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教学模式设计浅谈
2020-04-20王晓欢孙丽刘慧敏许萍
王晓欢 孙丽 刘慧敏 许萍
【摘要】“课程思政”是高校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高校教师要发挥课程的德育功能,形成全课程育人的浓厚氛围。本文以《工程材料》课程为例,浅谈了课程中思政元素的设计思路。
【关键词】课程思政 德育 工程材料
【基金项目】内蒙古工业大学课程思政专题教改项目“工程材料”课程思政教学模式设计与实践(2018267);内蒙古工业大学混合式教学示范课程建设项目。
【中图分类号】D6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04-0076-02
1.研究背景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議上指出,“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 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1] “课程思政”是一种新的教学理念,即“课程承载思政”与“思政寓于课程”。这一理念的提出旨在注重凝聚知识底蕴,在知识讲授过程中强调价值的引领作用,注重课堂教学、社会实践、网络运用三维课程的统一。[2] 课程思政教学是在原有的专业课堂的基础上引入思政教育。通过创新教学方法、丰富课程内涵、优化教学设计、改进课堂管理等方式,充分挖掘课程中蕴含的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要利用专业学科的优势,研究专业课程的特点,并充分发掘其“思政资源”,深度拓展教学内容。[3]
2.《工程材料》课程的特点
对于《工程材料》课程而言,其选课学生范围较广,是机械类和近机类冷加工各专业的一门必修的专业技术基础课,为其他专业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但在以往的教学中,基本以传授知识为主,很少涉及思政教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引入课程思政教育,可以辐射及感染学生,发挥协同作用,真正利用好课堂把教书育人更好的落到实处。另外,本课程属工程技术类,需要培养学生求真务实、实践创新、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教学过程中要培养学生严谨、求实、刻苦等优秀品质,为今后走入工作岗位担任技术性人才做准备。因此,在《工程材料》课程中挖掘思政教育元素,发挥课程的德育功能,使“专业理论”与“道德实践”的有效结合,更大程度的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3.《工程材料》课程思政教学设计思路
在课程设计的过程中,要注重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的选择和教学资源的建设,研究行之有效的“课程思政”实施方案,以达到激励和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积极实践、勤于思考良好学习氛围,力争实现认知、情感、理性和行为全方位认同,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无形之中[4]。课程思政教学模式的改革必须从设计课堂教学开始,将思政教育引入《工程材料》课堂,具体设计思路为:
第一, 在知识中渗透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给学生以启发。专业课是思政教育的隐形助力,专业课教学的核心是专业知识,其根本是坚持立德树人,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专业课教书育人的全过程[4]。“课程思政”要求在授课过程中不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以价值观支撑知识的学习。将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潜移默化的渗透到学生的培养过程中,为学生成长成才打下扎实的价值底色。
第二,通过教学渗透一种科学精神。作为理工科专业基础课程,要在课程中拓展科研知识,使学生理解学习需要具备严谨务实的态度,学习掌握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第三,弘扬中华优秀人文精神。配合课程教学目标的设计,挖掘课程中的人文精神,引导学生积极向上的学习生活态度。例如:“钢的淬火”中开篇以越王勾践剑的故事引入,淬火成钢,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使学生明白要想成功必须有“卧薪尝胆”的精神。
第四,以与知识相关的重大事件或经典案例作为融入点,使学生理解知识与实际相结合。例如,讲材料的力学性能时,以德国“艾雪德事件”引入,让学生明白研究材料性能的重要性。另外,课程可以以古诗名句总结,使知识得到升华,同时激励和感染学生。
4.结束语
“课程思政”是高校课程改革中的重要任务,因此专业课教师不仅要确立“课程思政”的教育教学理念,还要在今后的教学活动中不断探索教学模式,改进教学方法,结合当今社会形式和大学生的自身特点,探索出适合学生特征,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课程思政教育模式。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
[2]邱伟光.课程思政的价值意蕴与生成路径[J].思想理论教育2017.07.P10-14
[3]吴涛.发挥专业特色,实施“课程思政”[J].电脑知识与技术. (2017年10月)第13卷第28期,P143-144
[4]王涵.高校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与反思[J].管理观察,201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