面应当制定一定的规章制度,重新审视幼兒在游戏环节的真正需要。在幼儿教育教学任务的安排上应权衡好知识教育和人文教育的关系,避免过重的教学任务给教师带来的过大压力,也避免幼儿游戏沦为知识教育的工具。对教师采用评价制度,建立包括游戏环节评价的多方面评价标准,保证游戏精神在幼儿教育中的贯彻落实。对幼儿教师应该提供再培养的机会,使幼儿教师认识到游戏精神在幼儿教育中的重要性。提供专业的幼儿游戏培训并培养幼儿教师正确的教学观念,防止教师在设计游戏时继续采用目标化的方式。
结语
幼儿作为涉世未深的一个群体,其在接受必要的教育的同时,自身的天真与本性应当得到相应的保护,过度追求教育目标不利于幼儿健康的身心成长。幼儿需要一个快乐的童年,在应有的幼儿教育中,应当对游戏精神做好相应的保证,防止游戏精神的缺失带来对幼儿成长的不利影响。
参考文献
[1]赵丽娥.幼儿教育中游戏精神的缺失与重建[J].好家长,2018(5).
[2]陈启立.幼儿教育中游戏精神的缺失与重建[J].好家长,2017(42):84-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