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变动成本法在中小企业中的应用问题探讨

2020-04-20郭丽

全国流通经济 2020年4期
关键词:财务核算财务预算

摘要:成本管理一直以来都是财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同类产品及可替代产品生产企业之间竞争日益激烈,企业选择合适的成本管理方法对于自身的发展至关重要。适合的成本管理方法有助于管理者做出正确的管理决策,有助于提高企业竞争力。变动成本法相较于传统的完全成本法有其独特的优势,本文从财务预算、财务核算以及管理会计等方面,基于成本、业务量、利润之间的内在关系探讨变动成本法的具体应用问题,并提出优化的建议。

关键词:变动成本法;财务预算;财务核算

中图分类号:F279文献识别码:A文章编号:2096-3157(2020)04-0168-02

一、变动成本法概述

变动成本法主要是用于企业内部管理,如今在西方国家的企業的内部管理中被广泛使用。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发展,大批的外国企业进入我国,在带给我国经济增长的同时,也带来了很多先进的管理方法,给我国企业应用变动成本法起了很好的示范作用。

1.变动成本法的基本内容

变动成本法以成本性态分析为前提条件,将全部成本分为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变动成本指的是其总额会随业务量变化而正比例变化的成本,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变动制造费用、变动管理费用、变动销售费用等;固定成本指的是其总额不会随着业务量变化而变化的成本,包括固定性制造费用、固定性管理费用、固定性销售费用等。只有变动生产成本作为生产成本在各种产品间分摊,固定成本则作为期间成本直接计入当期损益。

边际贡献总额=销售量×(单位销售收入-单位变动成本)=产品销售收入-变动成本

利润总额=边际贡献-固定成本

2.中小企业实施变动成本法的意义

(1)变动成本法有助于促进企业重视销售。传统的成本计算方法把固定制造费用在所有生产的产品上分摊,生产的越多,成本越低,管理策略上倾向于多生产以降低生产成本,容易造成产品积压。变动成本法把固定制造费用全部放到当期损益,单位生产成本不会随着产量的增加而减少,对利润影响更大的变为销售量,销售的越多利润越多,把管理的重点从重视生产转移到重视销售,促进企业以销定产,防止盲目生产。

(2)变动成本法有助于提供预测和短期决策所需的信息。变动成本法清晰揭示了成本、业务量、利润之间的内在关系,通过本量利分析,可以提供销售预测,找到保本点销售量。弹性预算显示出企业经营成果随着业务量的变化而线性变动,企业可根据内外部情况变化弹性调整,实现预测和短期决策的需要。

(3)变动成本法有助于促进企业成本精细化管理。在销售量相对较大的情况下,单位变动成本的变动对企业利润的影响会非常明显。在销售量相对较小的情况下,固定成本的变动对企业利润的影响更为明显。变动成本法下各部门成本责任更加明确,有利于企业进行成本控制,促进企业成本精细化管理,正确进行业绩评价。

(4)变动成本法有助于正确反映产品的盈利能力。变动成本法下固定成本不计入产品的生产成本,各产品的生产成本不受产量的影响,能够正确反映产品的盈利能力。当前科技日新月异,产品的更新换代速度加快,能够使新产品成本得到更准确的表达,给企业的经营管理决策提供依据。

二、中小企业变动成本法应用中的主要问题

1.对变动成本的认知程度不高

我国中小企业一直以来都采用传统的完全成本计算方法,这种方法更侧重于成本的事后核算。变动成本法在我国的应用基础比较薄弱,人们对其应用了解不深入,认知程度普遍不高。外部报告要求的是基于完全成本法的基础上提供,在变动成本法下无法满足外部报表的需要,只将变动成本作为产品成本,其他固定成本包括固定制造费用列为当期损益,无形当中减少了当期利润,影响税收的缴纳,存在着税收风险,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人们采用变动成本法的意愿。

