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面向新工科的研究生跨学科培养模式探究

2020-04-20冯文陈劲松雷晓

文教资料 2020年4期
关键词:新工科培养模式

冯文 陈劲松 雷晓

摘    要: 建设新工科是我国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战略,如何建立研究生跨学科培养模式培养复合型、综合型人才以适应新工科建设的需要,成为各大高校研究生教育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针对当前新工科背景下研究生跨学科培养推进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对策与建议,为更高质量的跨学科研究生培养提供参考。

关键词: 新工科    跨学科研究生    培养模式

一、 引言

工程教育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提高国家发展硬实力、服务竞争力及保障我国率先进入世界高等工程教育前列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1]。为此,我国实施了创新驱动发展、“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网络强国”等重大发展战略,国民经济正以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新产业为特点蓬勃发展[2]。随着我国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快速发展,高难度的专业技术在社会各领域的需求呈现出日益增加的趋势,对技术人才具备的能力和我国高等工程教育质量提出了新的要求。为积极响应国家需求,教育部形成了“新工科”建设的三部曲——“复旦共识”“天大行动”和“北京指南”,为工程教育改革开拓了新的路径。与传统工科相比,“新工科”建设着眼于面向未来新技术和新产业的发展,在理念、质量、结构、体系和模式这五个方面实现革新,着力推动学科交叉融合和跨界整合,强调学科的实用性、交叉性与综合性[3]。目前,科学技术的发展呈现出多学科交叉、渗透、整体化和系统化的趋势,多学科交叉融合已成为科学技术发展的主要特征,而我国现有单一学科研究生培养模式很难满足科学技术发展的需求[4]。

二、研究生跨学科培养的意义

当前社会分工的精细化和技术化使社会、经济和科技的发展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强烈,而传统单一学科的研究生培养模式由于教学与科研涉及的知识面有限,研究生的专业知识和科研能力较为薄弱,在面对社会和经济快速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复杂性难题时单一学科的知识往往难以有较好的应对之策。然而,很多重大科学发现和技术发展都源自多学科之间的相互融合,如人工智能技术、光电子技术、生物信息技术、激光物理技术、核磁共振成像技术等都是多学科理论与方法综合运用的成果。《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促进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科技教育资源共享,推动高校创新组织模式,培养跨学科、跨领域的科研与教学相结合的团队。”此外,随着学科边界日益模糊,各学科之间的交叉与融合,传统的“学院壁垒”“学科壁垒”及“学术壁垒”被打破,有助于新领域和新技术的形成。因此,对研究生实施跨学科培养对提高研究生创新能力以满足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经济变革对复合型高层次人才的需求具有重要意义。

三、研究生跨学科培养存在的问题

1.高校组织结构的制约

目前制约我国以培养多学科交叉复合型人才为目的的跨学科研究生培养模式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高校组织结构的制约,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我国绝大多数高校采用传统的“学校-院系-专业”型学术组织模式,这种模式下各学院和专业之间形成了深厚的壁垒,阻碍了不同学科之间的交流,使跨学科培养模式很难得到发展。第二,在院系管理模式下,各院系之间相互独立、封闭,各院系具有的硬件设施为本学院所独享,难以形成设备资源的跨学科共享,不仅会造成设备资源的低利用率,还会导致资源重置情况。由此可知,各院系基本各自管理,对于研究生的跨学科培养缺乏应有的积极性和动力。在这种僵化的制度下很难制定出合理且富有特色的跨学科研究生培养方案保障跨学科研究生培养质量。

2.培养方案亟待完善

我国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周期一般为三年,就单一学科培养的研究生而言,此培养时间对于基础知识的学习和科学技术的研究较为充裕。尽管多学科交叉培养模式并不是要求学生完全掌握多个学科基本知识,而是在以某一学科为主的情况下进行跨学科学习,但与单一学科培养的研究生相比,跨学科培养研究生涉及的知识面更广,不仅要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理论知识,还要弥补跨学科基础专业知识的不足,学习难度系数更高,三年的学制很难实现基础理论知识向深度和广度的有效扩展,研究生创新能力和研究能力的提高有限。此外,在课程体系方面,研究生的课程设置基本与本专业相关或相近,缺少跨学科课程设置,不利于研究生思维方式和思路的开阔。

3.跨学科师资力量的缺乏

导师作为研究生进入科学技术研究领域的引路人,知识体系、学术水平和思维方式对研究生培养质量起至关重要的影响,在目前普遍采用单一“学徒式”培养模式的背景下,导师个体因素对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影响尤为突出[6]。导师在某一领域具备深厚的专业基础知识,并通常在此专业基础上呈现出沿纵深方向发展的趋势。大部分导师会因教学任务、科研项目、社会活动及职称评定而很少有时间和精力拓宽自己的知识体系。对于跨学科研究生的培养,要求导师具备多学科领域的知识体系,然而胜任此高要求的师资力量短缺,这种跨学科师资力量的稀缺不仅不利于研究生开阔视野、拓展思维,还会导致研究生的学习与研究被导师的个人学术兴趣所束缚。跨学科师资力量的缺乏与研究生多学科知识体系的需求之间的矛盾加剧跨学科研究生培养的困境。

