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高校资产全过程精细化管理探析

2020-04-20卞长喜

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 2020年1期
关键词:资产管理全过程绩效管理

卞长喜

摘 要:通过对20余所省属高校调研,本文分析了高校资产管理中存在的诸如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相结合、绩效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从健全管理制度、完善资产信息化体系、加强配置管理、抓好日常管理、探索绩效管理等七个方面提出新时代资产全过程精细化管理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资产管理;全过程;精细化;绩效管理

一、目前高校资产管理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1.资产管理意识有待进一步提高

近几年随着对资产管理政策宣传力度的加大,整体上对资产管理工作的认识有了很大提高,但一定程度上还存在重货币流动资产轻固定資产,重校本级资产轻二级所属机构资产,重采购轻管理,重使用轻维护的现象,部分单位存在资产管理缺位、意识薄弱、资产认识不全面的情况,一些高校还没有将固定资产管理考核纳入部门工作责任目标。

2.预算管理与资产管理相结合不够

在编制资产配置预算时,预算管理与资产管理相结合力度不够,论证不够科学全面,存在新增资产购置与现有资产存量状况相脱离的情况。有些项目缺乏足够的分析论证和长期规划,论证时仅立足该项目需要哪些设备,未统筹考虑全校该类设备存量情况,造成一方面项目间经费分配不均,既感觉购置经费紧张,又存在重复购置的现象,另一方面却还有资产利用不充分的情况,整体上来看存在资源分配不均衡、配置结构不合理、利用率不高以及闲置现象。

3.大型仪器设备利用率不高

一是设备分散管理,设备信息和使用管理情况不透明,不便形成共享共用管理机制;二是没有有效的激励机制,共享监管和使用效益考核机制不完善,加之共享维护成本较高,设备使用和管理部门开放共享积极性不高,多因素导致开放共享程度不高、利用率不高。

4.资产管理绩效评价机制不健全

大部分高校对固定资产的管理更多地关注资产账目管理,重视账实相符,而对资产在学校教学科研、服务社会等方面发挥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等方面缺乏必要的考核评价,也没有设计行之有效的科学的成套指标体系来衡量资产的产出效益。另外,对科研项目的考核,更多地关注项目结项后科研成果的影响力,而对项目所需科研设备没有建立资源共享机制,甚至没有共享意识,项目结项后,存在资产闲置的情况,甚至局限于个别人来使用,造成高投资、低效益的现象。

二、新时代高校资产全过程精细化管理工作措施

1.完善管理制度,并贯彻执行

科学的管理制度是精细化管理的核心,是做好资产工作的“总纲领”。立足分级负责的管理体制,以及“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职能部门)―归口部门―使用单位”的三级管理体系,贯彻上级要求,结合高校资产工作实际,健全资产配置、采购、验收、使用、处置等环节的管理制度,以及考核评价、监督检查等制度,明确程序和责任,完善建设全过程管理、全业务覆盖、全方位监管的资产管理规章制度体系。

制度执行是达到精细化管理的关键。从决策层、职能部门、归口部门到使用单位,各级管理者都要以身作则,带头执行程序、制度,依法依规办事,这样才能带领高校资产走上精细化管理之路,真正实现规范化管理的长效机制。

2.完善资产信息化体系

充分发挥庞大规模的高校资产的作用,适应新常态的信息化管理手段尤为关键。信息化管理一方面便于综合业务的办理,既为高校教学科研等中心工作服好务,又实现资产科学管理、有效利用;另一方面便于数据挖掘与分析,既完成上级要求的各类报表,又能对数据进行深入、多维的分析,满足决策层的需求。《指导意见》提到“资产管理信息系统要与预决算系统、政府采购系统实现对接,具备条件的资产管理事项实现网上办理;依托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信息系统,建立‘全面、准确、细化、动态的国有资产基础数据库”,这为完善资产管理信息化建设指明了方向。

努力打造“一站式、一体化”的资产管理综合平台,实现“资产业务一盘棋”战略,在线完成资产申报、购置、入账、日常管理、处置以及共享共用等业务,融入“互联网+”思维,创新服务模式,实现全员管理、全生命周期管理、全业务管理,同时促进资产管理的规范化、网络化、动态化、精细化。

3.加强配置管理,把好“入口”关

(1)依据存量控制增量。在加强调研、全面掌握资产管理及使用情况的基础上,结合整体存量情况,考虑调剂、共享共用等因素进行决策,达到充分发挥国有资产和资金使用效益的目的,实现资源优化配置。

(2)严格配置标准和论证。科学合理编制资产配置预算的重要依据是资产配置标准。目前仅有通用办公设备的配置标准可参考遵循,若要制定满足高校办学需要的教学科研、学科建设相关专用设备的配置标准就比较困难。学校应指定经费管理部门根据学科、专业或项目建设需要,统筹规划,组织好该类经费购置资产预算的论证,既要保证预算编制的可行性与科学性,又要关注购置资产的实用性与前瞻性,全方位把好审核关,尤其是对于大型贵重仪器设备,要组织专家进行必要性、可行性、科学性论证。多措并举,保证资产配置的科学性、完整性、可操作性。

(3)增强预算意识。根据单位事业发展需求,以资产存量为依据,编制年度资产配置预算,并按照上级批复的部门预算组织实施。预算一经批复,除特殊事项外,不得调整,增强资产配置预算编制的科学性、严肃性,减少配置随意性。

