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小学生音乐识谱能力
2020-04-20王镡堃
【摘要】一直以来,音乐教育都是我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当代教育背景下,学生接受艺术熏陶的一个重要途径。但就当前我国音乐学科教育的现状来看,小学音乐教学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客观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对于推动我国素质教育的发展来说,造成了一定的阻碍。在小学音乐学科教学过程中,小学生的识谱能力更是成为音乐教学中的关键。基于此,本文将以小学音乐教学中识谱能力培养的现状为出发点,就如何提高小学音乐识谱能力的问题展开论述。
【关键词】小学生;小学音乐;识谱能力;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7X(2020)03-0217-01
【本文著录格式】王镡堃.如何提高小学生音乐识谱能力[J].北方音乐,2020,02(03):217,219.
小学音乐教学过程中,小学生能否掌握识谱能力对音乐学科的学习来说,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因此,一直以来,小学音乐教师队伍始终都在致力于提高学生的音乐识谱能力。但对于小学音乐教学来说,识谱能力的学习虽然很重要,可这一能力的教学却一直都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大难点。所以,音乐教师应该以学生为出发点,注重观察实际教学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并以此基础采取相应的解决策略,从而有效提升小学生的音乐识谱能力。
一、我国小学音乐识谱能力教学的现状
目前素质教育背景下,从我国对于小学生识谱能力教学的要求层面上看,教育部门将识谱能力培养摆在了相对重要的位置上,对于小学音乐教育来说,提高小学生识谱能力的教学突破,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但就当前的教学现状来看,小学音乐识谱能力教学在开展过程中,依然存在这许多问题。首先,处于小学教育阶段的学生,有着认知理解能力较差以及注意力相对不集中的特点。因此,在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如果不能够在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往往会使得学生的注意力发生转移,从而使得识谱能力教学陷入停滞的境地[1]。
再者,从识谱能力教学的现状来看,我国识谱能力教学过程中还对识谱教学不重视的问题。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师生之间缺少必要的沟通以及互动,导致学生缺少学习音乐学科的兴趣。因为音乐学科不同于语文、数学这样的主科,使得家长以及音乐教师自身不能做到严格要求学生,使小学音乐陷入了一种流于形式的尴尬境地之中。因此,若要有效提高小学生的识谱能力,教师应该从教学实际中存在的问题出发,改变现状,提高小学生音乐识谱能力的培养。
二、提高小学生音乐识谱能力的有效策略
(一)有效发挥感知特点,游戏中培养识谱能力
对于年幼的小学生来说,识谱并非易事。因为,从小学生的认知理解角度出发的话,对于乐谱这样的教学内容来说,小学生很难充分理解。因此,在识谱能力教学开展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有效地发挥小学生的感知特点,以此构建课堂教学框架,教学游戏化教学模式便是一条切实可行的路径[2]。让小学生在游戏过程中,以轻松的学习方式来分辨音的高低以及进行模唱训练等,有助于提高识谱能力培养的教学效率,能促进学生更好地掌握同音乐相关的知识。以笔者的教学经历为例,笔者在进行2/4节奏型教学的时候,刻意让学生模拟火车行进过程中“咔嚓”的声音,让学生站好队模拟火车行进。以火车行进中的声音为基础,对2/4节奏型进行深入讲解。后面的教学反馈表明,这样的游戏教学取得了很大的成功,学生在不知觉的游戏中,对2/4节奏类型有了较为深刻的了解。这样的游戏不只是个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已知的声音,将其广泛的应用到课堂游戏之中,从而帮助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识谱能力。这里需要单独指出的是,即便是展开游戏化教学,教师也应该严格管理学生,不能听之任之。
(二)充分利用多媒体手段,推动识谱能力教学的展开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多媒体手段在教育中也得到了极其广泛的应用。小学音乐教师应该充分发挥这一优势,将多媒体教学手段广泛地应用到识谱教学之中去。利用多媒体手段展开识谱教学,通常情况下,能够为小学音乐教学带来诸多层面的优势。首先,多媒体的合理应用,往往能够使得教学本身打破教材的固有限制,使知识能够有所延伸,以更为形象且生动的形式展现在学生的面前;再者,多媒体教学的手段还有助于增强识谱能力教学的趣味性,促使小学生能够更好地投入到課堂教学之中来。
以教学《两只老虎》为例,笔者在教学展开之前,先在网上搜索了关于《两只老虎》的动画素材,而后在教学开展之初,便向学生播放这个视频,达到引导学生进行学习的目的。不出笔者预料,因为这个动画的播放,这堂课学习氛围达到了良好的状态。在这样的情况下,笔者在教学生唱《两只老虎》时,趁势向学生讲解关于如何识别高音谱号与低音谱号。教学反馈表明,在这堂课中,学生在学会了歌曲的同时在识谱这一方面也有了更多新的认识。
(三)注重培养小学生对音乐学科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之中,有目的地培养学生对音乐学科的兴趣,有助于识谱教学的展开。小学音乐教师应该着眼于优化学生的识谱心理环境。
不同于初、高中生,小学生的思维模式更倾向于形象思维,对许多事物都有着浓厚的好奇心。教师应该抓住这一特点,培养小学生对于识谱教学的兴趣[3]。首先,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第一步便是摒弃以往以教师为主导地位的教学观念,尝试同学生保持必要的交流,并以此为基础打造轻松良好的学习氛围。可以采取比赛、游戏等方式拉进同学生之间的关系。需要单独指出的是,教师采取适当的“鼓励式教学”,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来说有着很大的推动作用。
在同学生进行充分交流的前提下,教师还应该在交流过程中提取出有助于识谱教学推进的信息。笔者在识谱教学展开之前,往往会尝试同学生进行互动沟通,发掘学生的兴趣点,以兴趣点为基础制定教学方案,从而促进学生更好地投入到课堂学习之中。从某种意义上讲,这种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可以称得上是音乐识谱教学有效展开的一个基础。
就笔者多年的教学心得来看,将儿童童话故事一类的文学作品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同识谱教学进行有机融合,是促进小学生更有效学习的好方法。从小学生的认知角度上来看,故事性的教学在能够提升学生学习兴趣,还能够更好地提升学生的听课效率以及主观能动性。因此,音乐教师在识谱教学开展之前,要做的就是改变教学理念,充分发掘学生的兴趣点,从而为识谱教学的有效开展,奠定夯实的基础。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小学音乐教学过程中,识谱既是教师教学的重点,也是帮助学生提高音乐文化修养的重要途径。基于此,音乐教师应该从当前识谱教学的现状为出发,不断丰富自身的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以此为基础,多角度多层面地去提升识谱教学的效率,让学生能够在轻松学习的同时,更好地掌握识谱教学中的知识要点,推动我国小学音乐教育更好地发展。
参考文献
[1]周鑫.音乐之门从识谱开启——提升小学生识谱能力的实践研究[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8(2):139-140.
[2]佚名.小学音乐课堂中提升识谱能力的实践研究[J]. 内蒙古教育,2018,756(20):88-89.
[3]李艳梅.小学低年段音乐课如何进行识谱教学[J].北方音乐,2017,37(24):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