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失母爱的女孩,成年后会给女儿怎样 的母爱?
2020-04-20晓林
晓林
女儿顶嘴,“猫妈”竟然要自杀——妈妈的焦虑另有原因
谢女士今年36岁,有一个14岁的女儿,名叫小童。小童所在班级有一个家长群,谢女士在群里很活跃,有“猫妈”之称,意思是看着像虎,其实很温柔,溺爱起女儿来没有分寸。谢女士很享受这个绰号,她说女儿要富养,不仅要物质富养,也要精神富养,只要女儿学习成绩好,多宠一宠又怎么了?
可是不久前的一天早晨,小童见识了妈妈可怕的一面。
那天是周一,小童起床时有点生气,因为妈妈晚叫了她10分钟。她知道妈妈心疼她,想把早餐做好了再叫她,但她不领情,因为她想早上洗个头,现在只好放弃。洗漱时,她嘟嘟囔囔,摔摔打打,明显是在发泄不满情绪。
谢女士早已习惯了小童的任性,没怎么在意,只是嘴上不住地催促她快点。
吃早餐时,谢女士第三次提醒小童:“今天变天了,别忘了加一件毛衣。”
小童不耐烦地哼了一声,算是答应。
谢女士嚷道:“听见了没有啊?粥烫,赶紧穿上毛衣再来吃饭。”
小童被激怒了,回怼道:“我知道了!别再唠叨了行吗?要不要加衣服我自己会判断,我都14岁了!”
谢女士愣了一下,冷笑着嘲讽道:“你要是会判断,这次英语考试的判断题怎么错了那么多?上周下雨你不带伞……”
被妈妈不停地揭短,本来就窝了一肚子气的小童发火了。她把筷子“叭”的一声拍到餐桌上,愤怒地吼道:“我讨厌你!我再也不想见到你了!”
听到女儿这样说,谢女士目瞪口呆,然后突然歇斯底里地尖叫起来:“好!好!讨厌就讨厌,不见就不见!死了算了!”她把手里的粥碗摔在地板上,然后跌跌撞撞地奔向厨房。要不是小童的爸爸梁先生及时赶到,她就用手里的菜刀割手腕了。
小童吓傻了,不知道猫妈怎么变虎妈了。
梁先生意识到事态严重,当天就陪谢女士找到我咨询。
“都怪女儿不懂事,不知道体谅妈妈。”梁先生向我介绍完早晨发生的事,总结道。
我问:“这样的吵闹经常发生吗?”
梁先生回想了片刻,说:“小小的拌嘴是有的,但这么激烈的吵闹好像是第一次。其实母女俩吵嘴也不是多大的事,但吵到动刀子太吓人了。”
谢女士接过话头,忿忿不平地说:“反正你们都瞧不起我,我还不如死了好,让你们清静!”
梁先生连忙劝慰:“瞧你说的,我们何时瞧不起你了?都是你自己瞎想。”
谢女士甩开梁先生的手,对我大倒苦水:当初意外怀孕她多么不想生下小童,一个人带孩子多么辛苦,为了照顾小童她错过了多么好的职位,小童学习成绩不稳定她是多么提心吊胆,与班主任打交道她受了多么委屈……
我默记下所有细节,对她的感觉越来越清晰:这是一个自我评价很低的妈妈,她受过很多委屈,内心积攒了很多负面情绪,但她的绝望和愤怒并不是指向小童的。
我让谢女士做了一份心理量表测试,果然,她有明显的焦虑倾向。
梁先生跺脚道:“回家我一定好好教训小童,看她把妈妈气出焦虑症了!”
“别错怪孩子。”我说,“孩子犟嘴不过是导火索而已,妈妈的焦虑另有原因。”
童年缺失母爱,她渴望在女儿身上补偿回来——她把女儿当成小时候的自己来爱
通过深入沟通我了解到,谢女士有一个不堪回首的童年。因为父母重男轻女,谢女士从小就不受父母待见。谢女士本能地希望在妈妈那里获得庇护,但妈妈脾气暴躁,总是把她甩得远远的。如果谢女士犯了错,比如丢了铅笔、弄脏了新鞋子,妈妈居然会撺掇爸爸打女儿。
“爸爸是个酒鬼,几乎每天晚上都喝得醉醺醺的,打我时下手很重。”谢女士回忆道,“记得有一次,我不小心打碎了一篮鸡蛋,爸爸一边骂骂咧咧,一边掐住我的脖子,非常用力。我喘不上气,更没有机会求饶,后来手脚都麻木了,我想这次自己一定会死。好在邻居听到动静,撞开门来劝解,两个男人架住爸爸,才让他松手。现在那种绝望我还清晰地记得,爸爸那次是真的想掐死我!”
我问:“爸爸酒醒了,一定会后悔的。”
“才不会呢!”谢女士擦着眼泪说,“有一天夜里,我迷迷糊糊地听到父母在聊天,跟我有关。妈妈说,要不再生一个吧,没准是男孩。爸爸说,那怎么行,违反计划生育政策,要被开除公职的。妈妈叹了一口气,可惜这丫头占了弟弟的名额。我当时难过极了,我是一个多余的人,而且是个碍事的人,真不如死了好。”
我问:“长大以后,您有没有追究过父母的无情?他们有没有后悔?”
