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彰显党员本色 争做战疫先锋

2020-04-20刘哲

党员生活·下 2020年2期
关键词:医学科王平黄某

刘哲

他是重症患者的守护神,隔离病区里,他在,希望就在;他是医生们的主心骨,与病毒斗争的战场上,他在,阵地就在。他就是汉川市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王平超。

有他在,我们放心

1月22日,汉川市人民医院召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专题会,全面吹响疫情防控狙击战的冲锋号角。在病毒传播渠道及发病机制等尚未完全明确的情况下,作为一名老党员,作为重症医学科的“领头羊”,王平超主动请缨,提出将重症感染患者收治在重症医学科。

妻子担心他的安危:“传染病就是传染科的事情,你怎么抢别人的活干?”王平超淡淡地说:“我是党员,就应该上!我多做一点,他们就少一分危险。”妻子不语,转过身抹干眼泪,默默地帮他收拾着行李。

随后,重症医学科被改造成隔离病区,开始收治感染患者。为了消除科室医护人员的恐惧感,接诊患者时,王平超总是冲在最前面。

随着疫情不断发展,1月31日夜晚,在一次连夜召开的紧急会议后,王平超再次临危受命,接管医院感染楼隔离病区,并将其打造成全市确诊患者重症病区。肩上的担子越来越重,心里所承受的压力也越来越大,但他深知,这就是他的使命與职责,他义不容辞。有一次,在查看一位重症患者时,老爹爹躺在病床上用微弱的声音说道:“王主任,有你在,我就放心了!”

救了我两次命的医生

1月19日,重症医学科来了一名因胸闷气喘入院的怀孕39周孕妇黄某,结合患者临床症状和相关检查结果,经专家组会诊,高度怀疑感染新冠病毒。因当时缺乏病毒检测试剂,无法确定患者是否感染,有的专家建议,先进行保守治疗,等试剂到了,检测结果出来了,再进行剖宫产手术。

“我们能等,病毒不能等,胎儿不能等!”为了和病毒抢时间,为了这对母婴的生命,王平超当机立断。在他的努力协调下,1月20日,黄某经剖宫产手术顺利产下一名女婴,随后在重症医学科接受隔离治疗。

几日后,当得知自己被确诊感染新冠病毒,连日来的身体不适,加上对新生女儿的挂念,让本就产后抑郁的黄某濒临崩溃,产生了放弃治疗的念头。王平超得知后,忧心如焚,无论工作多繁忙,无论自己有多疲惫,他都会抽出时间去看看黄某,给她进行心理疏导,和她谈心聊天,为她加油打气。

经过十几天的精心治疗和心理疏导,隔离病房里传出了好消息,黄某达到治愈标准,顺利出院了,成为医院第4例治愈出院患者。“这是救了我两次命的医生,是我的恩人。”在央视新闻频道的画面里,黄某哽咽地说道。

尽我所能,让患者安全出院

一个月来,年近六旬的他,全天24小时待命,每天只能间歇休息4个小时。连日的劳累,让王平超的身体也出现了状况,但他没有告诉家人和同事,只是自己悄悄吃了药效更强的降压药,拖着疲惫的身躯继续奔赴“战场”。

2月7日凌晨1点,刚躺下休息的他,被一阵手机铃声吵醒,电话那头传来急促的声音:“王主任,您快来,新河病区急救!”话音刚落,王平超已夺门而出。原来是新河镇卫生院隔离病区一名确诊患者病情突然加重,已经休克,危在旦夕。王平超一到现场,立即组织抢救,经过近3个小时的全力抢救,终于将患者从“鬼门关”拉了回来。王平超长舒一口气,瘫坐在一旁的椅子上,在寒冬深夜,他的衣衫却早已被汗水湿透,豆大的汗珠顺着脸颊掉下来。

疫情防控阻击战打响以来,王平超带领重症医学科和重症隔离病区的49名医护人员,完成了261名感染患者的救治工作,线上平台会诊153人次,下乡会诊16人次。面对别人的称赞,他却有点“难为情”地说:“我只是想尽我所能,让每一位患者早日治愈出院,这是一名医生应该做的。”

猜你喜欢

医学科王平黄某
经皮穿刺气管切开术在重症医学科的临床应用
人文关怀在重症医学科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一口唾沫引发互殴:是正当防卫还是故意伤害
核医学科的放射防护及护理管理研究
女子向纠缠示爱男子扔砖头致人死亡 被诉故意伤害罪
图解重症医学科
阴差阳错
耍脸
偷自家的东西犯法吗
黄某的行为是包养情妇还是通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