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时如何正常发挥/怎么夸孩子的涂鸦作/抓住最后的教育机会
2020-04-20
考试时如何正常发挥
问:高考在即,我儿子整日辛苦复习,我们家长看着心疼,但也代替不了他。据说,有些学生学习刻苦,到了高考考场却发挥失常,未能取得好成绩。请问,高考考场上,孩子需要注意什么,方能发挥应有水平?
王春艳
答:高考是一次非常重要的考试。为了能在這次重要考试中,交上令人满意的答卷,考生除前期要做好充分准备外,有些考试技巧也需注意:
一、不要急于做题。拿到试卷,先不要急着翻看考题,应先检查试卷,再认真填写准考证号码、姓名等内容,并仔细阅读答题要求和提示,务必把题设条件看清楚后再动笔。有些考生怕时间不够用,没理解题意、弄清条件,就急于作答,结果事与愿违。
二、答题要遵循先易后难原则。按照先易后难的原则,把最无把握的和暂时不会做的题目放到最后,太难的题可以放弃,千万不要因为一两道选择题做不出来就乱了方寸。最后的两三道题一般难度较大,可以有所选择,扬长避短,先做熟悉的,有把握拿分的,难题能做多少算多少。
三、仔细检查计算题的计算过程。仔细检查计算题的计算过程,防止因计算步骤不小心而造成错误。建议解题时一步步进行,不要“跳步”。对新题或较陌生的题,要沉住气,别慌张,根据题目要求一步步推理。
四、草稿纸使用要得当。草稿纸一般每科发一张,打草稿也要像解题一样,一道道地挨着往下写,步骤清晰,这样便于检查。
五、边做题边涂答题卡。做选择题时,要立即涂答题卡,做一题涂一题,不要错位,也不要因一两道题不会做而苦思冥想。
六、保持卷面整洁。卷面是否整洁、字迹是否清楚,会直接影响阅卷人的情绪和判断,尤其作文卷面不整洁可能会被扣分,因此考试要尽量做到卷面整洁、字迹清楚。
七、不要匆忙交卷。做完所有题目,将整张试卷仔细检查一遍,拿不准的答案可以再推敲一下,不要看到别人交卷,自己便跟着匆忙交卷。
八、考后不谈试卷。考完一科,不要回顾考得怎么样,特别是自我感觉不太理想时,更不要回顾,而要将注意力尽快转移到下一科上。家长也不要反复询问子女考得如何,以免影响他迎接下一科考试的情绪。
怎么夸孩子的涂鸦作
问:我女儿喜欢绘画,且对自己的作品很满意,每每画完都拿来让我评价,其实就是等我夸她。面对孩子的涂鸦之作,我只有老三句“哇,好漂亮”“这画的是什么”“宝宝真棒”,然后就词穷了。她对此颇为不满,绘画热情有所下降。请问,面对孩子的涂鸦之作,我该怎么夸?
