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阅读区为例,浅谈幼儿分享意识培养
2020-04-20高晨程
高晨程
摘 要:在引导幼儿培养分享的亲社会行为的大环境下,文章以阅读区为例分析班级阅读区现存的问题,探索解决对策,探寻分享意义,以提高幼儿分享意识,促进班级日常阅读活动的有效开展。
关键词:幼儿;阅读;分享;意识培养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9-10-16 文章编号:1674-120X(2020)06-0122-02
笔者因没有对幼儿在阅读区借阅与归还的行为作特别明确的规定,导致幼儿借阅图书、归还图书时经常会出现一些问题。针对这些问题,笔者与搭班老师进行了相关问题的讨论。
一、寻找现存问题,发掘问题根源
(一)幼儿随意摆放图书,导致图书杂乱
首先笔者与搭班老师就班级出现的图书摆放杂乱,需要保育员再次整理收拾这一问题展开了讨论。
虽然阅读区活动开展之初,就告诉过幼儿小的、薄的书放在第一层,中等大小的书放在第二层,大书放在第三层,特别厚的书放在书架旁边的格子里,但是不同的幼儿心中有不同的标准。例如,可能在幼儿教师眼中应该放第二层的书,幼儿将其放到第一层、第三层乃至格子里了,这导致了图书杂乱。
(二)幼儿分享图书的方式
笔者与搭班老师就幼儿分享图书的方式产生了不同的看法,她提出:“为什么小朋友不能按照自己的喜好直接在书架上拿书,而是要征求他人的同意呢?这浪费了一定的阅读时间,并且不能使阅读环境保持安静。”问题在于幼儿在期初到期末的这一时间段,分享意识是否增强?其他幼儿翻看他人的图书时是否感受到了他人的馈赠?分享是一种行为,接受分享需要有一种意识感受,分享和接受到分享的人是有快乐的体验的,并且分享这一行为是需要被不断强化的。笔者认为,在中班这一年龄段,幼儿如果长时间直接取放和翻阅图书,分享这一行为和意识会淡化。因为幼儿会觉得书就是随意拿取的,并没有快乐或者感谢他人的想法和体验。
向他人借图书,他人同意后再翻阅,这样的行为似乎是幼儿物权意识太重,“去自我中心化”在小班时没有彻底完成。“自我中心化”的典型表现是“这些玩具都是我的,我不要给你玩”。皮亚杰认为,儿童不会停留在自我中心状态。在动作协调的基础上,儿童逐渐学会区分主体与客体,逐渐意识到自我,并尽可能找到自我在世界中的地位,因而能够在自我与世界、自我与他人之间建立相互联系。这就是“去自我中心化”的过程,实际上这也是意识客观化的过程。班级中幼儿阅读的状态是“这本书是我的,你需要阅读我可以借,但是必须征求我的同意”。在这一行为中,笔者看到了幼儿知道哪些东西是自己的,哪些东西是他人的,愿意将自己的东西分享,体验到了分享的快乐。意识到是他人物品时,会更加小心、爱惜,同时伴随着感激。
二、分析问题本质,制定相应策略
经过了讨论和分析,我们统一了认识:
(1)针对不同幼儿对书本有不同认识的情况,教师应帮助幼儿制定统一的标准,规范幼儿放置图书的行为。
(2)虽然借阅图书的行为花费了少许时间,存在说话行为会影响到旁边阅读的幼儿的现象,但是借阅的行为有其可取之处,能让幼儿更进一步体验分享。
所以我们重新与幼儿一起明确了规则:
(1)在图书、书架上做标签,引导幼儿将看过的图书归还到固定的位置。
(2)遵循分享的理念,大家在主人同意后可以翻看图书,但是借阅的过程中需要保持阅读环境相对安静,不打扰他人看书。
三、探尋分享意义,提升幼儿能力
笔者为什么要鼓励幼儿去分享书籍呢?在简单的借书与被借行为中,幼儿的哪些能力提升了呢?
