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关于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的改进策略
2020-04-20温源波
【摘要】随着我国对于传统文化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学生当中也需要对于传统文化的熏陶,于是乎在初中的课程当中文言文教学已经成为了初中语文教育的一个新的重点课题。但现有的教育方法存在的一些缺陷,让学生很难真正的能够理解这些晦涩难懂的古文,所以本文就讨论一下如何对于现有教学方法进行改进。
【关键词】中学教育 文言文 语文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04-0065-01
1.初中文言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初中文言文教学方式格式化
现阶段初中文言文教学主要是以教师为主,通常在授课前一天,教师会叮嘱学生回去阅读全文,所谓的阅读主要是给生字词注上音并了解书中注解的字词的意思,文章大概的结构,以便在上课时能够继续落实的时候,学生能跟上。这样学生就成为了被动接受知识的工具,这种教学模式严重挫伤了想学习文言文学生的兴趣。更不要指望他们能从中理解文言文所真正要表达的意义。这违背了新课标中学生实现自主学习的先进教育理念。
1.2初中文言文教学与学习目的不明确
由于文言文有它自己的语言习惯及运用场景,所以大多数初中生接触文言文都觉得极其枯燥又难以接受,整篇就是之乎者也,读起来绕口。他们实在是无法从单纯的阅读与背诵当中理解,为什么生活在现代城市还要去学习这种文章,这就很难将文言文教育的本来目的,将民族的语言习惯去传承的目标实现。事实上现代汉语是古代汉语的继承与发展,所以在实际教学开展过程当中,教师应该加强引导,以使学生明白古今语言的联系以明确学习文言文的意义,改变其被动学习的状态。
1.3学生的相关历史知识不丰富,导致无法理解文言文的含义
由于文言文的表达方式和当时的历史环境是息息相關的,而历史是不断前进的,伴随着国家的统一分裂和战争,作者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下,会对于当时的情景有着特殊的感情倾诉在里面,对于这种诉求的把握,是理解一篇文言文及需要表达的真实含义的重要前提,初中生相对而言较少的历史知识和人生阅历,会影响其对文言文真实含义的理解,最终无法激起对其中美的感受。
2.初中语文教学文言文的改进策略
2.1正确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特里雪夫斯基曾经说过“只有自己愿意的事才能做好”。兴趣是最好老师,如何激发起学生对文言文学习的兴趣,是实现文言文教育目标的大前提。那么学生的兴趣该如何进行激发呢?一方面要向学生概述相关文章的作者的一些背景知识,尤其是他们的一些逸闻趣事。让学生感觉到这些古代的大文豪们,并不只是一个遥远的模糊的偶像,而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而且通过介绍他们的背景故事的方法,让他们更好的理解文中想表达的真实含义,同时也能激发学生学习相关文章内容的兴趣。
2.2注意知识之间的串联
在初中语文课程的设置当中,文言文不止一篇,学生会接触到多篇的文言文。所以如果单纯的从学习词汇含义的方法,局限于某一篇文章的学习当中,学生很难将自己的知识点串联起来并推广至其他的内容的思考之中。那么在学习一篇新的文章的时候,重新理解每个词句的意义,最后导致学习重复度比较高,学习压力比较大,导致最终放弃对文言文的思考,所以将知识串联起来是很重要的。比方说某一个词在一篇文章的意思和另一篇文章的含义是一样的,在学习第2篇文章时,其实词是重点是难点,也可以一遍带过作为复习而已,而不用像接触第1次一样仔细讲解。这样不仅可以节省时间,又可以让学生在学习时更容易集中注意力,将主要的精力和时间用在新的知识点的学习过程当中。
2.3让学生去了解相关的历史知识与领悟作者的思想
文言文学习的最主要目的是为了让学生能够了解我国的文化历史及语言习惯,所以,在教学当中应该提倡学生去阅读与文章相关的历史书籍,以扩大视野,了解我国古代的灿烂文化,以最终能够真正领悟作者的思想。学生可以通过对于文言文相关历史背景的了解,反向的对于文言文当中出现的重点和难点,能够有一个比较深刻的认识,同时也可以激发学生对文言文学习的兴趣,当学生能够从这些诗词歌赋当中体会到作者想要表达的自己的生活背景,经济状况,以及自己想要传达的情怀的时候,做一个新的文言文的阅读理解时,就能够做到一通百通,融会贯通。
3.结束语
语文的文言文教育,是初中语文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不仅仅关系到学生的单科成绩的好坏,也是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的一个重要手段,虽然在一个很短的时间内想提高文言文的阅读能力是一个较难的工作,因为这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但是我们可以从多个方面去引导学生,学习相关的知识点,最终将所有的知识串联起来,通过课外课内的知识的联系,构建一套知识网络,让学生真正的掌握学习文言文正确的方法,达到能够让学生了解我们国家传统文化的最终的学习目标。
参考文献:
[1]孙整社.浅谈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激趣策略[J].考试周刊, 2018.
作者简介:
温源波(1980-),女,江西萍乡人,本科,中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初中语文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