王素
答:我们说,每个孩子都是艺术家。可为什么这些“艺术家”大部分后来都成了平庸之辈?也许就是家长“假大空”的夸奖,埋没了孩子的艺术天赋。
评价孩子的画作,需要坚持三个原则:
1.夸艺术元素。所有的画作都是由最基本的点、线元素组成。如果您的夸奖能够有意识地引导孩子,她画画其实是在画点和线,而线有直线曲线,那孩子就会意识到,原来画画有这么多的搭配,从而进一步激发创作热情。比如,你说:“宝宝的这幅画里有点有曲线,很丰富啊!你看,这根曲线和那根曲线连接在一起,就变成了猫的肚子!”你还可以说:“宝宝用力轻,线的颜色就淡;用力重,线的颜色就深。”这样夸奖,不仅让孩子意识到了艺术元素,还会让她关注自己作画时下笔的力度。
2.夸色彩变化。当孩子使用水彩作画时,建议先提供红、黄、青三原色,这几个颜色通过不同比例的调和,可以演变出各种颜色。
你可以问:“这里的蓝色浅,那里的蓝色深,这是怎么做到的呢?”通过这样的提问,让孩子意识到水对颜色深浅的影响。
如果你在她的画作中看到了绿色,那你就可以问:“妈妈给你的颜料里没有绿色,你是怎么变出来的呢?”这能让孩子意识到,通过三原色可以调配出不同的颜色。
3.夸作画的动作。孩子作画的动作,也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从一开始用肩膀毫无控制地大笔一挥,到可以用小臂有控制地划动,再到懂得用手腕控制力度,精细作画。如果您能具体地夸孩子作画的动作,那孩子下次画画时,就会有意识地注意到这一点。您还可以给孩子准备一个竖立的画架,让她站着作画。这样,可以很好地锻炼她肩膀的稳定性,以及手腕的力量。
夸孩子作画动作时,您可以说:“画上有好多线条,这些线条宝宝是怎么画的?是不是从上到下,要用胳膊?”“那圆圈呢?哦,圆圈是你运用手腕的力量轻轻画出来的,对吧?”这样宝宝就会意识到,动作的控制会影响作画。
以上技巧如果您掌握了,说不定就能激发孩子的创作热情,让她越来越喜欢绘画。
抓住最后的教育机会
问:女儿出生后,我们把她送到她奶奶家,直到6岁才接回身边,所以她跟我们不太亲。如今她15岁,越来越叛逆,甚至有了厌学、早恋倾向。为了她好,我们苦口婆心地劝导,但她就是听不进去。我们心力交瘁,甚至一度想放弃她。我知道这不对,可还能怎么办呢?
邱桐
答:成长过程中,孩子有两个敏感期:一是4~6岁,这两三年里,孩子在家庭中感受到生存的最基本要素,并对性别及环境有了最初的认知。二是青春期,而这一阶段的成长质量基本取决于前一阶段。如在上小学前没有得到足够的父母关爱,那么步入青春期后,女孩就很可能出现早恋、厌学、与老师作对的状况;男孩出现较严重的逆反行为,如打架、逃学、泡网吧等。
可以说,童年是人一生的种子。种子的质量好,树才能长得好。孩子到了青春期,犹如树结出了第一茬儿的果。有经验的果农都知道,第一茬儿的果实一般比较涩,不好吃。果树还需要再养养,果实才会甜美起来。
这是对青春期孩子的形象比喻。表面看,青春期孩子已经出落得婷婷玉立或高大威猛,但其内心远未成熟,很多时候还分不清是非曲直。孩子叛逆,提醒我们孩子还不成熟,是好的开始。但好的开始,不意味着必然是好的结果,不意味着父母可以对孩子放任不管。只有父母引导得当,孩子才能顺利度过青春叛逆期,才能在叛逆中成长。
建议您这样做:
1.变说教为身教。很多家长喜欢给孩子讲道理,如果孩子心不在焉,说教就会升级为教训。家长以为自己的话是真理,孩子必须听。但恰恰是这种态度让孩子很反感,不管你说得对不对。其实,比说教更有力的是身教。你想让孩子怎样,就做给孩子看,而不是喋喋不休地说给孩子听。
2.变命令为商量。很多家长小时候接受的教育是命令式的,有孩子之后,也习惯对孩子使用命令句。如果孩子还小,强弱力量悬殊,他不敢不听家长的。但到了青春期,孩子的力量明显增强,对带有强制性的命令就有勇气反抗了。家长要意识到这一点,将命令换成商量,用温和的口气和孩子说话,这样孩子就容易接受了。
3.变唠叨为关爱。很多家长都爱唠叨,有的是无意识唠叨,有的是明知叨唠不好但控制不住自己。这对孩子来说是灾难。因为没完没了地唠叨,让孩子只感到你的不满,而感觉不到你的爱意。如果家长能够调整心态,找回孩子两三岁时你对他只有爱意没有要求的状态,那家长这种无条件的爱,将会大大软化孩子的叛逆之心。
青春期是孩子走向社会的最后一站,也是父母可以影响孩子的最后时光。家长要抓住这个机会,把过去没给足的爱给足,把过去没做好的事做好。因为人生是单程旅行,孩子一旦行差踏错,是没有回头路可走的。
【编辑:杨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