4.尚未构建培养质量评价体系

研究生的跨学科培养不仅涉及多学科间学术思想、研究方法和专业知识的交叉与融合,还涉及资源的配置与共享和教学条件组合形式,是一种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的新兴教育培养模式。目前研究生培养质量的评价是以学校自我评估为基础的高等教育质量评价监测制度,以学位要求为主要评定标准,利用开题报告、中期检查和毕业答辩等形式对研究生不同阶段的培養质量进行考核,研究生只需达到学校规定的毕业要求即可被授予学位,此种评价方式忽略对研究生知识体系、创新能力及学科视野等方面的考虑[7]。因此,如何建立有效的跨学科研究生培养质量评价体系对我国跨学科人才培养模式的完善和培养出知识结构多学科化、知识视野开阔及知识水平层次高的复合型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四、跨学科研究生培养的建议

1.打造跨学科科研创新平台

通过构建多学科相交叉的科研创新平台,可以打破传统按院系划分研究生培养的方式的藩篱。基于跨学科科研创新平台,不同专业或相同专业的研究生可以进行学术交流与沟通,拓宽专业视野,学习新思想、新观点及新方法,实现研究生从学科分化式培养到学科整合式培养的转变,最终使单一学科知识储备难以解决的多学科问题成为可能。同时,跨学科科研创新平台的构建可以增强不同专業导师的流动性,整合不同院系的实验设备和场地,有效避免科研资源的浪费与闲置,提高实验设备的使用率,最大限度地实现学科资源共享。

2.完善跨学科研究生培养方案

研究生的培养周期较短而跨学科研究生所需学习的课程内容不仅包含本专业相关的核心课程还涉及跨学科课程,为保证跨学科研究生培养质量,需要重新制订研究生课程培养方案。一方面,利用学分认可的网络公开教学资源,让研究生在入学前自主学习,以拓展课程学习时间,同时允许研究生根据自身研究方向的需要跨专业选课,使研究生实现本专业知识和跨专业知识的迅速积累。另一方面,注重研究生课程教学内容知识体系的结构化,强化课程内容的综合性,通过实现主辅修制拓宽研究生的知识面,加强多学科知识体系的相互融合,同时精选和优化本专业课程的设置,减少本专业专业课课时,增加跨专业专业课课时,使研究生接受的教学内容多样化,有利于研究生形成创造性想法和思路。

3.构建复合导师指导制度

复合导师制度是跨学科、多领域、产学结合的研究生培养制度,表现为同一研究生由多学科领域的导师联合指导,在培养过程中,研究生可以参与多个导师的科研项目和研究团队。由于传统单一导师制存在显著的知识和思维上的局限性和狭隘性,很难实现研究生的高质量跨学科培养,而复合导师指导制度的构建有利于弥补单一导师制的不足。复合导师制度不仅可以整合和集成多学科领域培养资源以满足研究生课题研究的基本需求,还能突破学科边界,促进不同学科之间的相互融合,实现研究生学术视野的开阔、综合能力的提高及多学科知识结构的培养。此外,复合导师制度的实施有利于开辟出新的研究方向,拓宽现有学科的研究领域,对科学技术发展具有推动作用。

4.建立有效的培养质量评价体系

为了真实有效地反映出研究生经跨学科培养后在知识体系、创新能力及学科视野等方面相比单一学科培养的研究生具有一定的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需要考虑多个方面的成果,如课程成绩情况、参与项目情况、参加学术会议情况、科技论文发表情况、毕业论文撰写情况及导师评价情况等。在评价课程成绩情况时要突出跨学科性要求,促使研究生注重跨学科课程选择。导师作为研究生培养主体,在研究生教育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研究生科研能力和专业水平,研究生导师最为了解也最具有发言权,因此评价跨学科研究生培养质量时可以将导师评价纳入其中。只有建立有效的跨学科研究生培养质量评价体系,对跨学科研究生培养质量进行综合评价,才能保障跨学科研究生培养模式进一步完善。

五、结语

建设新工科对提高国家核心竞争力、发展新兴产业和新经济具有重要意义。在新工科工程教育指导思想下,针对跨学科研究生培养模式实施过程在组织机构、培养方案、师资力量和评价体系四个方面存在的不足进行分析并探讨新工科背景下跨学科研究生培养改革思路与方法,有助于跨学科研究生培养质量提高,培育出拔尖的跨学科复合型、综合性研究型人才。

参考文献:

[1]郝雪弟.新工科背景下面向煤炭特色机械工程专业建设思考[J].设备管理与维修,2018(02):17-18.

[2]胡瑞年,刘璞.新时期高校“新工科”建设及发展路径研究[J].决策与信息,2019(01):111-122.

[3]钟伟,李冲,方记文,王筱蓉.新工科背景下机械类研究生创新能力提升措施[J].科教导刊(下旬),2019(07):70-71,73.

[4]张山林.跨学科研究生教育与创新人才培养[J].中国电力教育,2012(04):21-22,24.

[5]鲁力群,赵静,李瑞先,史蕾蕾.交通运输专业学位研究生跨学科联合培养模式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18(30):146-147.

[6]李真,何宇迪.研究生创新能力的跨学科培养模式研究[J].科技视界,2014(10):165,205.

[7]张建功,杨怡斐,黄丽娟.我国高校工科硕士研究生跨学科培养模式调查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6(04):195-200.

基金项目: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基金研究面上项目(18KJB

430008);江苏高校品牌专业建设工程资助项目(PPZY2015 C214);江苏省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教改课题(JYLX18-071)、淮海工学院教改课题(XJG2017-2-1)。

猜你喜欢

新工科培养模式
“新工科”建设的五个突破与初步探索
面向新工科的Python程序设计交叉融合案例教学
青年农民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