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张定宇,这样阐释大医大爱

2020-04-20李洁刘露摄影柯皓

党员生活·下 2020年2期
关键词:张定宇新冠医院

李洁 刘露 摄影 柯皓

武汉的这个冬天,沉静中蕴藏着惶恐。

武汉市金银潭医院,每日灯火通明,彻夜忙碌。

这是此次武汉新冠肺炎疫情阻击战最先打响的地方,“离炮火最近”的战场。

金银潭医院院长张定宇,如一位热血将军,带领800多名“白衣战士”,镇守前线。

他是一位“渐冻人”,又是一位“铁人”。虽身患不治之症,却与生命竞速,与命运叫板,身上的白大褂是他的“铁甲”,胸前的党徽,是他举起的战旗。

2月6日,湖北省人社厅和湖北省卫健委给予张定宇记大功奖励,中共湖北省委、中共武汉市委分别授予其全省优秀共产党员、全市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

2月10日,张定宇等12位战斗在一线的国家、省市专家和医护人员代表,接受了习近平总书记的视频慰问。

近日,他被武汉市拟推荐为全国劳模。

火线战场上,兵不卸甲、马不停蹄

武汉市金银潭医院,这个武汉最大的传染病专科医院,从未像这个冬天这样广受关注。

自2019年12月29日转入首批7名新冠肺炎患者以来,该院医护人员,日夜扑在一线,用血肉之躯为患者筑牢了一条生命通道。

今年57岁的院党委副书记、院长张定宇浓眉,黝黑,风风火火,雷厉风行。

每天早上,换班的医护人员还没到,张定宇就已到岗。“今天收了多少病人?”“多少出院?”他每次问,都要回答者脱口而出精确数字。

即使是在采访间隙,张定宇也不断接打电话,发出清晰指令:“我们要胆大心细!有什么责任我担着!”

疫情中,他往往凌晨2点刚躺下,4点就得爬起来,接无数电话,处理各种突发事件。

在这个“离炮火最近”的战场上,张定宇兵不卸甲、马不停蹄、指挥若定。在他的身后,三栋楼的病区,800多位院职工,毫不退缩、英勇善战。

一边接受采访,张定宇一瘸一拐、带着疲惫的脚步丝毫不停。同事都说他性子急,直到这次疫情,大家才知道一个残酷的真相——他是一名渐冻症患者。

渐冻症,又称肌萎缩侧索硬化(ALS),这种罕见病无特效药可治。早期,患者可能只是感到有一些无力、肉跳、容易疲劳。渐渐地,就会进展为全身肌肉萎缩和吞咽困难,直至产生呼吸衰竭。

张定宇患此病已经一年多。

金银潭医院党委书记王先广向记者坦言,对于张定宇的病情,他虽一开始就知道,但一直为他保密:“他希望我不要跟外面说,怕影响医护人员的工作和情绪,我想我应该尊重他个人的意愿,我了解他,也心疼他。”

“他经常跟我说,人总是要有点追求,总是要做一点为人民的事情,我就这几年,我能做一点你就让我做一点,不要拦着我。”尽管张定宇用了一些治疗方法,但仍然没有明显好转,这让王先广心里很难受。

“我性子急,是因为生命留给我的时间不多了。”张定宇无奈地说“我双腿已经开始萎缩,全身慢慢都会失去知觉。我必须跑得更快,才能跑赢时间,把重要的事情做完;我必须跑得更快,才能从病毒手里抢回更多病人。”

共产党员、院长、医生,这是张定宇的三重身份,他说:“无论哪个身份,在这非常时期、危急时刻,都没理由退半步,必须坚决顶上去!”

征战数十载,“枪林弹雨”中练就真实力

1986年7月,张定宇披上了这身“白衣铁甲”。2003年6月,他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

从武汉市第四医院副院长,到武汉血液中心主任,再到金银潭医院院长,丰富的从医经历,让张定宇拥有高度职业敏感性。

通过记者的挖掘,张定宇尘封十年的国际救援往事也渐渐为人们所知。

1997年11月,张定宇随中国医疗队出征,援助阿尔及利亚;

2008年5月14日,汶川地震第三天,张定宇带领医疗队出现在重灾区什邡市;

2010年,张定宇加入国际医疗人道救援组织“无国界医生”。同年12月,他前往时局动荡的巴基斯坦,参与人道救援工作。

张定宇是湖北第一个“无国界医生”,也是中国最先加入“无国界医生”的医务工作者之一。

无数次午夜梦回,那些划破城市的枪声和爆炸声,以及手术台上的生死救援,成为张定宇和他乡人民永不忘却的生命记忆。

“在这里,你离死亡和伤痛更近,会对生命产生不一样的敬畏和珍惜。”张定宇说,“我也一刻不曾忘记,我是中国医生,一言一行都要为祖国争光。”

