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上好三课:助力整本书阅读指导课

2020-04-20曹健林

中学课程辅导·教育科研 2020年9期

曹健林

【摘要】  要想提升整本书的阅读效果,就要上好“引读课”“助读课”“评读课”。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对整本书阅读感兴趣,才能激起学生的阅读期待,消除学生的阅读倦怠,提升学生的阅读素养。

【关键词】  引读 助读 评读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20)09-063-01

2011年版的《语文课程标准》要求语文教学“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并对学生的课外阅读量有了明确规定,小学低年级学生的阅读量要达到5万字,中年级要达到40万字,而到了高年级学生的阅读量要达到100万字。由此可见,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与阅读素养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但阅读没有阅读指导,学生的阅读凸显出来是低效的,甚至是无效的。所以,上好阅读指导课也就成为学生阅读素养提升的重要抓手。那么,如何通过阅读指导课来助力学生对整本书的阅读呢?笔者认为,只有上好这三节课,才能让学生的整本书阅读更有实效。

一、引读课:激起学生阅读期待

受年龄特征的制约,小学生在做事的时候,往往受他们的兴趣爱好影响,当学生第一眼对事情不感兴趣的时候,他们也就不想去做。所以,指导学生进行整本书阅读也不例外,也需要让学生对阅读产生阅读期待,對阅读感兴趣,他们才能想阅读。特别是中高年级学生,他们所阅读的整本书既内容多,又不像低年级短时间可以读完。这时候,如果学生对阅读不感兴趣,再加上对内容不理解的话,从而产生厌恶感,这些都不利于学生的阅读。所以,在组织学生进行整本书阅读之前,我们要对学生的阅读情感进行引导,让他们对阅读产生强烈而迫切想阅读的想法。为此,我们要上好阅读“引读课”。

如何上好“引读课”呢?在这里,我们可以就书籍谈书籍。比如,可以让学生说一说这本书的作者。目前,编排让小学生阅读的经典书目中,在书的前面都会有作者的插图或者简介,这样既可让学生走近作者并了解创作背景,又激发学生对整本书内容的共鸣。在这些书籍中,书籍的目录更是要么充满童趣,要么充满悬念,要么透出浓浓的情感。这样,让学生通过阅读目录,感受书的温度,让学生对内容的阅读有一个大体的了解,从而激发学生的阅读期待。我们还可以让学生看一看书籍的封面与插图。因为许多安排让小学生阅读的书籍,它的封面就是对书籍内容的大体诠释,学生可以通过看、说、议等形式来解读封面,从而对书的内容产生兴趣。同时,书籍中还会不时安排一些插图在里面,也可以让学生进行观图。学生通过观图就可以对这一部分内容产生阅读期待。如果有的学生以前已经阅读过这本书的时候,我们还可以让他们说一说自己阅读时的感受,故事的内容梗概。当然,对于不同的学生,我们可以采用不同的引读策略,在每一个学生身上都能寻找到阅读期待的促进剂,让每一个同学都能走进整本书的阅读。

二、助读课:消除阅读倦怠

由于是整本书的阅读,学生是否能够保持长久的阅读兴趣与注意力就显得非常关键了。同时,由于学生受年龄特征与阅读水平的制约,如果没有掌握一定的阅读技巧,就会在长时间的阅读过程中产生阅读倦怠。一旦产生了阅读倦怠,即使他们勉强把阅读进行下去,但是这也是被动的,变成一种完成任务的形式,效果自然非常低。这也是产生学生读而不知其意的原因。因此,在学生阅读期间,我们要上好助读课。助读课的目的有两个,一是让学生的阅读动力更持久,二是让学生的阅读方法更科学、更有效。

那么,如何上好“助读课”呢?在这里,我们可引入比赛的方式,如讲故事比赛。在学生阅读《小巴掌童话》过程中,我在班中举行了讲故事比赛,每人讲一个故事,被别人讲过的就不再重复。这样,学生为了能够在同学面前露一手,就会多阅读几个故事。当然,在组织讲故事比赛时,我们要让学困生先讲。这样,即使他们阅读量少了,也可以讲出来,而优秀学生阅读量比较大,所以他们就可以把比赛持续下去。在每天安排学生阅读任务时,我们还可以通过问题来帮助学生阅读。比如在指导学生阅读《狼王梦》时,我按章设计了若干个问题,让学生在问题的引领下进行阅读。

第一章

1.紫岚什么要的情况下分娩的?

2.紫岚在分娩时遇到了哪些危险?

3.紫岚生了几个孩子,结果怎么样?

第二章

1.黑仔是什么样子,紫岚为什么决定培养它?

2.紫岚是怎样培养黑仔的?

3.培养黑仔时,紫岚又是怎样对待其他孩子的?

4.黑仔最后怎么样了?

这样一来,学生就会在问题的引领下有效地进行阅读。

当然,我们还要对学生进行阅读策略的指导,比如摘抄重点语句、写读后感等方法来激发学生阅读动力。我们还可以采用师生同读一本书、亲子阅读等来促进学生的阅读,让学生有目的阅读,从而消除学生阅读倦怠。

三、评读课:展示阅读成果

学生阅读效果的好与坏,体现在读而是否有所获。因此,在指导学生进行整本书阅读过程中,我们还要上好“评读课”。我们可采用知识问答的形式让学生回顾阅读内容。我们也可以针对整本书中的内容进行辩论,从而让学生加深对内容的理解。另外,我们还可以采用手抄报的形式让学生汇报自己的阅读成果,并在教室或学校展出,从而激发学生认真阅读的动力。

总之,要想更好提升学生整本书阅读效果,我们就要在指导学生进行整本书阅读过程中,上好“引读课”“助读课”“评读课”这三节课。这样才能让学生的课外阅读更好促进他们语文素养的提升。

【注:本文系广东教育学会教育科研规划小课题“学力发展视野下整本书阅读教学的实践研究”成果(课题编号:GDXKT21237)】

[ 参  考  文  献 ]

[1]李煜晖.整本书阅读之专题教学[M].上海教育出版社.2019.06.

[2]吴欣歆.整本书阅读之理论基础[M].上海教育出版社.2019.06.

[3]张敏华.谈小学语文教学之道[M].宁波出版社.201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