4.抓好日常管理的关键点

(1)资产日常管理是精细化管理的重点。第一,把好入账关,规范填写资产卡片信息,如完整准确的资产名称、型号、规格、品牌、生产厂家和销售商等,这是科学管理的基础,也为资产管理大数据分析决策提供信息支撑;资产、财务资产账目按月核对并存档,确保信息同步。第二,加强业务培训和相关政策、制度的宣讲,提高各级资产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增强资产意识,营造“件件资产有人管、人人都来管资产”的良好氛围。第三,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建立资产清查常态化机制,分类实施专项清查,有重点地检查核对账物卡信息和整体使用情况。

(2)资产有效利用是精细化管理的目标。打破传统“谁占有、谁使用”的管理模式,贯彻财政部第36号令提出的坚持使用权和所有权相分离的原则,创新管理理念。

第一,树立资源整合共享的理念。实行相通学科论证,统一建设实验室或实训中心;按照“统筹规划、分类整合、集约管理、共享共用”的思路,对部分专业可共享使用的专业仪器或通用设备进行统管共用,如建立计算中心实验室,融大学外语网络教学、计算机专业课程教学、金融业务仿真实训和物流案例仿真实训等教学场景于一体,实现“一机多用、一室多能”的共享模式;建立大型绘图机室、显微镜室、微格教学室、直播录播室等专业仪器操作室,满足多专业、多学科的教学需要。

第二,建立大型仪器设备共享平台。贯彻《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强高等学校科研基础设施和科研仪器开放共享的指导意见》,结合学校实际建立大型仪器设备共享信息平台,从体制机制层面构建功能完整、有效运行的大型仪器测试中心;利用网络信息技术和物联网技术,实现对大型仪器设备网络预约、开机运行时间、设备利用率、现场视频、门禁考勤等指标项目的信息化管理。同时,建立大型仪器开放补偿激励机制,激发设备管理部门和人员的开放共享积极性。

(3)盘活存量资产是精细化管理的手段。对校内资产实行动态监管,建设“公物仓”, 对各二级单位闲置可利用资产集中回收、统一调配,建立完善的资产统一调剂平台,使资产“活”起来。定期收储分散闲置的资产,实施仓库开放日制度,优先安排教学单位现场查看、选取,按程序领用,依次向行政办公、生活后勤开放,既先满足教学科研所需,又最大限度提高资产利用率。

5.加强资产处置内控机制,严把“出口”关

健全资产处置管理制度,规范处置程序。使用单位提交处置预申请后,职能部门应先会同监督部门实地查勘待报废资产状况,根据情况组织专家进行鉴定,提出意见。对待报废设备检测分类,坚持“先调剂后处置、修旧利废、梯次报废”,闲置或因技术原因不能满足本部门使用的,先行调剂使用或降档使用;有维修价值的资产,建议修复使用或调拨;对有保存价值的选择收藏;确无利用价值的予以处置。严格处置程序,先提交学校办公会研究同意,需报上级部门审批的,先报批同意后再予以实施,并按要求履行报备手续。处置过程委托有资质的代理机构进行公开拍卖,引入竞争机制,扩大处置效益。

6.积极探索资产绩效管理考核机制

绩效管理是实现精细化管理的助力器。新形势下的资产管理不仅要求将资产管“住”,还要管“好”,开展资产管理绩效考评是提高国有资产使用效益和管理水平的有效途径。一是按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结合的原则,建立客观公正、科学合理的考评制度,达到真实评价和反映本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水平的目的。二是建立包括工作体制、制度执行、预算编制日常管理、开放共享等环节,覆盖国有资产管理全过程、全方位的考评机制;要完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涉及仪器设备的寿命时间、设备的利用率、完好率、各类固定资产的配置、使用状态、收益率等各个方面,同时,根据具体情况给予每个指标不同的权重,以确保评价指标的科学性。三是充分利用绩效考评结果,奖优罚劣,同时总结经验、分析问题、完善措施,以提高资产的配置与产出效益。

7.加强资产管理队伍建设

过硬的资产管理队伍是精细化管理的保障。资产管理工作需要形成資产共建的氛围和共识,要充分重视、认识资产管理工作的政策性、特殊性、复杂性、专业性,要关心各级各类资产管理人员,他们是庞大规模资产的管理主体。一是培养管理人员的管理意识,从决策者、职能部门、使用单位、资产管理员到每个使用人都要发挥“主人翁”作用,增强责任意识。二是开展业务培训与交流,不定期地对资产管理人员进行业务培训,有针对性地学习规章制度、工作流程、信息化操作等知识,提升业务素质,提高工作水平。三是探索评价激励体系,以资产管理考核为抓手,对考评优秀的单位要表彰,更要对相关资产管理员、使用人进行奖励;加强与二级单位的沟通交流,通过给予适当津贴补助、设立研究课题立项等手段,建立有效的评价和激励常态机制,从而激发广大资产管理人员的积极性和工作热情,建设一支高素质、质量的资产管理队伍。

参考文献

1.山东省教育厅财务处.新常态下高校理财.山东画报出版社,2016.

2.王长涛.高校国有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7(34).

(责任编辑:兰卡)

猜你喜欢

资产管理全过程绩效管理
全过程公开确保民生大事顺利推进
图解:如何把学习教育贯穿全过程?青海这样做!
装睡记
论基于内部控制的事业单位资产管理模式
浅析国有企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绩效角度下的高校固定资产管理模式研究
医院政工绩效管理探析
浅析高新区绩效管理存在的问题
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及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应对方法探讨
首届“微商大会”全过程追踪播报coco薇启动微商嘉年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