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高校教学开展中的困惑与解决策略简析
2020-04-20张宁
张宁
【摘要】民办高校招生人数逐年增多,学生知识基础薄弱,素质普遍偏低,从而给教学活动开展带来诸多困难。针对目前民办高校在教学开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作者提出了几点改进意见,力求帮助民办高校在教学方面实现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民办高校 教学问题 解决策略
【中图分类号】G434;G648.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04-0239-02
一、民办高校教学开展过程中的主要问题
1.教师层面。民办高校教师流动性大,普遍年轻化且教学经验不足。民办院校教师基本上由三部分构成,绝大部分是高校招聘的本科及硕士以上学历的专职教师,这部分教师年轻,有活力,但经验不足;另一部分是公办学校已退休的专家教授;还有一部分是公立高校在职教师以兼职教师的身份出现在民办高校中。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率越来越高,民办高校的学生数也越来越多。学生的数量增加的同时,师资力量就明显不足。导致集中上的大课越来越多,教师工作量越来越大,一些教师顶不住压力选择了辞职,从而导致民办高校师资不稳定,对长期教学发展造成影响。
2.学生层面。学生学习习惯差,不注重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学生入学成绩普遍偏低,甚至偏科问题严重,知识基础薄弱,素质偏低。一方面,学生长期以来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学习不感兴趣;另一方面,学生认为上了大学就没有必要再刻苦学习了,迟到,逃课现象较为严重,学生听课积极性不高,课堂参与度差,往往是抱着60分万岁,蒙混过关的态度应付课业考试。 从而给民办高校开展高质量教学造成影响。
3.教法层面。民办高校教师大多采用以教授为主的传统授课形式为主,教学手段比较单一。一方面民办高校年轻教师偏多,教学经验不够丰富;另一方面,由于教师超负荷的工作,多讲课,多赚钱成了大多数民办院校教师的想法,因此无暇考虑在教学方面有所突破。教师在授课中大多还是采用照本宣科、灌输式教学,缺少有特色的精品课。
二、如何应对教学中所遇到的问题
1.采用新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教师应该力求改變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法,尝试改变教学中的主、客体地位。传统的教法是教师讲授,学生听讲,这种模式下,学生课堂参与度不好,学习主动性不强,容易溜号;教师可以尝试采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教师在课堂中扮演组织者、指导者的角色,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比如: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一个交际场景,将本次课所学的单词和句式编入场景台词中,给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锻炼学生表达能力,灵活的知识应用能力,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2.教师应适当放慢讲课速度,控制知识难度,注重与学生的情感交流,用心关爱、鼓励学生。民办高校的学生知识基础薄弱,又找不到有效的学习方法,长此以往造成自卑心理。教师应该转变态度,不能说学生成绩差就是差等生,就一定学不好。作为教师,不应该放弃每一名学生,面对基础知识薄弱的学生,更应该竭尽全力,调整其被动学习状态,激发学习兴趣。首先,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调整课堂内容的难度,放慢讲课速度以帮助以掌握、消化、强化知识,帮助其重塑自信心;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可以给他们扩充课程相关知识,让他们在课堂上有获得感。课下,教师应试注重多与学生交流,及时了解学生们关注的,了解他们的特长和优势,多鼓励,多表扬,正面引导学生努力学习。教师也应发挥个人魅力,言传身教,以积极向上的姿态面对学生,提升学生整体素质。
3.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注重教师培训,定期开展教研活动。教师是开展高校教学工作中的主体,教师的素质和水平直接影响高校的教学成果,因此,建设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对于实现民办高校的可持续发展尤为重要。首先,民办高校应该给教师搭建一个事业上可持续发展的平台,可以定期聘请专家学者入校指导教学,指导教师开展科研工作;给广大教师提供在职进修、深造的机会,帮助教师提高个人水平的同时,打造精品课程, 带动学校整体教学水平的提升;其次,注重教师培训,培养一批在本校成长起来的优秀教师团队。民办高校领导应该加大师资培养力度,有针对性地培养一批年纪轻、能力强、懂管理、能讲课的教师队伍;针对师资力量不足的问题,应该发挥老教师的“传-帮-带“的作用。让新教师尽快适应教学环境,掌握教学方法,适应教育发展的需要。再次,民办高校领导应该尽可能提高教师福利待遇,留住优秀人才,让他们发自内心的扎根在民办教育中。
参考文献:
[1]洪早清.高校教学管理者必须树立的若干观念[J].中国大学教学,2003.1.
[2]崔卫.英语口语教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