2.预算管理应用不深入

预算数据收集的正确与否,会影响到整个预算结果的准确性,特别是会影响到单位边际贡献率的计算。目前,企业普遍对预算管理重视不够,收集上来的数据可靠性比较低。有时部门之间缺乏有效沟通,每个部门只管自己部门的预算,导致总体预算有矛盾。预算细分不够,粗略地收集数据,不能起到指引实际业务的作用。尤其在变动成本法下,生产成本构成里剔除了固定制造费用,使得采用变动成本法的生产成本比传统的成本法计算的成本要低,会给定价人员带来误解,若继续采用原来的成本利润率,会造成销售单价变低,损害公司利益。

3.缺乏有效的成本核算

有效的财务核算是进行财务分析的前提,变动成本法要求在核算时准确区分变动成本与固定成本。有些成本区分起来比较困难,有些混合成本需要对其进行拆分,这些都对财务人员的业务素质提出更高的要求。由于缺乏相应的操作说明手册以及相关制度与程序的指引,相关人员随意操作性强,固定成本与变动成本分类规范操作的程度低,因此增加了核算不准确的可能性。另外,变动成本法只将变动制造成本列为企业的生产成本,固定制造费用列为本期损益,这样的核算结果不符合财务准则的要求,如果不能在平时核算过程中就做好区分,会计科目分类不科学,数据统计分析难度加大,在对外提供财务报告的时候就会变得棘手,徒增财务人员的工作量。

4.未能反映管理会计的需要

变动成本法的实际应用,让管理者通过关注销售量提升经营利润是一个方面,降低成本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在实际工作中,很多成本都是混合成本,固定成本与变动成本分解不到位,可控成本与不可控成本解析困难,固定成本与变动成本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有时会互相转换。固定成本与变动成本的分类及混合成本的分解不正确容易造成数据失真,在错误的数据基础上得出的结论就会与实际应用的初衷相背离。另外,由于管理人员的人为原因导致成本的重分类或是核算方法的改变,都会造成可比性变差,变动前和变动后不在统一口径上的操作,可能得出差异较大的边际贡献利润率,造成管理人员的误解,经营成果的扭曲,加大了变动成本法在经营管理过程中的应用难度。

5.信息基础不完善

中小型企业财力资金状况参差不齐,对信息系统的投入也会有很大差异。共享信息系统的不完全使用以及信息基础的不完善,使得变动成本法应用时取得相关数据的难度变大效率变低。

三、优化中小企业变动成本法运用的建议

1.重视变动成本法应用管理

西方国家已经在变动成本法的应用中取得成功,企业管理者应加强对变动成本法的深入学习研究,改变固有的思维模式,结合自己企业的实际情况,科学辩证地看待变动成本法的优缺点,实现思维的转变,为变动成本法的实施打下良好的观念基础。

2.提高财务预算编制的准确性

预算需要在全员参与的基础上,做好各种成本的分类与收集,做好变动成本与固定成本的划分。在变动成本下按标准直接人工、标准材料、标准制造费用及其他各种标准费用明细分类,同样在固定成本下按固定制造费用、固定管理费用、固定销售费用等固定费用明细分类。对于混合成本,综合考虑其与产量的依存关系,运用科学的方法对其进行分解。预算的过程就是实际执行过程的预先分解,对实际执行生产任务的标准预计,需要集合各个部门按产品类别做好各种工序所需标准成本。

变动成本法预算编制过程中,在单位变动成本、固定成本确定的情况下,企业想要达到一定的利润水平,就要调整边际贡献,即通过调整预算的销售量以及销售单价来实现。一般来讲,当销售单价提高,市场占有率势必会受到影响,会影响销售量的增加甚至出现销售量的减少,销售单价取决于市场价格,弹性空间比较小,预期的单位边际利润率也相对固定,所以调整预算销售量是最根本的提升利润的方法,引导企业通过薄利多销增加销售量提高收益。同时,根据本量利的线性分析,设定预算模型,其中的某个变量发生变化,可以得出对企业整体经营成果的影响。在预算管理的过程中可以通过不断的修正调整,使预算的单位边际贡献率跟实际报价的单位边际贡献率更加接近,使预算更趋于合理,成为管理公司的工具,为企业管理提供预测和决策的依据,使企业不断采取措施提升企业的竞争力。