医者无疆,张定宇在远方挽救过的生命难以计数,而此后10余年,他却将这一切封存在记忆里,绝口不提。

他拖着渐冻的身躯,步履匆忙,不仅是因为生命留给他的时间不多,更因为他深爱着这世间一切生命,希望用自己的微弱之光,治愈这世间的伤痛。

养兵蓄锐6年,为疫立下汗马之功

“张定宇当得起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20字新时期好干部的标准。在他身上,干部所应具有的担当精神全部体现在对工作的落实和成效上。”王先广肯定地说。

据王先广介绍,张定宇2013年12月来到金银潭医院担任院长。到任第7天,他就宣布:“我们要搞GCP(国家新药临床试验)。”2017年,医院顺利拿到GCP证。2018年和2019年,GCP给医院带来的横向研究经费共计达到了1.6亿元。“依托GCP,医院获批全国肺结核病新药临床评价技术平台。此次疫情发生后,王辰院士、中日友好医院曹彬教授都是通过该平台展开了克力芝、枸橼酸铋钾、瑞德西韦治疗新冠肺炎的药物临床研究,为抗击疫情助力!”

2019年12月29日,疫情伊始,张定宇第一时间判断,这不是普通的传染病。他迅速将病人全部收入ICU(重症监护室),穿上防护服,进隔离区查看症状,分析研判。作为收治病人最早、最重、最多的医院,短短的时间內,先后组建的5个ICU,都发挥了重要作用,让重症患者及时得到救治。

此次疫情中,ECMO成为抢救危重病人的明星重器。王先广透露,早在2017年,张定宇就主动贴钱给ECMO团队练手。2017年初,H7N9禽流感来了,ECMO大显神威,大大降低了H7N9禽流感的死亡率。张定宇还提出,每年拿出十个单价4.8万元耗材套包,免费供省、市医院使用:“不能让我们的医生手生了,有病例,才能积累经验。”

张定宇早早发现高流量给氧可以替代部分无创呼吸机的功能,及时采购的高流量呼吸湿化治疗仪,也为此次抗疫立下汗马功劳。

王先广说:“精湛的医术、严格的防护、高精尖的设备,正是有了张定宇的谋划在前、未雨绸缪,才让这次医院上战场的战士们心里有数、手中有枪、战而不乱。”

“张定宇是专家学者型的管理者。疫情中,他一直在思考怎么去用一些新的方法救治患者。除了用克力芝进行治疗,他还大胆提出,康复的患者体内有抗体能够对抗病毒,呼吁康复后的患者捐献血浆,让更多新冠肺炎患者看到了生的曙光。”

命运以痛吻他,他却报之以歌

张定宇的博士生导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教授姚尚龙告诉记者:“攻读博士研究生的3年,张定宇十分低调,是最勤奋、扎实的学生。我也是后来通过媒体才知道他的病情,多年来,他埋头工作,对自己从不多言。”

疫情中,姚尚龙教授也不幸感染新冠肺炎。得知情况后,张定宇专门打电话给导师,询问病情,提供治疗建议。“他从不张扬,却默默地关心着身边的人。”

很少有人看过张定宇脆弱的时候,但他也是血肉之躯。

“渐冻之始,我也曾在夜深人静时恐惧过。”张定宇说,恐惧之余,是不可言说的痛苦,还有沮丧。“我自己也是医生,检索过很多这方面的资料。走得远的话,可能10年。如果不行,也可能5年。”这个指的是生存时间,至于还能正常行走多久,誰也不知道。

谈及此次疫情中内心最艰难的时刻,这位硬汉,忽然湿了眼眶。

“有天下班我回得很晚,跟爱人谈起院里病人的情况,说发病的时候会很喘。她说,我也觉得有些喘。”张定宇的妻子在武汉市第四医院工作,也在疫情防控一线。第二天,她悄悄去医院检查,确诊已被新冠病毒感染,随后入院。

分身乏术的张定宇,无暇照顾妻子。忙碌的夜晚,张定宇的脸颊忽然一阵滚烫,那是止不住往下淌的泪水。“我很内疚,我也许是个好医生,但不是个好丈夫。我们结婚28年了,我也害怕,怕她身体扛不过去,怕失去她!”

幸运的是,1月29日,张定宇的妻子痊愈出院,他才松了一口气。

2月18日,医院来了一位特殊的捐献血浆者,正是张定宇的妻子程琳。张定宇说,考虑到捐献者是刚刚康复的病人,根据身体状况,可捐赠200至400毫升。程琳捐献了400毫升血浆,正是张定宇所说的捐献上限。

张定宇婉拒了记者对其妻子的采访,这对抗疫夫妻,不善言辞、不说彼此,却心中装满奉献。

猜你喜欢

张定宇新冠医院
做好防护 抵抗新冠病毒
为家人学医
程琳:我崇拜张定宇,下辈子还会嫁给他
18岁一见钟情 下辈子还会嫁给他
张定宇夫人程琳:下辈子我还嫁给他
新冠病毒的自白
珍爱生命,远离“新冠”
My Heroes
萌萌兔医院
认一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