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
2020-04-20杨生平
杨生平
【摘要】初中道德与法治是育人的重要载体,肩负着加强和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重任。因此,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想方设法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透在课堂教学中,提升学生的思想品质,让学生成为建设社会主义的接班人。更好的彰显初中道德与法治的教育特点,让学校教育与社会接轨,从而提高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实效性。本文就如何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浅谈一点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04-0075-02
一、创设情境融入核心价值观。
民主、和谐是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内容在初中道德与法治中都有体现,关键在于教师如何运用有效手段将其淋漓尽致的体现出来。众所周知,多媒体作为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被广泛的应用于课堂教学中,将其运用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可以为学生呈现多姿多彩的情境,让知识内容以多媒体为媒介幻化为课本的各种情境,从而加深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
例如,教学七年级道德与法治《让家更美好》一课时,为了让学生在对比中了解现代家庭的特点,向他们渗透平等、民主、和谐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师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辅助课堂教学,先为学生播放古代家庭男尊女卑、父为子纲的图画,图画上女子吃饭时不能上桌,只能坐在厨房里,而且不准抛头露面。再看现代化的家庭,男女平等,有什么问题一家人坐在一起商讨协议。在强烈的情境对比中,增强学生构建和谐家庭的责任意识,树立家庭主人翁的责任感,确立共建共享家庭美德的意识。
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家庭美德的视频,像帮助邻居、孝敬老人等。让学生认识家庭文化建设、家庭美德建设、建立和谐亲子关系的重要性,认同家和万事兴的家庭文化观念。
教师的教学艺术并不是将课本上的文字原封不动的传授给学生,而是为学生创设各种与学习内容相关的情境,让学生在直观形象的情境中感知、理解、体验,实现课堂教学的最优化。
二、以生为本体现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人与人之间相互平等,这种平等关系不仅体现在社会关系中,同样体现在师生关系上。我们知道,传统的教育观念,教师总是凌驾于学生之上,唯我独尊。学生被教师牵着鼻子走,这种不平等的师生关系导致师生关系恶化,教师与学生经常處于剑拔弩张的对立面。特别是对于正处于叛逆期的初中生来说,传统的师生关系只会增长他们对教师的抵触情绪,不利于融洽师生关系的建立。由此可见,倡导师生平等的核心价值观不仅是社会发展的需求,更符合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具体反映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观能动性,教师只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让学生在自由、民主的氛围中享受学习的乐趣,改善学习态度,提高教学效率。
以七年级道德与法治《做更好的自己》一课为例,这节课以“如何以积极的心态接纳、欣赏自己”为话题让学生能够全面的认识自己,掌握改正缺点、激发潜能的方法。教学内容紧紧围绕学生的实际生活,能够更好的引起他们的共鸣。因此,教学时,教师要有计划、有步骤的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提高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如教师可以让学生在卡片上写出自己的优先、缺点、曾经的努力、为他人的奉献,与同伴分享交流,并让学生谈谈如何成就自己?学生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纷纷说出了很多行之有效的方法,如扬长避短、主动改正缺点等,完成教学目标。就这样教师通过引导学生获取知识实现学生的自主发展,践行新课改理念,体现核心价值观。
三、结合生活彰显核心价值观。
初中道德与法治是一门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学科,生活是理论知识的支撑,教学只有结合生活实际才能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教学效果。因此,教师要把实际案例引入课堂教学中,在具体的案例分析中融入核心价值观。
如在学习《网上交友新时空》一课时,教师可以引入学生喜闻乐见的中学生迷恋网络荒废学业的事例让学生对网络有清醒的认识,并引导学生分析为什么很多人喜欢网络这一虚拟世界?在分析中总结出正是在实际生活中,人们彼此不信任、疏离,才会在网络中寻求安慰。由此向学生渗透诚信教育,只有建立一个人人互相信任的良好氛围,才能彻底杜绝网络的诱惑。
总之,初中道德与法治的本质属性决定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其中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教师要以新课改为指导,把握教学环节,在潜移默化中向学生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韦乂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模式探析[J].教育观察(下半月).2017(04)
[2]陈淑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效融入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研究[D].信阳师范学院.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