3.加强固定成本与变动成本核算的规范化操作。

在信息系统日益普及的今天,应用信息系统进行会计及相关信息的记录与操作已经非常普遍,会计核算已经不单单是财务人员的事情,各个部门的人员都会进行信息操作,与财务相关的部分也成为财务核算的一部分,其他人员与财务人员的培训变得同样重要。将变动成本法的理念深入贯彻到企业文化中去,提升全体人员的成本意识,让全体人员对公司成本结构有更清晰的认识,有利于固定成本与变动成本的正确分类,有利于混合成本的科学分解。另外,会计科目需要做好明细分解。在最初的会计科目设定的时候就要考虑单独核算固定制造费用,把固定制造费用体现在财务核算的过程中。在对外提供报表时,按一定的方法在销售产品与库存商品,在制品中间分配。除此之外,最好在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的大类下,依据每个企业内部管理的需要,设定各种明细二级科目或三级科目,这样并没有增加太多平时的工作量,却对企业后续取得数据分析数据提供了很好的保障,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与完全成本法的结合使用。

4.统一预算核算口径

在预算模型不断的完善下,实际的核算口径要保持跟预算一致,确保通过财务分析找到影响利润的因素,在不同的会计期间,尽量采用相同的会计方法,减少人为因素的影响,确保实现可比分析。通过对预算与实际差异的深入分析,可以追究相关部门的责任,作为绩效考核的依据。同时,根据分析结果做出改善措施,实现经营的良性循环。在预算核算统一口径下,当某个因素发生变化,根据本量利模型可实现对销售、成本、利润的有效预测,帮助企业在需要频繁变换决策的激烈市场竞争中做好短期经营决策,支持企业不断采取措施,提高销量降低成本,从而实现做大做强。

5.完善会计的基础信息

在信息系统应用的基础上,不断完善企业经营管理所需的各种信息,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完善企业共享信息系统,实现各种经济业务数据的共享,减少数据手工重复处理。财务软件的普遍应用,对实现更明细的数据核算提供了可行性基础,使企業在变动成本法的基础上,实现固定制造费用在外部报表上的正确体现,实现其他各种明细数据的分类核算,使企业能够在众多的数据中快速得到内部管理需要的各种数据。实现既能满足对内管理报表的需要,也能满足外部报表的要求。

四、结语

总之,变动成本法是一种内部管理方法,在企业的运营实施过程中,如果充分利用变动成本法可以加强成本、业务量、利润之间的核算,会实现对企业的有效预测与决策。因此应加强变动成本法在企业的财务预算、财务核算乃至整个经济业务过程中的应用,更好地为企业的内部经营管理服务。

参考文献:

[1]李小根.变动成本法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8,(17):281~281.

[2]宋江红,冯瑶瑶.浅谈变动成本法在企业中的应用[J].新西部(下旬刊),2017,(5):44~45.

[3]谭茜玮.浅析变动成本法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应用[J].现代营销(经营版),2018,(09):199~200.

作者简介:郭丽,供职于易普森工业炉(上海)有限公司。

猜你喜欢

财务核算财务预算
基层医疗机构财务预算与绩效考核间的关系
新形势下建筑企业财务预算管理
强化企业财务预算管理的几点思考
当前时期下企业财务预算的重要性与对策研究
加强企业财务预算管理的办法探究
浅析“营改增”政策对电力企业财务工作的影响
论煤电企业财务核算的常见问题及改进策略
财务管理在企业成本控制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