谢女士说:“后来我上了大学,在其他城市找到了工作,嫁人生子。我不想离家太近,换句话说,我是不想经常见到他们。但是血浓于水,虽然一想到过去就不开心,但我还是惦记父母,每年春节都回去看望他们。他们对我的态度客气了许多,毕竟我不再依赖他们了,他们买房子、买车还得靠我帮衬。我没有跟他们提起过我的不幸童年。不提起不是原谅,只是算了。当然,他们也没有道歉。”
“您愿意让他们帮您带孩子吗?他们有没有提出过这样的要求?”我故意试探。
“妈妈提出过来帮我带小童,但我拒绝了。”谢女士决绝地说,“这是不容商量的。她不是一个合格的妈妈,怎么可能是合格的姥姥?我不会允许她像对待我那样对待小童!”
通过深入沟通,加上一次催眠和两份心理量表测试,我诊断谢女士患有中度抑郁癥,致病因是安全感和自信心不足,深层原因是母爱缺失。
“母爱缺失?”谢女士不解,“我还不够爱小童吗?”
我解释道:“母爱缺失是指您小时候没有享受到足够的母爱。您非常爱小童,已经到了溺爱的程度。其实,您是在小童身上补偿您自己缺失的母爱;换言之,您潜意识里把小童当成小时候的自己来爱,您对小童的付出其实是出于自己对母爱的渴望。”
谢女士默然点头,表示同意,又问:“母爱缺失对孩子有哪些影响?”
我告诉她,孩子缺乏母爱,通常会有以下三种表现:
1.缺乏安全感。母亲是孩子的保护伞,是孩子栖息的港湾。母爱缺失,孩子当然会不安。
2.孤独、内向。母亲是孩子倾诉的对象。若从小没人倾诉,孩子会产生孤独感,性格也会趋于内向。
3.缺乏自信。母爱缺失的孩子对自己的评价都很低,所以一定会自卑。
谢女士叹了一口气:“没错,我就是这样胆小怕事、孤独、自卑的人。”
我说:“其实您的心理早就有抑郁倾向,只是没有察觉。被小童言语顶撞,再次让您感觉自己没有价值,不值得被爱,于是情绪崩溃。也就是说,您今天早上的歇斯底里,是对童年不幸遭遇的反抗,而不是针对小童。”
心理辅导终于让她“告别童年”——她打算接父母来小住一段
我对谢女士的心理辅导包含以下三部分内容:
第一,告别不幸童年。
病灶已经找到,接下来便是对症下药。在随后的一个月里,我对谢女士进行了三次催眠,帮助她在潜意识里与父母交流,最后与父母达成和解。催眠过程中,我有意引导她回忆童年中幸福的时刻,尤其是与父母快乐相处的片断。醒来后,她表情异常轻松,说自己的童年原来也不都是那么不堪。
我说:“美国心理学家阿尔伯特·艾利斯认为,人的消极情绪和行为障碍,不是由某一激发事件引发的,而是由经受这一事件的个体对它不正确的认知和评价所产生的错误信念所引起的。您只看到童年的不幸,有意无意地忽略了童年的幸福,这就是非理性信念。”
“但是我说的童年不幸事件都是真的。”谢女士辩解道。
我笑道:“但是没有必要抓住不放,因为抓住不放已经不再是对父母不满,而是为难自己,还有可能影响小童的成长。现在,是时候告别童年了。”
“告别童年。”谢女士犹自念叨着,像是刚醒过来似的,笑逐颜开。
第二,避免囤积负面情绪。
我利用共情技术,与谢女士分享自己的生活经历,引导她学会清除负面情绪。
首先,我要求她用“适度”的心态对待生活。
我说:“当您特别在意或期待一件事的时候,这件事的细小变化就会对情绪和行为产生巨大影响。这种不合适的过度在意、过度关注、过度期待、过度控制很容易让情绪和行为失控。”
其次,我引导谢女士学會接纳,接纳已经发生的和不可控的一切。
我告诉她:“很多时候,痛苦来自于不接纳和过度期待。作为当事人,我们经常把‘强求当成‘应该。比如要求孩子考试成绩名列前茅,期待孩子考上清华北大。如果父母拥有海纳百川的胸怀,就会明白,这个世界上的所有人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都是某一方面的杰出人才,就会明白待人接物要‘和而不同,允许孩子和别的孩子不一样。”
第三,戒除唠叨,改善母女关系。
当上述两个问题基本得到解决的时候,我问谢女士:“现在,您如何看待自己与小童的冲突?”
谢女士红着脸说:“我对小童的溺爱是对自己童年不幸的补偿,我对小童过度关注,过度期待。总之,都是我的错。”
我笑道:“先别忙着揽责任,您还有一个坏习惯要戒除:唠叨。”
谢女士不服气地说:“唠叨不算坏习惯吧?哪个妈妈不唠叨孩子?不唠叨的妈妈还算是妈妈吗?”
我说:“但是没有孩子喜欢唠叨,至少一半的亲子冲突是因为父母唠叨。您说唠叨是不是坏习惯?”
谢女士说:“但是,唠叨是关心啊!“
我不客气地说:“没错,唠叨是一种关心,却是最不走心的关心,因为唠叨是妈妈宣泄焦虑情绪的方式——准确地说,是妈妈向孩子转嫁焦虑情绪的方式。”
关于戒除唠叨,我给了她三点建议:
1.信任孩子,在不必发表意见的时候闭嘴,让孩子自己去感受。
2.关注孩子,密切观察孩子的自发性行为,在非常必要的时候给予最少的指导。
3.尊重孩子,尽量不对孩子使用否定的字眼。
为期两个半月的心理辅导结束时,谢女士吞吞吐吐地说,她打算把父母接到上海小住一段,不知道是否妥当。
“全家团聚,有何不妥?”我心中大喜,与父母在现实中和解,对她的心理康复大有好处。
【编辑:陈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