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在中职学校主题班会中的应用探究
2020-04-20张芳
张芳
摘 要:主题班会课是中职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渠道,将“微课”运用于中职学校的主题班会是微时代创新德育工作、提高学生思想管理水平的新型教育模式。笔者主要针对自己在主题班会中如何运用“微课”进行德育实践尝试进行研究,为今后中职学校主题班会德育课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微课 中职 主题班会 德育创新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微博、微信、微电影、微商等成为媒介新潮流,使人们的学习、生活方式发生了翻天腹地的变化,人们乐享“微时代”带来的便利。与此同时,信息技术的全面渗入,要求教育模式也要与时俱进,微课程由此应运而生。作为德育教育的主导者班主任,将“微课”引入主题班会课,是对以往班主任台上说教、学生台下被动接受的传统教育模式的一种突破,更是德育工作者顺应时代发展、因材施教的创新。
一、微课的定义
“微课”是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以“视频”为载体开展的教学活动。“微课”展现的是直观形象的课例片段,容易引起学生共鸣,激发学习兴趣。在中职学校采用“微课”教学非常适合学生的学习环境和自身特点。
二、微课的特点
1.教学内容少而精炼
“微课”教学内容主要是针对某一具体问题(重、难点)或为突出本节课中某一教学主题而展开的教学过程,与传统一节课教师所要完成的众多复杂教学内容相比,“微课”内容显得更加精练简单,故形象称其为“微课堂”。
2.教学时间短、容量小
“微课”主要以“视频”形式展现核心内容,时长一般为5~8分钟,最长不宜超过10分钟。与传统的一节课40分钟相比,“微课”能在学生专注力最佳时段传递重要知识点,避免学生视觉、听觉疲劳。此外,“微课”视频及辅助容量一般在几十兆,容易下载,便于保存,能更好地实现移动学习和线下学习,也能更好地促进教师间的相互观摩、反思和研究。
3.教学设计有针对性、方式灵活
中职学校学生具有学习信心不足、自我控制力较差、自主学习意识不强、表现欲强等特点,采用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往往收不到理想效果,反而更易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出现逃课、睡觉、说话等现象。而“微课”设计采用一课一事形式,关注学生平时表现,引入学生实际学习生活中的小故事,能够更好地抓住学生心理,达到教学目的。
三、将“微课”应用于中职学校主题班会的可行性
中职学校主题班会是班主任进行班级教育和管理的重要手段和载体,在一般情况下,由学生处或政教处拟定班会主题,班主任围绕主题开展教育活动,它是班主任对班级学生进行集体教育的有效手段。随着“微时代”的来临,校园网络的全覆盖让在校中职学生更加主动地去了解和参与社会活动,学生们的思想更加前卫,价值观也趋于多元化,相对于传统的说教式德育方式,他们更容易接受直观、具有强大视觉冲击力的视频图片信息。因此,在主题班会中运用“微课”进行德育教学,对于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树立正确的“三观”有着更重要的社会现实意义。
1.提高学生的参与性和互动性
中职学校班主任作为主题班会“微课”的设计者,因其在制作过程中能充分考虑本班学生的思想动态和现实表现,所以制作出的“微课”更贴近学生人生经历,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参与度。与此同时,“微课”具有容量小的特点,便于下载和保存,学生在课前、课后都能观看,这样不仅能节约时间,而且有利于引导学生对某一感兴趣话题进行课后讨论,并畅所欲言。学生在这种高度参与和互动的情况下,通过思想碰撞、充分讨论,得出正确结论,并能在行动中自觉践行。另外,也可以帮助班主任及时了解学生学习、生活和思想等方面动态,利用“微课”的优势让学生在感悟中得到成长和进步,不断强化育人效果。
