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信息技术项目式学习的教学实践与思考探究
2020-04-20廖蕾
廖蕾
摘 要:在这个高速发展的信息时代,如果高中生可以很好地掌握并运用好信息技术,无论是在学习上还是生活上都有非常积极的作用。教师做好高中信息技术项目式教学实践与思考探究,有助于学生掌握信心技术,可以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以下是本文对高中信息技术项目式学习的教学实践与思考探究进行的浅谈,希望可以为需要的教师提供借鉴。
关键词:信心技术;项目式学习;教学实践;高中
引言:
由于社会的进步,现在我们已经步入了互联网时代。信息技术也走进千家万户,成为人们生活中十分重要的一部分。根据新课改大纲要求,信息技术也成了学生学习的一门基础课程,尤其是在信系技术学习中提出了项目式学习方法。这样的教学方法有利于培养高中生信息技术的核心素养,对学生能力的全方位提高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
一、项目式学习的概念及意义
项目式学习遵循的是一种构建思想模式的教学方法。是一个学习时间教长、知识覆盖面广、跳跃性较强的一种学习。项目式学习主要是通过实践操作的方式来进行信息技术教学,整个过程需要学生进行思考、设计、研制、实验到成功等多个环节。这对学生掌握课本中所要学习的信息技术的内容有非常好的帮助,也提高了学生的抗压能力。采用项目式教学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和思维扩展,符合新教学大纲对学生的要求,信息技术的学习有利于学生的全面提高自身素质,对学生的成长、成才、适应社会需求有着非常好的作用。
二、联系实际开展项目式教学
联系实际开展项目式教学,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也让学生们养成观察、体味生活的好习惯。例如在学习多媒体信息的加工与表达这一章节内容的时候,教师在学习这部分知识前,首先让学生们布置一项观察作业,将他们在生活中看到的有关多媒体技术的应用记录下来。同学们经过细心观察发现,多媒体技术的应用的确很多。比如,电影院的大屏幕等。这就是学生自主学习的一种方式。当学生发现这些应用后,教师再将想提出的多媒体技术与信息技术之间的关系联系到一起,给学生们教授这方面的信息技术课程。将学过的相关的信息技术知识系统的整合到一起,再通过数字化工技术及学生们的团结合作,进行设计、实践,最终将高中阶段“多媒体信息的加工与表达”这一部分实验课顺利的完成。以这样的应用项目式教学方式进行学习,可以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兴趣及动手操作能力,而且还可以激发学生的信息技术学习兴趣,有助于加深学生对信息技术知识的认知,对实现信息技术核心素养的培养具有十分有效的促进作用。
三、注意挖掘项目内容的深度
由于受传统教学思想的影响,在我国高中阶段的信息技术这门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通常运用叙述的方式进行教育教学和机械的记忆。甚至在这些教师中,有相当一部分教师认为信息技术课不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对学生的学习没有帮助。所以他们对这门学科不够重视,这样的想法是错误的,同时也违背了教学大纲的教育要求,不利于学生全方位成长。教师要摒弃传统观念,深挖学习内容,让学生们不单纯的学会现有的书本上的知识,还学会将知识迁移,让学生们学会运用知识,能自主的将所学内容与生活相联系,并加以运用到生活中去。
四、在项目学习的过程中注重实践
在整个项目学习的过程中,由于学生需要进行思考、设计、研制、实验到成功需要很多的环节,每一个环节做不好都会导致失败,因此这一方面需要学生对知识的把握和运用非常完善,另一方面对学生的心理素质也是一种极大的考验。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引导他们以一个乐观的心态去进行项目学习。在项目学习的过程中要重视实践,在实践操作中让学生们去掌握所学的信息技术知识。在学生的学习实践中培养他们的耐心、细心、动手能力及创新意识,同时提高学生的抗压能力。
五、学会与人平等、团结合作
项目式学习本身就是一个极其复杂的学习过程,一方面考验人的耐心和知识贮备,另一方面需要非常好的操作能力。一个人的能力再强,也很难敌得过一群人的共同努力。因此在项目学习的实践探究中,教师要鼓励学生以自由结组的方式或者以座位的次序进行分组,让学生们团结合作,共同完成一项实验探究。当然,每一个小组都有好几个人组成,有的人擅长动手操作,有的人擅长出主意,有的人擅长调节实验气氛等。在团结合作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合作,不要在组内搞分类,分主次,平等对待每一名小组成员。只有好的氛围,大家的心往一处使,才能让整个实验能更好更快顺利进行,学生也能在项目式学习的教学过程中全面提高自身素质。
六、积极评价学生的研究结果
项目式学习主要是以实践操作的方式来进行信息技术教学的。因此,在学生们通过思考、设计、研制、实验到实验结束一系列实践过程结束后,无论是失败还是成功,教师都要学会以鼓励的方式来评价学生的实验结果。这样对学生的身心发展有着非常大的帮助。高中阶段的学生虽然从外观和年龄上来看,像一个成年人。但由于他们没有真正的步入社会,思想简单的同时抗压能力还不够强,因此教师要学会以鼓励的方式来对待学生的实验结果,也平等对待每一名学生。学生的自信心有了,学习意识才可以更好的增强,才能敢于大胆地去探索去创新,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这个信息时代,高中生掌握好信息技术对他们的成长、成才、适应社会需求具有重大的意义。为了学生更好地掌握信息技术这门学科,教师要摒弃传统的教学观念,要采用项目式学习这种教学方式对学生进行教育教学。教师要多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运用项目式教学引导学生学会与人团结合作,学会自主探究学习。鼓励学生大胆实践,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让他们真正意义上实现素质教育。
参考文献:
[1]王菊梅.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整合的实践及思考——以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为例[J].实验教学与仪器,2019,36(10):40-42.
[2]周灵.研究性学习课程常态有效实施的途径探索——高中信息技术与研究性学习课程融合的实践与思考[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9,20(06):16-19+129.
[3]张玉红.指向深度学习的高中信息技術教学实践与思考——以《循环嵌套》的教学为例[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8(Z3):39-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