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群开放式学习对集群创新的作用机理研究
2020-04-20黎巧
黎巧
摘要: 集群开放式学习理论作为集群发展的重要理论之一,正受到越来越多专家、学者和企业的关注,本文分别基于静态和动态视角展开集群开放式学习对集群创新作用机理的研究,并且为进一步探讨集群开放式学习模式对集群创新的作用,建立集群中关键性学习主体与非关键性主体的博弈模型以分析集群开放式学习模式具体如何在集群中开展。
Abstract: As one of the important theories of cluster development, the cluster open learning theory is receiving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from experts, scholars, and enterprises. This paper conducts research on the mechanism of cluster open learning on cluster innovation based on static and dynamic perspectives. And in order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cluster open learning mode on cluster innovation further, a game model of key learning subjects and non-key subjects in the cluster is established to analyze how the cluster open learning mode is implemented in the cluster.
關键词: 开放式学习;集群创新;集群开放
0 引言
集群开放式学习可简单化分为创新源获取和内部扩散两个主要阶段,集群外部创新源对整个集群创新能力和竞争力增长的重要意义决定了集群中各企业积极参与开放式学习的关键性与必要性[1]。产业集群的学习模式由集群中学习主体,即企业的发展程度和相互关联决定,学习主体因其学习能力差异区别为关键性学习主体与非关键性学习主体,由于关键性学习主体从外部创新源获取并引进技术知识,而外部创新源的关键性决定了关键性学习主体在该产业集群学习模式中的主导作用。另外,对于新兴产业集群或发展中国家产业集群,其技术基础较为落后,创新条件和基础设施尚不完备,不能通过“内向型创新”[2]提升产业集群创新能力和竞争力,开放式学习模式成为技术较为落后的产业集群创新发展的主要路径。因此,集群开放式学习是其集群创新发展升级的必由之路。
1 集群开放式学习对集群创新作用机理分析
1.1 集群开放式学习对集群创新作用理论机理
集群开放式学习模式,即“外向型”学习模式更符合发展中国家产业集群的实际状况,其技术只是学习模式遵循由关键性企业(集群中具有相对较强技术学习能力的企业)从集群外部创新源获取技术知识,学习并引入集群,再由非关键性企业(集群中学习能力相对较弱的企业)通过模仿学习、消化吸收甚至是再创新等途径使得技术知识在集群内部扩散的过程。由此,“外部创新源支撑—集群创新平台—内部学习网络”集群开放式学习模型的构建对于产业集群创新而言意义重大,这一开放式学习模型也即构成了开放式学习对于集群创新的作用机理[3]。
进一步从动态视角加以分析,以更好地把握随着产业集群不断成长,集群开放式学习对产业集群创新能力和竞争力提升作用的理论机理。基于动态视角,随着产业集群不断成长壮大,集群开放式学习能力及模式在发生变化,其集群创新能力也处于不断升级的过程中,因而在产业集群发展的不同阶段,产业集群开放式学习在集群创新能力发展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存在着一定区别。集群开放式学习对集群创新能力动态作用机理可由图1表示。
产业集群中具备良好学习能力的关键性企业或龙头企业获取创新源新兴技术并引入产业集群,产业集群中其他企业通过模仿学习并消化吸收;但集群开放式学习不能单单停留在消化吸收层面,若不对所吸收能力加以改造,进行二次创新,可能会陷入“引进—落后—再引进—再落后”的模仿怪圈,因此,为避免集群创新能力深处漩涡,难以提升,集群内各企业应对消化的技术知识进行再次创新,做出相应改变以更适应集群创新发展;然后经过再创新的技术知识通过内部学习网络在产业集群中迅速扩散,从而整个产业集群能力得以提升。
