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海绵城市理论在西北湿地中的应用

2020-04-20刘怡

价值工程 2020年7期
关键词:低影响开发海绵城市

刘怡

摘要:海绵城市是一种基于低影响开发(LID)模式的城市建设发展理论。海绵城市多应用于黄泛平原,而交大创新港科创基地所在沣西新城为西北地区探索之作。笔者根据该区海绵城市理论建设实践,阐述并分析此次海绵城市理论实践的可行性和效果。

Abstract: Sponge City is one of the model based on Low Impact Development. It is widely used in Yellow River flood plain, but not used in FengXi new city before.In this article, the author analyzes and describes the feasibility and effectiveness of the Sponge City based on this case.

关键词:海绵城市;低影响开发;交大创新港

0  引言

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地域辽阔,拥有着世界第六位的河川及径流量。然而,我国水资源的人均占有量不足2300m3,远远低于美国、俄罗斯、巴西等国,是世界上较为缺水的国家之一。(弓亚栋,2015)2014年下半年,国家住房与城乡建设部发布了《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试行)》,指导各地进行和推广低影响开发建设模式(LID)。2014年年底,住建、水利、财政三部委联合启动全国范围内全国首批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申报工作,西咸新区成为西北地区唯一入选的试点城市。(张亮,2016)

1  海绵城市

海绵城市(Sponge City)即像海绵一样吸收、储存、缓释雨水和径流等水体,以达到缓解城市水分流失过快,解决排水方式单一,水土保育等目的。可以通过“渗、蓄、滞、净、用、排”等措施实现雨水和径流的收集、存储和利用(网易,2015)。

2  交大创新港

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项目是教育部和陕西省人民政府共建国家级项目,是陕西省和西安交大落实“一带一路”倡议、创新驱动及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要平台,该项目占地5100亩,总建筑面积约为360万平方米。该项目位于沣西新城是陕西省西咸新区5大组团之一。

该地区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夏季多雨炎热,冬季干燥寒冷。该项目北方和西方均临渭河,为渭河河道转弯地区,土壤以沙土居多,多是渭河所携河沙岁月沉积和渭河洪泛而成,最终形成平原。地面1-2米以下均为河沙是为研究建设海绵城市“渗透”理论重要基础。

3  应用与浅析

3.1 屋面绿化

屋面绿化是海绵城市理论应用实践的第一步,屋面种植绿化可以有效的阻止屋面雨水快速形成径流,建设时种植面设计标高略低于屋面成型面达到蓄水减排和储水循环利用的目的(见图1)研究显示,屋面绿化可减少暴雨径流30%-90%,延迟排水峰值5-30min,还可以去除雨水中的磷、氮和重金属等污染物;能减缓“热岛效应”,降低室内温度,减少CO2排放(徐丽丽,2015)。

该案例建成区1、2、3、4、5号巨构楼均为屋顶花园模式设置屋面绿化在建设海绵城市的同时增加景观效果。(见图1)

3.2 行道绿化

行道绿化多见于道路两侧栽植行道树,行道树形式多样,该案例建成区行道树采用树池的形式进行栽植,树池本就是一种储水体,而该案例建成区经过设计处理将树池雨水径流经过微地形引导入道路两侧的收水口,进行沉淀处理再排入地面之下的排水管道排入市政污水。(见图2)

3.3 地面地形

微地形处理在绿化工程中是一种寻常的增加景观效果,提升绿化质量的常用手法。

地形处理是通过对地形抬高、降低的手法达到错落有致的目的,从而使空间体验可以不同。而将地形降低成凹地就具有良好的储水效果,该案例建成区中共设置凹地地形约30000m2,最大高差约50cm,经计算该案例建成区最大储水量约为3500m3。(见图3)

3.4 透水铺装

透水铺装是海绵城市“渗水”措施应用的重要举措,通过技术手段将硬质铺装与软质铺装相结合,进而形成水资源的有效保护和利用。

透水铺装包括透水砖、植草砖、透水混凝土等形式,其目的是通过空隙(植草土壤)使雨水径流等水资源可以直接深入土壤达到减少地面径流的目的,从而蕴含水土(张剑飞,2015)。

该项目绿地周边多采用现浇的植草地坪形式来实现透水铺装,而庭院内多使用透水混凝土浇筑路面来实践海绵城市理论。经2019年3月-4月统计,透水铺装面层径流量与覆盖防水土工膜错缝搭接的相同路面相同位置左右对比有效减少地面径流量65%和排水峰值15min。(见图4)

4  讨论

海绵城市建设是我国推进城市地影响开发建设的重要举措,而西北地区海绵城市建设还处在应用较少的地位,如何更加合理更加有效的实践海绵城市建设理论是今后研究的重要方向。本次交大创新港海绵城市理论实践是西北地区海绵城市理论实践的方兴之作,还有许多难点问题亟待进一步探索和解决。如:西北地区水资源涵盖范围较少,大多数地区更需要从水资源循环利用入手,雨水收集利用为“海绵城市”水源主要“手段”。以雨水收集、過滤、沉淀和利用为导向的可持续开发方式是我西北地区温带大陆性气候环境下建设“海绵城市”的主要途径之一。如何更有效高效的利用雨水资源可以我们下一步的研究方向;沣西新区水资源较为丰富,渭河、沣河、泾河等水资源如何更加高效合理性的利用有待研究,受河水影响沣西新区新区砂质土壤资源丰富,砂质土壤保水涵养水源亦是可供研究的另一个途径;交大创新港为沣西新区大体量单位,如何更好地将海绵城市理论在实践中展开,如何将大尺度的海绵城市方案应用于实际作好沣西新区海绵城市理论实践先行者有待进一步探索。

参考文献:

[1]弓亚栋.建设海绵城市的研究与实践探索--以西安市某小区为例[D].西安:长安大学,2015.

[2]张亮.西北地区海绵城市建设路径探索--以西咸新区为例[J].城市规划,2016,40(3):108-112.

[3]中国打造“海绵城市”的“专利模板”.网易[引用日期2015-12-20].

[4]徐丽丽,马素贞.海绵城市技术在居住小区中的应用[J].城市住宅,2018,8(1):33-39.

[5]张剑飞,李晶晶.基于LID理念的海绵城市公园绿地规划研究——以常德姚湖公园为例[J].中外建筑,2015,07(1):14-17.

猜你喜欢

低影响开发海绵城市
市政道路海绵城市建设方案及其效益分析
临沂海绵城市建设推进研究
国外雨水花园污染物滞留技术研究进展
海绵城市理论在道路绿化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中国为何要建“海绵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