“微课”还可以灵活地用于课上课外、校内校外、正式非正式等多种学习情景中,满足不同学习者的需求。将碎片式学习从被动走向主动,让德育教育效果更加显著。
2.提升主题班会科学化水平,推进德育课程改革与课程建设
目前,大多数中职学校开展主题班会都有固定的计划和安排,但较为系统的课程体系建设还有待进一步探索。而在主题班会中运用“微课”形式进行教学,既需要班主任精准把握主题,又需要系统完整地把握教育内容,这既是对中职学校班主任素质能力的考验,更是充分发挥中职学校班主任集体智慧的有效形式。在主题教育过程中,通过集体备课、主题分类制作,固化经验,形成系列研究课题和成果,不仅有利于促进班主任向职业化、专业化方向发展,而且可极大地推进中职学校主题班会课程建设。
四、在主题班会中对“微课”设计的探索与尝试
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的规定要求,根据中职学校学生成长规律,将“微课”设计分为学习能力、生活能力、人格塑造、职业成长和团队协作“五大模块”。系统规划的中职学校主题班会模块以学生的成长、发展为中心,通过帮助、启发诱导学生充分讨论和思考,实现对学生进行集体主题教育的目的。在主题班会教学中,班主任可根据学校制定的班会主题,结合本班学生实际,自行决定“微课”主题,但必须编写“微课”教案、拍摄视频。在此,笔者就主题班会中如何设计“微课”,分三个方面对“微课”制作过程进行探讨。
1.课前:对班会主题进行自主学习,准备“微课”资源
每学期伊始,学校学生处就已制定好本学期班会主题,每周一个主题。作为有着多年工作经验的班主任,笔者深知主题班会的重要性。为使主题班会开展得有意义、有效果,笔者总是提前一两周开始准备,对主题内容进行研究、查阅资料、收集身边照片等,如:针对“感恩父母”这个主题,笔者会让学生周末回家为父母做一件事,并将事情过程拍成照片带回学校,笔者再将这些充分准备的材料制作成相应的“微课”并上传到校园网络平台上,用身边的事例感动身边人,效果很好。
2.课中:師生积极参与、有效互动
在组织“微课”形式的主题班会时,要坚持自主性原则,学生自主参与,并在班会上自我管理、自我反思,以期使其心灵产生共鸣、内心世界得到提升净化。当然,班会开始前,班主任要提前做一个准备:对班级学生近期心理状态和存在的问题有清楚的了解。如在以“珍惜友谊,友爱他人”为主题的班会课上,笔者以珍惜学校时光、团结合作、青春飞扬为主线设计“微课”,将同学们平时一起在餐厅吃饭、球场打球、课间嬉戏、参加校园赛事时的留影照片剪辑成视频,当往日的笑容、相互扶持和并肩作战的场景再次映入学生眼帘时,同学们都被温暖包围,体会到一路走来,正是集体的合作,凝聚了人心、加深了感情,将同学们的心真正融合在一起。
3.课后:注重实时互动,巩固主题班会“微课”效果
每一次主题班会的结束并不是真正意义的结束,为了让班会效果持续保持下去,笔者在课后观察学生表现,听取学生建议,鼓励学生将平时遇到的问题、自己在“微课”上的心得和收获及时反馈,以便进行课后教育、反思和总结,也可以此检验每次班会主题课所达到的效果。如:在“拒绝诱惑”主题班会课上,笔者以养成良好习惯为主线进行“微课”设计,组织学生积极参与讨论,从学生身边发生的小故事入手,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帮助学生养成良好习惯,增强自制力,提高拒绝诱惑的信心。班会课结束后,笔者让班干部带头,成立良好习惯监督小组,实时关注学生学习生活状态,巩固和扩大教育效果。
总之,一节准备充分、能让学生充分参与的班会课更受学生喜爱,能够触及学生心灵。5~8分钟的“微课”视频教学可以让40分钟的课堂变得更活跃,引起学生共鸣。采用“微课”视频教学,不仅创新了主题班会德育教育的方式方法,也增强了学生德育教育的实效性。
(作者单位:灵宝市高级技工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