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议“营改增”对商业银行财务管理的影响与对策

2020-04-20马胜利

全国流通经济 2020年4期
关键词:营改增商业银行政策

摘要:商业银行作为我国当前金融市场中的主力军,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也是当前的纳税大户。自从商业银行实施“营改增”政策之后,商业银行的运营体系随着时代的进步已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这些都对商业银行的财务管理体制带来了重大影响。为此,需要商业银行对这一变化进行认真研究,采取必要的举措来应对这一变化的负面影响。本文研究了“营改增”政策实施后对商业银行运营体制所造成的变化和影响,着重研究“营改增”政策实施对商业银行财务管理体制方面的影响作用,并提出了具体的完善举措。

关键词:“营改增”政策;商业银行;财务管理;影响;对策

中图分类号:F275文献识别码:A文章编号:2096-3157(2020)04-0160-02

“营改增”政策大家现在已经不陌生了,具体指的是在税收征管过程中,将税种实施了改变,由以往的营业税变为现在的增值税,这一政策的实施就是为了降低重复征税的可能性,使得经济社会更好地向良性循环方向发展,切实降低企业的税负。“营改增”政策的推行,是国家根据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现状,从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角度来考虑的,将加大财税体制改革的力度,激发市场主体的活动,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将推动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从全世界范围来看,增值税是大多数国家主要流转税种,在税收管理上的优势也是很明显的。增值税是对商品在流转环节中的增值部分进行课税,使得纳税主体的税收负担变得更趋于公平合理,更能激发市场经济体制的活力。将以往营业税中的价内税,变成现在增值税中的价外税。增值税中的进项和销项将是一种抵扣关系,这样将促使商品的流转体系变得更加完整,对产业结构的调整将产生深层次的影响,同时还能促使企业的内部架构发生良好的改变。

“营改增”是当前我国经济转型升级、促进高质量发展在税收体制改革上的必然举措。“营改增”的实施也是逐步推进的过程,2011年开始试点,2016年在建筑业和金融业中全面试点,当前已经全面取消营业税实施了增值税,当前的税收体制以增值税为主。商业银行作为金融业的发展主力,在“营改增”政策实施之后,其财务核算、运营体制等都会发生巨大变化,这将促使商业银行的财务管理机制发生相应的变化。“营改增”政策实施将能够促使包括银行业在内各行各业的良好发展,但是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负面影响。对于商业银行来说,就是运营成本和税收风险将会增加,核算方式发生很大的改变。所以,为了更好地促进商业银行良好的发展,就需要采取一些应对举措。商业银行要全面提升对有关政策法律的执行理解,改变会计处理手段,尽量降低“营改增”政策实施给商业银行财务管理工作带来的负面影响。同时要加大对银行相关人员的培训力度,不断健全内控管理体制,这样才能确保商业银行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一、“营改增”政策对商业银行运营体制机制的具体影响研究

以税收形式来看,“营改增”是税收科目的变化,但是对商业银行的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将在以下三个方面体现出来。

1.税负效应

从税负方面的影响来说,“营改增”政策实施之后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影响。第一,在營业税体制下,以往银行所购置的固定资产都可以计入到资产原值中,作为折旧同时在整个存续期内进行利润的抵扣。但是增值税实施进项抵扣政策以后,将显现当期税负降低的作用。第二,在“营改增”政策实施之后,税率将降低一个百分点,此外,增值税有进项抵扣的政策,而该政策下税负能否得到降低,关键在于商业银行的进项抵扣,市场经济条件下纳税主体的类型将是多种多样的,从而对市场主体的税负影响也是千差万别的,具有不同的影响力。

从直接税负的角度来分析,商业银行当期如果有大量的资产购置项目,将会有很多的抵扣利益,就会刺激商业银行拓展业务,这就促进了商业银行不断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积极参与市场竞争。与此同时,因为存在时间差,产生了资金的时间价值利益,就会促使企业资源的流转效率和运营节奏加快,将促进整个社会资源的加速流动。

2.所得税和利润研究

从理论上按“营改增”政策进行计算,以往的价内税变为价外税,这样报表反映的营业收入将变少。但是从商业银行的固定资产总价的角度分析,存续期间的折旧将变少。这样反而能提升固定资产后续期间的企业利润。

3.业务结构研究

“营改增”政策实施后,商业银行按照增值税科目来调整相应的业务内容,那些低税率或者高盈利的业务项目因此便于获得更多的发展资源,倒逼推动商业银行的业务结构实施优化升级,提升商业银行整体的盈利水平和竞争力。

二、“营改增”政策对商业银行财务管理的作用影响

“营改增”政策实施之后,将促使商业银行的具体运营体制发生根本性变化。这些变化将作为经营成果的一种内容在会计内容予以反映。商业银行的财务管理体制对此也要根据外部的变化发生调整。

1.会计核算的影响

与原先的营业税会计科目相比较,增值税的会计科目不论设置还是核算都出现了重大的变化,这些都是需要会计部门及时做出调整。增值税要求更为严格,使得核算工作变得更为复杂,需要肩负更大的法律责任,这样就倒逼商业银行会计人员具有良好的工作技能和素质。

增值税的会计核算工作的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增值税的进项抵扣,营业税体制下缺乏相应的会计项目,但是现在就需要会计人员予以高度关注。第二,增值税、营业税这两者是差异性很大。在会计核算的时候,将增值税从总价格中分解出来,就会使得会计核算工作环节增多,难度增大,对利润表就容易产生相应的影响。“营改增”政策实施之后,增值税科目通常是按月结转和按季结转,需要严格化、规范化的合算的实践和会计判断。总而言之,“营改增”政策推行以后,对商业银行的日常会计工作要求将是越来越高了,“营改增”的内容将对现有的会计人员在工作上提出新的挑战和压力,使得会计人员便于更好地对业务内容进行熟悉,做好营业税和“营改增”工作的衔接。

