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佩克“太难了”
2020-04-20刘冬
刘冬
巴西总统博索纳罗2019年底宣称,其近日收到欧佩克成员国的“邀请”,然而,仅仅经过一周,巴西便表示:“对加入欧佩克没有兴趣。”
實际上,这并非巴西首次收到欧佩克的“纳新”邀请,巴西也并非唯一收到欧佩克邀请的石油市场“新贵”。近些年来,欧佩克不但“纳新”进程毫无突破,成员国“退群”也渐成趋势。
由此,欧佩克为何陷入颓势,颓势中如何变革,也已成为石油市场讨论的热点。
日渐萎缩的阵地
欧佩克陷入颓势,与其大国协商议事的特征逐渐淡化有关。1960年欧佩克成立时,其“五大元老”(伊朗、伊拉克、科威特、沙特、委内瑞拉)的原油总产量为789.1万桶/日,占到全球总产量的37.6%。
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越来越多的欧佩克国家被其他“新兴”产油国挤出榜单。到2018年,在全球前十五大产油国中,欧佩克占比已不足一半。大量欧佩克国家退出榜单,意味着欧佩克作为石油生产大国协调机构的功能大幅弱化。
逐渐消失的剩余产能
作为一个借助产量调整影响产品价格的组织,以“剩余产能”形式彰显产量调节能力,是欧佩克影响国际石油市场的手段。然而,近些年来,欧佩克剩余产能的下降十分迅速。
这首先源于欧佩克很多资源大国石油生产已陷入自然减产之中。这是欧佩克自建立以来从未曾出现过的情况,而产量持续下滑的欧佩克成员国实际上已经丧失了产量调整的弹性。
更为严峻的是,欧佩克核心国家沙特的产量调节能力也已不如往昔。
首先,沙特增产能力已所剩无几,2018年沙特高达1229万桶/日的产量水平实际上处于历史最高水平,这也意味着该国已很难通过增产抑制油价上涨。
其次,沙特财政状况也决定了该国无法接受太大规模的减产。2015—2017年,沙特财政赤字与GDP之比平均达到12.7%。国家财政的资金需求决定其已很难为支撑油价而大幅削减国内产量。而沙特产量调节向来都是欧佩克的“标杆”,沙特产量调整上限和下限的降低,实际上也进一步加剧了欧佩克的“剩余产能”危机。
无奈变革与有限效果
由于自身实力已无法提升,充分发掘外力以获得更多可被调用的产量调节能力,便成为欧佩克谋求变革的重要举措。因此,积极吸纳新成员,成为欧佩克最初的战略选择。
然而,受到邀请的非欧佩克产油国却不愿接受欧佩克的配额约束,纳新并不成功。
沙特等欧佩克中仍具有产量调节力量的国家积极谋求与组织外大国的合作。也正是源于这种努力,2016年底,欧佩克与非欧佩克产油国签署“合作协议”之后,双方合作开始朝向正规化和机制化发展,建立起由沙特和俄罗斯牵头的欧佩克/非欧佩克联合部长级监督委员会(JMMC)。
2017年以后,沙特等国大多是根据JMMC会议作出产量调整,而欧佩克配额的调整也滞后于JMMC会议上达成的协议。
此外,欧佩克少数国家与俄罗斯等非欧佩克产油国的紧密合作,也在欧佩克内部引发不满,并为之后一些欧佩克国家选择“退群”埋下伏笔。
摘自《人民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