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一优两高” 战略内涵的几点哲学思考
2020-04-20赵红艳张壮
赵红艳 张壮
2018年8月,青海省委十三届四次全会通过了《关于坚持生态保护优先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的若干意见》。这一战略既是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具体体现,也是紧密结合青海实际,研究新情况,解决新矛盾,明确新目标,作出新部署,体现新担当新作为的纲领性、指导性文件。这一战略蕴含了丰富的“统一观”“优先观”“阶段观”“转化观”等辩证扬弃思想,揭示了生态保护与生产生活既是矛盾统一,又是对立转化的辩证统一关系。对于认识青海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发展意义十分重大,影响将十分深远。因此,正确认识与深刻理解“一优两高”战略的深刻内涵,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第一,蕴含了生态生产生活三者是一个有机整体的统一观。统一观表明,环境保护、经济发展与人民生活要统筹兼顾,人与自然要和谐共生,推动高质量发展与创造高品质生活要与时俱进,三者是一个有机不可分割的整体,统一于绿色发展之中。在发展中谋保护、在保护中促发展,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并行不悖的绿色发展道路。其有效的路径就是高质量发展,探索提档升级绿色发展方式,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探索“雪山草地也是金山银山”的转化路径,通过不断转变发展方式,不断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和低碳发展,逐步形成生态优先型、科技先导型、高质量发展型、资源节约型的产业体系,逐步形成绿色消费与绿色高品质生活方式。
第二,体现了把保护生态作为首要前提的优先观。“一优两高”战略突出生态保护优先的重要地位,强调生态系统具有优先权,实现以生态优先为本位的发展,是生态价值理性对经济纯粹理性的辩证扬弃。摒弃了人类长期固守的经济理性度量标尺,体现了生态保护优先的正当性,揭示了保护生态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就是发展生产力的客观规律。把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作为发展生产力的首要前提,绝不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发展经济,在生态阈限范围内提取生态资本利息,约束规范人们的经济行为,获取最大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利益。这一战略突出强调了青海最大的价值是生态,把生态保护提高到了战略优先的位置,对于重塑青海生态价值,挖掘青海生态潜力,履行青海生态责任具有重要指导价值。这一生态优先的价值观,要求我们要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雪山草地也是金山银山的新理念,实施“绿装靓青”工程,坚持把生态优先融入到经济社会等各方面和全过程,用绿色度量新标尺引领产业转型升级,实施好“五大行动”,推进好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建设好国家公园省,保护好“中华水塔”,为美丽中国和全球生态安全建设作出青海贡献。
第三,顺应了经济已由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的阶段观。高质量发展是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步入新时代、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的背景下提出来的。特定阶段有特定阶段的核心任务和中心工作。我省“一优两高”战略中提出推动高质量发展,顺应了我国经济发展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宏观趋势,反映了我省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阶段性特征。“一优两高”战略既是践行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和落实中央经济工作决策部署的重大任务,又是围绕“一个同步、四个更加”目标和“四个扎扎实实”重大要求,也是选准改革发展新优势,顺应各族人民新期盼的重大选择和现实要求。青海要融入新时代发展洪流,必须把主动融入国家战略,推动高质量发展,服务地方经济作为强省之路、富民之要。
第四,反映了社会主要矛盾已经向追求美好生活方向发展的转化观。马克思认为,真正理想的美好生活是建立在物质产品极大丰富、交往普遍化、人民觉悟极大提高的基础上,每个人都得到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十九大报告提出要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我省在“一优两高”战略中,适时提出了创造高品质生活,它是对追求美好生活的契合。这种高品质生活是一种良性以致美好的存在状态,是人们从生存转向生活的意义所在。在马克思心中,全面的、高级的、美好的需要构成真正的人的生活的本质维度。可以看出,我省提出的创造高品质生活,蕴含着深刻的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思想,体现了唯物史观的生活哲学智慧。同时,我省提出的创造高品质生活,也反映出对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的深刻理解,是对我省各族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准确把握,也是我省扎扎实实保障和改善民生、确保各族人民共享新时代发展成果的生动实践。当然,我省各族人民对高品质生活的向往、追寻与创造,有其特定的情境,但追求美好应该是共同的奋斗目标。
总的来看,“一优两高”战略主题十分鲜明,内涵极为丰富,为青海在新时代新发展描绘了光明前景,提供了最佳路径。只要我们把“一优两高”战略认真领会好,深入实施好,就一定能够为青海创造更加美好的明天。
(作者单位:省委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