1.2 集群开放式学习对集群创新作用的博弈模型
从博弈论角度,理性个体(集群中的企业)所有策略选择的出发点都是自身利益最大化,产业集群中的各个企业在集群开放式学习活动中所做出的策略选择也是以本企业利益最大化为目的的。那么把产业集群中存在能力差异的关键性企业和非关键性企业看作博弈双方参与者,他们所要做出的策略选择是合作或不合作:其中,合作即认同由关键性企业从外部创新源获取技术知识消化分解,再由集群中其他非关键性企业吸收甚至再创新,从而提升集群整体技术能力的分工合作策略;不合作则集群中各企业各自从外部吸收技术知识,独自分解吸收再创新。产业集群内关键性与非关键性企业是否参与合作开放式学习要综合考虑其成本与收益,收益包含降低学习成本和渠道费用、共享技术学习成果、共用基础设施和技术设备、共同承担再创新成本并分享再创新成果,成本包含缺乏技术知识保护、技术相同所导致产品类似、竞争过激、收益成本不对等以及承担某些企业可能“搭便车”的风险等。基于此,可以建立一个关于产业集群中关键性企业和非关键性企业间集群开放式学习模式的动态博弈模型,以评价产业集群中各企业的不同学习策略选择及其对集群创新的影响,并揭示集群开放式模式在产业集群中各企业分工合作下推进的机理。
为简化研究条件,对博弈模型做如下假设:
①在产业集群中共有两个企业参与集群开放式学习,其中A为关键性企业,即行动先发者,B为非关键性企业,即跟随者;
②两企业都有两种策略可供选择:合作与不合作;
③市场信息完全且集群中企业有限理性,即A、B企业做出何种策略选择,另一方定能及时获知并做出相应选择,但该选择不一定是最优策略,有限理性假说认为企业不是总能选择纳什均衡点策略,比较符合一般企业现实状况;
④无政府干预或其他条件影响决策。由此,可建立如表1的博弈模型。
表1中,G1,G2,G3和G4分别表示企业A与企业B所做出策略的预期收益,由于参与博弈的企业有限理性,一开始对参与合作与不参与合作的收益多少无法评估,故第一次博弈的结果与预期收益G1,G2,G3,G4关联性不大。然而多次反复博弈过程中,企业A、B充分意识到各种策略的收益大小,此时预期收益将对博弈结果其关键性作用。
①当博弈先行者A考虑自身利益采取合作A策略,即共享从集群外部创新源獲得的技术知识后,跟随者B选择合作或非合作,完全基于不同收益大小对比:当企业B认为G1>G3,如企业B在吸收消化企业A带来的知识后,积极参与研发、再创新并继续共享最新成果惠及企业A,那么企业A在下一次博弈中仍可能选择合作,由此企业B会选择合作B策略;而当企业B认为G1 ②当先行者企业A认为G3>G1,如不愿承担跟随者B“搭便车”的成本时,选择不合作A策略,即对所获取技术知识进行保密,此时,跟随者B应根据预期收益G2与G4对比做出策略选择;由于该博弈模型是在动态条件下进行的,且企业有限理性,在不断学习、试错、纠正过程中,不断靠近纳什均衡,在企业A不合作情况下,如果企业B仍选择共享二次创新成果,使得企业A了解合作的收益,在下次博弈中企业A可能会转而选择合作A策略,从而使得企业B对外学习成本降低,由此企业B选择合作与否仍有待预期收益对比。 现在引入多个企业的情况,假设该产业集群中企业数量为N,其他假设条件不变。集群企业中参与合作学习的企业数量占集群企业总数量比例为p,则选择不参与合作学习的企业比例为1-p。由此,可分别计算出集群中企业选择合作和不合作策略的期望收益如下: 当集群中的企业,包括关键性和非关键性企业,认为R1>R2,则会选择通过分工合作,共担成本和风险,共享成果和效益,而此时该集群的整体期望收益将达到最大,即等于R3。由此,集群开放式学习得以在产业集群中企业的分工合作下顺利进行,并不断提升产业集群技术能力和竞争力。 2 结论 本文分别从静态和动态两个视角梳理集群开放式学习对于集群创新作用的理论机理,而后通过建立关于产业集群中关键性学习主体与非关键性学习主体间的博弈模型分析产业集群中各学习主体选择合作或不合作的利益及局限所在,揭示集群开放式学习何以在集群中企业分工合作下向前推进,进一步促进整个产业集群技术进步和实力提升。 参考文献: [1]谢伟.技术学习过程的新模式[J].科研管理,1999(7). [2]毛凯军,李纪珍,吴贵生.我国产业集群对外技术学习现状分析及政策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7(7). [3]严北战.基于开放式技术学习的产业集群创新能力升级机理[J].生产力研究,2009(21):175-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