2.涉税业务和发票管理研究

从商业银行的角度来说,涉税业务通常是由专人来负责的,具体工作内容就是税务申报和发票管理。这些工作,因为“营改增”政策的实施也发生了重大变化。增值税政策实施下的征管要求和具体业务人员的法律责任将比以往的流转税更为严格,同时工作环节增多,业务人员工作上的失误将对商业银行产生严重的后果,使得企业的税收风险增加。

同时,增值税的申报和征管缴纳工作,一项重要工作就是发票管理。增值税政策推行之后,是对不同纳税人要有所区分,这种情形下所适用的税率和征管制度是不一样的。商业银行作为纳税人在缴税的时候,在发票管理的时候要特别注意以下两点。第一,时间要准确;第二,不能错用不同类型的发票。在纳税申报工作中,不同业务所适用的税率是不同的,这一点要特别注意。对于政策性的贷款,将有各种税收减免政策,常见的就是小额支农贷款等。在申报的时候如果不加注意,这样就可能无意中就增加了企业的税收负担。

3.资产购置和费用报销研究

“营改增”政策全面实施之后,银行购货、劳务支付这两个项目都能实施进项抵扣,银行财务管理工作将变得更加严格,特别是业务领域中原先存在的漏洞要确保及时堵塞,不能产生系统性的风险。比如,原先银行业务经营工作中的礼品费用及业务招待费用,在营业税管理体制将对业务真实性无法追究,所以容易产生各种不正常的开支,同时容易滋生腐败。但是“营改增”全面实施之后,倒逼商业银行及时解决管理不到位的问题。同时,增值税在发票管理上将变得更加严格,这样就使得企业在市场合作中,积极寻求与正规化或者规模比较大的市场主体开展合作,使得市场的整体运营效率得到优化和调整。

三、“营改增”政策实施之后财务管理工作提升的具体举措

1.强化对银行会计人员的培训力度

“营改增”政策实施之后,商业银行的财务管理工作将变得更加严格,并将促使财务会计人员工作体制发生改变,还将影响到业务机构,严重的将对企业的决策产生影响。这就需要企业在“营改增”政策实施之后要加大对会计人员的业务技能培训,培训对象不能仅仅局限于财务会计人员和税务办理人员,还要对具体的业务人员甚至企业的管理人员进行培训。增值税业务的培训工作,商业银行可以和税务机关或者高校财经系开展合作,强化各方的协调与合作,商业银行要积极实行内外部管理的结合,注重培训效果,实现商业银行营业税和“营改增”工作的有效衔接和转变。

2.积极推动商业银行财务税收等软件系统进一步的更新升级

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到来,当前商业银行的会计电算化成都很高,商业银行的税收也实施了信息化,这样就需要商业银行在“营改增”工作中,注意財务和税收软件的进一步更新升级,更好地满足工作要求。财务和税收软件的进一步更新升级,将倒逼商业银行积极组织业务人员开展内部学习培训工作。同时,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软件自身的标准化,将减少人为操作中的失误,将商业银行的“营改增”工作落实到位。

3.将进一步对商业银行的业务流程进行优化

从上面的分析中可以看出,“营改增”政策实施之后,商业银行的内部管理和具体的业务工作将发生重大变化。这就需要商业银行及时根据国家经济发展政策来做出调整,对商业银行内部业务流程不断进行优化和整理,不断提升商业银行的工作效率。

四、结语

从商业银行的角度来说,“营改增”政策的实施,将避免出现各种重复征税现象。从理论的角度来上分析,将有助于降低市场主体的税负水平,提升商业银行的整体盈利能力和水平,提升商业银行的对外竞争力。对于商业银行在走出去,扩大国际市场竞争方面都奠定了良好的制度性的保障。最为关键的是,“营改增”政策的实施,将倒逼商业银行注重提升财务管理工作水平,使得商业银行内部管理工作更加规范和透明,从而推动整个社会商业活动体系朝着规范化和透明化的方向发展,这样就促使整个社会金融业的法治经济和信用经济得到高质量发展。在“营改增”政策实施过程中,对业务人员的培训工作,财务和税收系软件系统的更新升级、商业银行内部的流程再造等工作,将在短期内使得商业银行的运营成本得到提升,但是从长远发展的角度来看,“营改增”政策的实施绝对对商业银行的发展是有利的。

参考文献:

[1]葛小慧.浅议“营改增”对商业银行财务管理的影响与对策[J].会计师,2016,(07):23~24.

[2]霍浩浩.“营改增”与我国银行业财务管理问题创新探讨[J].现代经济信息,2016,(19):196~196.

[3]卢绍江.探究“营改增”对银行利润的影响及对策[J].财经界(学术版),2016,(18):309+311.

[4]吴飞虹,吕荣福.“营改增”试点方案对商业银行税负的影响及相关建议[J].税务与经济,2016,(05):88~93.

[5]李峥.商业银行财务管理有关问题探讨[J].全国流通经济,2016,(16):30~32.

作者简介:马胜利,供职于中国邮政储蓄银行长治市分行。

猜你喜欢

营改增商业银行政策
“三提高”“两保障”: “双减”政策落地生根的有效策略
“双减”政策下的课堂教学
China allows couples to have three children 中国出台三孩政策
2020中国商业银行竞争里评价获奖名单
基于因子分析法国内上市商业银行绩效评
基于因子分析法国内上市商业银行绩效评
2018中国商业银行竞争力评价结果
股指冲高回落 多方政策救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