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护理干预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
2020-04-21刘秋怡周玉静蓝雪霏陈芳李小华
刘秋怡 周玉静 蓝雪霏 陈芳 李小华
(广东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佛山市顺德区龙江医院> 广东 佛山 528000)
急性脑梗死为临床常见脑血管疾病类型之一,具有发病急、病情发展迅速、病死率及致残率高特点[1]。目前,由于医疗技术的快速发展,急性脑梗死致死率有所下降,但其并发症发生率与致残率仍居高不下,部分患者经对症治疗后会出现日常生活能力下降甚至运动、语言功能丧失现象[2-3]。相关研究表示[4],对脑梗死患者进行早期康复训练能促进生活能力及质量的改善。为了解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中早期护理干预的作用,现对此展开探讨。
1.资料与方法
1.1 基线资料
102 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均在2019 年3 月—2020 年3 月被我院收治,以随机摸球法分成甲组和乙组,各51 例。甲组:男29 例,女22 例;年龄平均(65.82±2.54)岁;发病时间平均(30.12±5.08)h。乙组:男30 例,女21 例;年龄平均(65.84±2.56)岁;发病时间平均(30.18±5.13)h。两组基线数据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可对比。
入组标准:满足急性脑梗死临床诊断标准[5];临床各检查、诊疗数据完整;能主动配合完成干预活动;家属了解本次研究内容,并同意患者参与研究。
排除标准:合并其他脑血管疾病者;重要器官功能不全者;发病前生活无法自理或肢体功能丧失者;基础疾病控制不佳者;精神疾病者。
1.2 方法
甲组施以常规护理,包括呼吸道护理、口腔护理、用药护理、健康教育等。
乙组在甲组基础上,予以早期护理干预:(1)认知干预:患者生命体征平稳后0 ~24h 内,向其介绍脑梗死急性期、稳定期及恢复期特点与干预目标,提醒其做好相关准备;患者病情稳定后,向其普及脑梗死基础知识,包括发作前征兆、发病诱因、预防等,告诉其不规律饮食、缺乏运动等均会影响脑梗死的发生发展。(2)心理支持:注意和患者间的情感互动,选取其感兴趣话题展开交流;在其情绪平稳期,向其介绍正确发泄不良情绪的方法,如:冥想、写日记、聊天、听音乐等。鼓励患者家属加强和患者间的沟通,协同其回忆过往美好时光,帮助其重建生活信心。(3)语言训练:合理评估患者失语程度,结合其实际情况,制定个性化语言训练方案。根据患者兴趣爱好,播放其所喜好的音乐、视频,以刺激其视觉、听觉与语言功能。指导患者开展噘嘴、叩齿训练,5 ~10 次/d。待面部肌肉、口舌功能恢复后,开展发音、听力训练。(4)肢体训练:选择患者舒适体位,每隔2h帮助其转变1次体位。在早期施以关节活动,如:下床活动、站立、慢走等;定期按摩其上肢与下肢;后期,根据其病情恢复情况,开展下肢屈膝、上肢伸展、肩关节活动、踝关节活动等。(5)生活指导:指导患者利用患肢开展日常生活,如:洗头、刷牙、穿衣等,提醒其注意个人卫生,保证作息良好;对自理能力欠佳者,帮助其定期更换床单、衣物,清洁其皮肤。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神经功能、日常生活能力、生活质量。以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HSS)[6]、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7],判断患者神经功能与日常生活能力。NHSS 总分42 分,评分越高,提示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越严重。ADL 评分范围0 ~64 分,分值越高,代表患者功能障碍越严重。以脑卒中专用生活质量量表(SS-QOL)[8],评价患者生活质量;以上分值越高,说明患者生活质量越好。
1.4 统计学分析
2.结果
2.1 两组神经功能、日常生活能力改善情况对比
较干预前,两组干预后NHSS、ADL 评分均降低,并且乙组低于甲组(P<0.05),见表1。
2.2 两组干预前后生活质量对比
干预前,两组SS-QOL 精力、情绪、社会角色、思维评分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干预后,与甲组相比,乙组以上各项评分均较高(P<0.05),见表2。
3.讨论
急性脑梗死即因脑部血供受阻而导致局部脑组织软化或缺血性坏死,患者急性发作期若得不到及时救治,可加重其脑神经损伤程度,影响其预后[9]。由于神经细胞较为特殊,急性脑梗死患者后遗症出现风险较高,严重影响其生存质量。因此,临床上应加强对脑梗死患者临床干预。早期护理干预是在常规护理基础上,不断完善、改进基础护理内容,并根据脑梗死发病特点及治疗需要,实施早期干预的一种护理方式,其能帮助患者抓住最佳康复时机,从而最大程度帮助其受损功能恢复,预防神经功能损伤及相关并发症,保证患者预后良好[10]。脑梗死护理过程中,早期护理干预有效遵循循环渐进原则,能有效保证各阶段训练内容的适宜性与有效性,促进其语言、肢体、生活能力的恢复。该种护理方式有效融入了人文精神,即依据患者具体心理特征,施以个性化心理支持;结合患者机体各功能恢复情况,合理调整训练进度,能充分保证干预的有效性。本研究中,乙组神经功能、日常生活能力改善情况与甲组相比,显著较高,这提示早期护理干预可促进患者神经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的恢复。乙组干预后生活质量和甲组相比,明显较高,这表示早期护理干预可促使患者生活质量的提升。
综上,采取早期护理干预措施,可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
表1 两组神经功能、日常生活能力改善情况对比(±s,分)
表1 两组神经功能、日常生活能力改善情况对比(±s,分)
组别 例数 NHSS ADL干预前 干预后 t P 干预前 干预后 t P甲组 51 22.36±5.27 16.24±4.18 6.498 0.000 34.58±5.18 23.86±4.71 10.935 0.000乙组 51 22.39±5.31 12.49±3.86 10.770 0.000 34.62±5.21 18.97±3.86 17.236 0.000 t 0.029 4.707 0.039 5.735 P 0.489 0.000 0.485 0.000
表2 两组干预前后生活质量对比(±s,分)
表2 两组干预前后生活质量对比(±s,分)
组别 例数 精力 情绪 社会角色 思维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甲组 51 5.84±0.63 8.42±1.05 7.86±1.24 14.43±1.34 7.14±1.38 13.56±2.14 3.46±0.58 9.87±1.46乙组 51 5.81±0.59 12.34±2.13 7.82±1.19 18.25±1.76 7.16±1.42 17.82±2.23 3.44±0.54 12.34±1.78 t 0.248 11.788 0.166 12.333 0.072 9.843 0.180 7.662 P 0.402 0.000 0.434 0.000 0.471 0.000 0.429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