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文化教育融入《道德与法治》课程策略例谈
2020-04-20韩卫强
韩卫强
【摘要】在国家课程中融入乡土文化教育,无论是对学校的特色文化建设,还是对国家课程实施效果,都是有利的。如何将乡土文化有效地融合进国家课程,促进国家课程的生活化,提升教学效果,这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基于此,在部编本《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我们生活的地方”这一板块的教学中,笔者从引入中拓展、研究中提升、传承中发扬和展示中优化四方面融入乡土文化教育,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关键词】乡土文化; 《道德与法治》;策略;例谈
《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指出,教学要注意拓展教学内容的深度和广度,注重教学内容由课内向课外自然延伸。教师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努力开发家乡所蕴藏的自然、社会、人文等多种乡土文化资源,将教材内容和乡土特色文化进行整合,因地制宜,把乡土文化融入课堂教学中,实现教学内容生活化。
中国首批历史文化名镇邵伯位于波光粼粼的大运河畔,至今已有1600多年的历史。邵伯古镇深厚的文化底蕴,影响著一代又一代的邵伯人。基于此,邵伯小学申报了“承古镇风韵,育甘棠少年”学校特色文化建设项目,并被省教育厅正式立项。学校文化建设最基本的途径是课程建设,邵伯小学在开发和实施校本课程“爱我邵伯”和活动课程“邵小学生必须参加的60个活动”的基础上,着力探索在国家课程中加强乡土文化教育的途径与方法。
综上,在国家课程中融入乡土文化教育,无论是对学校的特色文化建设,还是对国家课程实施效果,都是有利的。如何将乡土文化有效地融合进国家课程,促进国家课程的生活化,提升教学效果,这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基于此,在部编本《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我们生活的地方”这一板块的教学中,笔者做了一些尝试和探索。
一、教材简析
部编本《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我们生活的地方”共包括四课,分别为我爱家乡的山和水、家乡物产养育我、可亲可敬的家乡人和家乡的变化,这几篇课文逻辑关系清晰:从山水空间到家乡的物产,再到人际交流,最后到整体的发展变化。本单元的教学是以家乡的美景、家乡的故事、家乡的特产、家乡的人美为主要内容,让学生初步理解家乡的概念,感受家乡的山水风景、家乡的物产与人们的生活,促进学生对家乡生活的悦纳和责任。
二、教学策略
结合具体的教学环节,笔者从以下四个方面将乡土文化教育融入部编本《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我们生活的地方”这一板块的教学之中。
1.在引入中拓展
教学片段:选自“我爱家乡的山和水”一课的教学。
课前准备:要求家长节假日带领孩子游览家乡的风景。
……
师:(依次出示家乡风景的图片——大运河、斗野园、大马头、条石街、运河生态公园、高新技术装备园、邵伯烈士陵园、运河文化传承馆、巡检司、美食一条街、谢安广场、邵伯船闸等)小朋友们,你们知道这是我们邵伯的哪里吗?
生:(一一举手回答)。
师:(将这些图片展示在一张幻灯片上)小朋友们认识这么多家乡的风景名胜真了不起!如果老师是来邵伯游玩的游客,哪位小朋友愿意当小导游带领老师去欣赏欣赏邵伯呢?
生:(举手)。
师:(点名)这位小朋友,你想带老师去哪里呀?
生:XXX。
师:你能向老师介绍一下那里吗?
生:(学生介绍)。
师:对于刚才XXX小朋友的介绍,还有哪位小朋友补充的?
生:(学生补充)。
师:(教师点开图片链接的介绍资料)。
生:(学生齐读资料)。
师:(幻灯片撤回到原状)还有哪位小朋友愿意当小导游带领老师去欣赏欣赏邵伯呢!
……
生活即教育,乡土资源是小学《道德与法治》生活化课堂的根基所在。在课程实施中引进乡土资源,可以丰富学生的生活场景,拓展学生的感知,引导学生在绚丽多彩的生活中有所收获和感悟。如教学“我爱家乡山和水”这一课,课前笔者要求家长带领孩子游览家乡的风景。课堂上,学生当“小导游”,向“游客”介绍家乡的美丽风景、风土人情等。学生课前通过实地参观,亲身体验,对这些景点有了一定的了解,所以介绍得绘声绘色。这一环节的设计让学生在熟悉家乡、深入了解家乡的同时,萌发了热爱家乡之情,激发了自己对家乡的自豪感以及建设家乡的责任感。
2. 在研究中提升
教学片段:选自“家乡物产养育我”一课的教学
课前准备:带领学生参观邵伯的美食一条街,现场观摩邵伯龙虾(清水)的制作过程!(拍摄视频)
……
师:小朋友们,一提到邵伯美食你想到了什么呀?
生:邵伯龙虾、邵伯香肠、邵伯焖鱼、邵伯老菱……(可选3—4人回答)
师:那么,最有名的是哪道美食呢?大家一起说。
生:邵伯龙虾!
师:(播放学生参观美食街和观摩邵伯龙虾制作过程的视频)哪位小朋友来说说邵伯龙虾这道美食是怎么制作出来的?
