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永煤、华晨AAA级国企债券兑付难 债券违约风暴

2020-04-20魏也

投资与理财 2020年12期
关键词:本息永城华晨

魏也

没有一丝防备,继华晨汽车后,又一家AAA级评级的国企倒下了。11月10日,永城煤电公告称,因流动资金紧张,“20永煤SCP003”未能按期足额偿付本息,已构成实质性违约,违约本息金额共计10.32亿元。AAA级国企连续违约,造成信用债市场恐慌,各类债券不断下跌。在监管部门出手之后,是否可以抄底买债券基金了?

永煤违约

11月10日,永城煤电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公告,2020年度第三期超短期融资券(债券简称:2020永煤SCP003)不能按期足额偿付本息,已构成实质性违约。

该债券发行总额为10亿元,发行利率4.39%,期限为270日,评级为中诚信主体评级AAA。公告显示,违约原因是流动性紧张,截至11月10日,公司未能按期筹措足额兑付资金。

据公开资料显示,永煤控股2007年至2020年三季度末,永城煤电的总资产由317.8亿元增至1726.5亿元,总负债亦由222.16亿元增至1343.95亿元,资产负债率更是由69.91%上升至77.84%。

公开资料显示,截至目前永城煤电存续债券23只,合计金额高达234.1亿元,其中仅年内到期的债券金额为50亿元,一年内到期的债券余额合计120亿元。

此外,据媒体报道,永城煤电已然出现欠薪情况,具体金额尚未可知。

永煤违约事件一出,一度在朋友圈刷屏,悲观情绪迅速蔓延,债市大跌。

市场反应如此强烈,让永城煤电也有些慌张。仅过3日,永城煤电在11月13日晚间再次发布公告,对该事件做出表态。内容大致两层:一是“现已于2020年11月13日将兑付利息3238.52万元支付至应收固定收益产品付息兑付资金户。”二是“债券本金正在筹措中,对于未能及时兑付债券本金,给银行间市场清算所股份有限公司、债券投资人造成的影响,公司非常抱歉。”

前后两次公告说的都是缺钱。11月10日的公告主要内容是:“2020年度第三期超短期融资券(债券简称:20永煤SCP003)应于2020年11月10日兑付本息。截至到期兑付日日终,‘20永煤SCP003不能按期足额兑付本息,已构成实质违约。”此外就是对原因的解释:流动资金紧张。

债市“地震”

截至11月19日,“20永煤SCP007”净价继续下跌,收报12.12元人民币,较10日收报价92.8元,累计跌幅86.94%;“19永煤CP003”19日收报55.72元,较9日收报97.05元,累计下跌42.59%。在永煤出现违约后,12日仅收报6.2元,净价一度跌逾93.6%。

我国债券市场和理财产品市场一样,过去存在“刚性兑付”的惯例。即债券发行人事到临头,会千方百计腾挪资金来保障还本付息。但2014年以来,债券违约的案例其实已经多有发生。2015-2016年保定天威、中钢集团、东北特钢、海南交投等中央和地方国企率先违约。2017年12月保千里主营业务未亏损,短期资金流断裂发生违约。2018年去杠杆,股债发行条件收紧,表外非标融资社会融资萎缩,民营企业开始集中违约,目前已经有600多起违约事件。

在违约之前的几天,永煤还信誓旦旦地宣称其偿债能力“没问题”,并借此发行了新债。

无独有偶,11月16日,抱着宝马“大腿”的华晨汽车集团也发布了类似公告,称华晨集团已构成债务违约金额合计65亿元,逾期利息金额合计1.44亿元,因企业资金紧张,续作授信审批未完成,造成无法偿还。

在两家重量级国企出现债务违约后,市场一度传出“逃废债”的声音,加剧市场恐慌。

最新消息显示,华晨汽车在其上市的港交所公告,称其控股股东华晨集团已收到中国证监会的书面通知:证监会已就华晨涉嫌违反信息披露法律法规,对华晨展开调查。

严罚“逃废债”

