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德育中的优秀传统文化渗透分析

2020-04-20霍正芬

中学课程辅导·教育科研 2020年9期
关键词:渗透分析优秀传统文化

霍正芬

【摘要】  现如今,德育成为我国小学教育中不可缺失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各教师也纷纷投身于道德教育研究的领域内,旨在从小学起就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树立文明大方的行为作风。然而由于小学生的年龄普遍较低,自控能力也尚未形成,所以在道德层面上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本文主要研究的是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对小学生道德思想培养的影响和意义,并提倡教师将教学的部分重心转移至精神层面的熏陶上,因为很多教师仍受限于应试教育的理念,长期只注重推动专业课程的教学,却忽视了文化层面的输送,导致学生变成了缺乏人文性的“学习机器”。为了避免以上现象的发生,优秀传统文化教学可成为一把非常锋利的刀刃,教师必须善加利用,使其影响发挥至最大程度。

【关键词】  小学道德教育 优秀传统文化 渗透分析

【中图分类号】  G62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20)09-034-01

在我国的历史长河中,承载着难以计数的优秀传统文化,这些都可以成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教学资源。作为一名合格的语文教师,理应突破课本教学的桎梏,用传统文化的瑰宝去引导学生走上正确的人生道路。同时,在如今碎片化的时代背景之下,学生很容易受外界因素的影响和诱惑,为了能够让学生心无旁骛地“做自己”,教师也必须通过道德教师来培养学生的远大理想,帮助他们树立人生的宏图,这些都必须从德育的角度切入,才能达到理想中的效果。

一、开展具有内涵价值的文化活动,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

德育与小学生的一言一行及内在思想的形成是息息相关的,也可以说前者是后者的决定性因素之一。因此为了小学生未来发展的考虑,教师也应当树立警戒意识,避免学生的思想观念受到不良的影响。根据可靠的调查结果,很多小学生对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知之甚少,部分同学只停留于“聆听”的层面上,从未以一种严谨的态度对思考对待。所以要想顺畅地开展德育,教师首先要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引导他们不拘泥于形式,切实地去研究中华上下五千年历史中熠熠闪光的文化瑰宝,这样才能从根本上促使学生养成浓厚的爱国情怀,从而为道德理念的形成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组织学生积极参与课外团体活动,打造道德精神阵营

道德教育的领地和范畴是没有限制的,很多教师以一种固定性思维将德育禁锢在“有限的教室”和“特定的行为”中,其实这种做法只能收获暂时的效果,对于学生长期的道德思想发展是毫无作用的。为了让学生的道德理念根深蒂固,教师应采取动静结合的方式,不断地向学生的脑海中注入崭新的传统文化资源,这样才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调动起他们浓厚的学习兴趣。那么何为“动静结合”呢?其实我们可以把平时在课堂中接触传统文化理解为一种“静”的形式,那与之相反,“动”就可以拓展到课外环节中来,教师可以定期组织策划主题鲜明的课外团体活动,让学生自由发挥自己的特长与优势,打造道德精神的阵营。

教师可以事先调查班级中学生的兴趣爱好,而后从中筛选出大多数学生可能都感兴趣的点,以此为主题开展一次课外活动,并巧妙地将传统文化作为载体融入进去。例如,很多学生对猜灯谜和对联有很大的兴趣,因此教师可以设立一个活动角,里面布置无数个纸灯,每一个纸灯上都有事先准备好的灯谜,如:十五的月亮(打一成语)——正大光明;海上生明月,天涯同此时(打一山西地名)——大同;华夏共赏中秋月(打一旅游用语)——集体观光等等。

很显然,以上灯谜都是围绕“中秋节”这一主题而展开的,既让学生感受到了中秋节的灯谜气氛,同时也增长了学生对于传统节日的了解,可以说是一举两得。同时,快要临近春节的时候,为了培养学生的道德思想,教师可以写几幅对联提供给学生进行欣赏:一干二净除旧习,五讲四美树新风、春雨丝丝润万物,红梅点点绣江山。从这些具有春节欢快气氛的对联中,学生能够感受到辞旧迎新、讲文明树新风等道德思想,这样也能够加深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喜爱。

三、建立家校合作机制,鼓动学生了解传统节日的由来

小学生由于年龄较小,所以他们对传统文化的接受能力是极其有效的,为了巧妙地化解这一问题,教师只能多多花费心思在熏陶学生的文化思想上。但是仅仅通过教师的一己之力是完全不够的,教师可以另辟蹊径,构建家校合作的机制,鼓励家长也参与到学生道德教育的进程中来。这样一来,教师、学生、家长就能够形成三位一体的构建,而家长在此过程中更多的是扮演监督和反馈的角色。

例如,每逢中华传统节日的时候,教师可以提倡家长与学生一起参加一些比较具有典型意义的民俗活动,我们耳熟能详的有中秋节做月饼、端午节包粽子、春节贴对联、清明祭祖等等。学生一旦亲身参与到这些活动中,就会不由自主地去了解这些民俗的由来。当学生了解了活动及习俗的来龙去脉后,就很容易被古人的智慧结晶所折服,从而产生更深厚的研究兴趣。

结语

总而言之,在目前的小学道德教育中,传统文化的熏陶扮演了极为重要的角色,作为我国历史的见证者,传统文化也成为了近现代生活的点缀物。现如今,仍有很多学校过分追求于绚烂多姿的活动形式,但其实朴实无华的传统文化才是德育最基本的组成单元。因此,作为小学教师,理应立足于自身,不断地去挖掘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部分并通過自己的能力与才智将其转化为道德教育的材料,这样一来学生接触传统文化的机会就会大大提升,从而避免了学生与传统道德理念之间脱节的现象。当然,德育并非只是教师的责任,学校还应当坚持面向全体学生的原则,定期地组织教师开展培训,并对教师的德育效果进行及时得验收与检查,给予教师一定程度上的压力并鼓励他们“化压力为动力”,有效地调动学生对文化的学习兴趣。

[ 参  考  文  献 ]

[1]陆全贵.以“文”化人继传统与时俱进续辉煌——优秀传统文化课堂渗透途径探究[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5.

[2]李宁,刘晓辉.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小学德育相结合[J].教书育人,2016.

[3]侯健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在小学德育课堂的渗透策略[J].课外语文,2017.

猜你喜欢

渗透分析优秀传统文化
试论高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
谈化归思想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渗透
数形结合思想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渗透分析
国际化背景下大学生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研究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探析
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
基于高校体育教学中审美教育渗透的分析
优秀传统文化在高校人才培养中的意义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