生:先把龙虾的小爪子剪掉,抽去肠子(也可不抽),减去头上尖的地方,洗刷干净;在锅中放入油,大火烧,等油熟后放入生姜、葱,然后放入洗好的龙虾翻炒2—3分钟,加入水(高汤)和适量的盐煮20分钟,撒入蒜瓣, 5分钟后出锅。(以上内容是在教师的引领下,多名学生交流讨论出来的)
师:小朋友们真了不起,每个人都是美食家!老师还有个问题考考大家,邵伯龙虾吸引了很多人来邵伯品尝,特别是节假日,有不少外省的人也慕名而来。那么,哪位小朋友说说你认为邵伯龙虾为什么这么受大家喜欢?
生:1.选材好——邵伯湖的龙虾,壳青中带红,肚皮发白,个头大而饱满;2.味道美——即烧即吃,烹饪手艺高,有秘方; 3.数量足——货真价实,从不短斤少两; 4.品种多——勇于创新,目前已经有20多种口味……
师:小朋友们真聪明!老师相信,你们长大后一定会把邵伯龙虾的品牌打造得更响亮!
……
教师在《道德与法治》的教学中要打破传统的教学形式,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研究性学习方式,提升学生学习、生活、交往等方面的能力。在教学“家乡物产养育我”一课时,笔者带领学生参观邵伯的美食一条街,现场观摩邵伯龙虾(清水)的制作过程,组织学生探讨了“邵伯龙虾为什么深受大家喜欢”。学生通过深入思考,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关注自然,加深了对生活、社会、自然的认知,从而变得更独立,责任心也随之增强。
3. 在传承中发扬
教学片段:选自“可敬可亲的家乡人”一课的教学
课前準备:所有学生填写“可敬可亲的家乡人”推介表,四人小组进行一次“可敬可亲的家乡人”推介活动,选出一名选手参加班级的展示。(教师要跟踪辅导,制作“最佳推荐人”的奖状)
……
师:小朋友们,今天我们举行一次“可敬可亲的家乡人”推介会,每个四人组推出一名选手参加展示,展示顺序按照四人小组的序号。参加展示的小朋友要讲清楚,你推介谁为“可敬可亲的家乡人”,你为什么推介他(她)。推介结束后,我们将通过填写选票的方式,评选出四名“最佳推荐人”,小朋友们听明白要求了吧!
生:(依次推荐)。
师:小朋友们真棒!下面我们评选“最佳推荐人”,老师给每个小朋友发了一张选票,你从中选出四个你认为可以当选“最佳推荐人”的人,在他的名字下面打“√”,不可以超过四个人。(统计选票,颁发奖状)
……
《道德与法治》是以学生的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它可以培养学生热爱家乡,弘扬民族文化和爱国情怀。课程实施中要让学生在活动中感悟家乡的文化精髓——人的精神,继承并发扬之。教学“可亲可敬的家乡人”一课,通过填写“可敬可亲的家乡人”推介表、进行“可敬可亲的家乡人”推介会,挖掘了可亲可敬的家乡人,让学生充分感知身边熟悉或者陌生人都互相温暖着对方,都在为他人默默付出,都在用自己的力量为家乡做着贡献,让家乡变得更好。在此基础上,激发学生的爱乡之情和报国之志。
4. 在展示中优化
教学片段:选自“家乡新变化”一课的教学
课前准备:准备用一种方式展示家乡的特色,可以是一个人,也可以是几个人。
……
师:小朋友们,我们邵伯镇是江苏省特色文化风情小镇,你知道我们家乡有哪些特色文化吗?
生:水文化(大运河、邵伯湖、洋湖度假区),美食文化,民歌文化(《拔根芦柴花》),古文化(斗野园、条石街、梵行寺),名人文化(谢安、董恂、宋七贤、文天祥、朱自清),红色文化(邵伯保卫战、邵伯保卫战烈士陵园)……(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上教师适当予以概括)
师:小朋友们,这些传统文化是家乡人民智慧的结晶,是祖先留给我们的瑰宝,我们要代代相传。能用你喜欢的方式展示一种你最喜欢的家乡的传统文化吗?
生:(举手)。
师:指名展示。
生:1.邵伯诗词朗诵;2.清唱《拔根芦柴花》;3.舞蹈《多情的邵伯湖》; 4.绘画展示邵伯的名胜;5.切片的邵伯香肠(每生一片)……
师:小朋友们的表演太棒了,高年级的同学表演的课本剧《乾隆游邵伯》也是展示邵伯文化的,下面我们来欣赏。(播放视频)
……
《道德与法制》课堂教学要以生为本,深入了解儿童的实际生活和发展状况,根据儿童的身心特点,从学生发展的现实和可能出发,依托乡土文化,为学生搭建平台,让学生在展示中理解乡土文化之灵魂,在乡土文化的熏陶下健康成长。在教学“家乡新变化”一课“家乡特色代代传”这个主题时,笔者课前让学生思考并准备一种展示邵伯文化的方式。课堂上,首先让学生交流自己了解的邵伯文化,笔者做适当的总结。然后通过“这些传统文化是家乡人民智慧的结晶,是祖先留给我们的瑰宝,我们要代代相传。能用你喜欢的方式展示一种你最喜欢的家乡的传统文化吗?”引导学生主动展示,学生的兴趣马上就被调动起来了,跃跃欲试,进而采用多样的方式展示了乡土文化:跳家乡舞蹈、唱家乡名歌、品家乡美食、画家乡名胜、演家乡故事……学生在多种形式的展示中感受家乡文化的魅力,感受到传承与发展家乡文化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