11月2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主任刘鹤主持召开金融委会议,提出严厉处罚各种“逃废债”行为,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

在国务院金融委定调债市、要求严肃处罚各类“逃废债”的当天,有了转机。经多方了解,11月22日,永煤集团陆续与“20永煤SCP003”债券持有人私下沟通,询问是否愿意接受偿还50%本金,剩余部分展期270天兑付。永煤催促各持有人尽快反馈意见,若大部分持有人同意此提议,将会尽快召开持有人会议。

机构普遍认为,严厉处罚“逃废债”并不等同于重回刚性兑付,但永煤事件本身也非完全的市场行为,后续仍需关注中央层面的协调。

“逃废债和违约并不相同,国企违约早有发生,严惩逃废债也并不意味着重回刚兑。” 标普全球评级中国企业信用研究分析师李畅表示,永煤及其母公司的信用状况较弱。数据显示,豫能化2019年末的债务息税与折旧摊销前利润的比率超过9倍,两家公司遭遇信用压力和债券违约,并非完全在意料之外。

目前,永煤事件如何界定仍有爭议。“一方面,有市场观点认为是恶意逃废债,需要高层协调;另一方面,信用债有风险,投资者要为自己的投资行为负责。”方正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颜色表示,“永煤事件本身不是完全的市场行为,因此投资者承担的不全是市场风险,后续可能需要中央层面做一些协调,妥善处理。”

尽管债市违约已经常态化,但标普信评认为并不存在系统性风险。鉴于对政府支持减弱的担忧,投资者更加重视企业的个体信用状况,此前部分券商资管等激进型机构“靠着信仰”买债的模式难以为继。

进入第四季度,债券圈更加关注后续的市场发展。尤其是,每年四季度都是财政与城投支出的高峰期,“年底本来资金就偏紧,不少城投要在年底时刻借新还旧,近期一级市场发行受到影响,永煤事件的余波会持续比较长的时间。”一位券商投行部人士表示,在交易商协会发声后,机构对于结构化发行更加敏感,永煤违约后的一周里,逾200亿元的境内债券发行计划取消。

债基净值下挫值得抄底吗

债券违约看似离普通投资者比较远,但如果你买了债券基金,其实很可能也已经损失了真金白银。那么,在债基净值大幅下挫之后,是不是值得抄底了?

受信用债连续违约事件影响,固定收益类基金受到冲击。Wind数据显示,截至11月20日,最近一个月债券基金(包括短期纯债、中长期纯债、一级债基、二级债基)多数下跌。其中,月跌幅超过2%的基金有66只,4只中短债基金月跌幅超过10%。

沪上一位固收类基金经理表示,在华晨、永煤违约等事件影响下,公募债券基金风险偏好大幅度降低,不仅对持有的涉事债券进行估值调整,部分基金甚至因持有违约债券导致净值下跌, 还面临赎回压力,一些机构还主动卖出了不符合标准的信用债券。

中信证券在研报分析中指出,目前的市场环境下,策略抉择应多看少动。违约案例中,根本原因还是个别主体资质薄弱、债务化解困难。此外,信用风波平息后,国企债券估值可能出现分化,部分资质偏弱、区域治理环境存在漏洞的主体利差可能上一台阶。反之,恐慌情绪下市场亦有错杀可能。

开源证券认为,边际信用风险还会延续,更需要关注自下而上视角下的主体风险。“信用违约一旦与资金的谨慎情绪相互共振,可能会使得后续的违约风险陆续加大。需要更为关注的是自下而上视角下隐含收益率低于AA-(包含)的主体风险,原则上不建议对这些低价信用债进行抄底。”

本刊综合中国基金报、第一财经、中新经纬等

猜你喜欢

本息永城华晨
国家发改委:对企业债券本息兑付风险开展全量排查
河南永城:裹包玉米走俏 农民省心增收
祁玉民:华晨再出发
王弼“崇本息末”思想的再认识
华晨宝马新X1
华晨(中国)向雷诺出售华晨金杯49%股权
中粮集团百万头生猪产业链项目落户永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