(一)需要、尝试,鼓励幼儿鼓起勇气与人交流
当幼儿A在书架上看到一本自己感兴趣的书时,根据班级中的借阅规则,他就需要拿着这本书去询问书的主人幼儿B。也许幼儿A与幼儿B很熟悉,那么很快就能达成共识,借到书并阅读。也许幼儿A与幼儿B日常接触并不多,仅限于知道对方的名字,那么想要阅读感兴趣图书的欲望与动力,就会推动和促使幼儿A鼓起勇气与幼儿B交谈,表达自己想要借书的愿望。笔者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帮助内向害羞的幼儿认识更多的朋友,逐渐建立自信心,体验成功感。
(二)多说、大声说,促进幼儿语言能力提升
幼儿语言的发展来自交流、表达。《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语言领域中指出:“幼儿的语言能力是在交流和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应为幼儿创设自由、宽松的语言交流环境,鼓励和支持幼儿与成人、同伴交流。让幼儿想说、敢说、喜欢说,并能得到积极的回应。”在借阅的过程中,幼儿需要组织好向他人借书的语句,并尽量使用礼貌用语,使自己借阅的成功率变高:“XXX,你可以把这本书借给我看一会儿吗?”“请你把这本书借我看一会儿好吗?谢谢!”使用相对完整的句子进行叙述、使用礼貌用语等因素都构成了幼儿成功向他人借阅的语言条件。
除此之外,图书的分享还表现在相邻的幼儿相互分享图书的内容,这也是一种很好的阅读途径。《指南》的语言领域针对4~5岁幼儿阅读与书写准备的目标中有这样一条:“喜欢把听过的故事或看过的图书讲给别人听。”
多多有一本关于人鱼公主的书,夏夏很想看,可是多多与夏夏总是在差不多时间吃完饭,夏夏无法单独借阅到多多的书,为此她觉得很沮丧,她不停地用手将自己的书翻页,却并不关心上面的图画。过了一会儿,夏夏对多多说:“我们来交换吧,我把我的书给你看。”多多摇摇头说:“我不想看你的书,不过你可以坐在我旁边一起看。”夏夏很开心地把自己的书放回到书架上,一起分享多多的图书。
(三)愿分享、结友谊,发展幼儿亲社会能力
幼儿餐后阅读的图书,大多数是自己最喜欢的图书。愿意将自己心爱的图书分享给他人,这件事本身就是很温暖人心的。《指南》社会领域说明中这样描述:“人际交往和社会适应是幼儿社会学习的主要内容,也是其社会性发展的基本途径。幼儿在与成人和同伴的交往过程中,不仅在学习如何与人友好相处,也在学习如何看待自己、对待他人,不断发展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在分享图书的过程中,幼儿在学习温和地回应他人的请求,善待他人,他们的亲社会能力也在不断发展。
当然也有个别不愿意分享图书的幼儿,比如我们班的硕硕。他带来了一本益智类书籍,图书中有迷宫、找不同、按图形在大图中找到相应的位置等游戏,让其他幼儿觉得十分新奇。硕硕用餐速度较慢,当其他幼儿在他还在用餐时询问能不能先借阅他的图书时,他的回答总是“不可以”。反复几次后,其他幼儿不再向他借阅图书。为了引导硕硕这样不愿分享的幼儿,笔者开展了一次图书交换会,试图引导不愿分享的幼儿从与他人交换书籍开始,逐步学习分享。可是在那次活动中,硕硕很执着地翻看自己的图书,并表示对他人的图书不感兴趣。为了不激起硕硕的过度反应,我们的行动告一段落。又一个早晨,硕硕拿着一个小汽车的玩具在桌面上玩。小柏从门外走进来,他向笔者问好后发现了硕硕手上的小汽车,大声说:“这辆小汽车是我留在这儿的!”硕硕看看小柏,手里停止动作抓着小汽车说:“可是,老师说玩具是可以大家一起分享的啊。”小柏的脸开始变红,他说:“我不要和你分享,你昨天中午都不愿意把书借给我看。”这时轩轩来了,小柏拿回自己的小汽车,和轩轩一起玩开汽车的游戏。硕硕留在桌边显得很失落,笔者走上前安慰:“硕硕,小朋友之间的分享是自愿的,但也是相互的。如果你愿意友善地对待别人,相信别人也愿意和你分享。”这件事之后,硕硕愿意在午餐后分享他的图书了。
在这次的事件中,幼儿们知道了虽然分享是出于个人意愿,但是如果有多次分享的行为,会得到他人更多的认同和善意,更容易交到朋友,融入集体,分享在生活中是非常必要的。
四、链接社会生活,从“分享”到“共享”
幼儿是一名正在成长的社会人,需要教师和家长一起合作,协力在幼儿成长的过程中不断引导、帮助幼儿科学发展。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适当的社会体验是必不可少的。除了幼儿自身经常出现的分享行为外,生活中更多的是“共享”。随着社会的发展,“共享”这个概念也逐步在生活中普及,便于幼儿的接触。于是,笔者利用周末时间,进行了一次题为“身边的共享”的调查活动。
最接近幼儿日常阅读的共享环境的是图书館。家长们带幼儿前往图书馆,体验知识的共享。作为一个公共的阅读区域,幼儿首先体验到的就是馆内的图书分享需要遵守一些规则,如阅读要保持安静,书架上的书可以随意拿到桌上翻看,但是翻看时必须小心爱护,最后看完必须归还到原处。如果需要将这本书带回家,则需要办理借阅手续,并按期归还。幼儿在图书馆体会到了分享图书的另一种形式:和班级中的借阅不同,我们可以在图书馆内自由翻看图书,不需要征求他人同意,但是外带却需要更为细致的登记工作。
共享单车也是幼儿在生活中能接触到的共享事物。天天说:“我晚饭后去广场上骑自行车,爸爸会用手机刷一辆红色的自行车陪我一起骑。爸爸说那是共享单车,谁需要都可以使用,可以轮着用的。” 共享现象普遍存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让我们的生活更方便,也使幼儿在体验时,对分享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促进了幼儿分享意识和亲社会行为的发展。
在幼儿园一日生活中,分享图书、分享玩具、分享游戏是幼儿最容易做到,也是经常在做的事情。作为一名幼儿教师,在阅读专业书籍、与同事探讨日常教育教学经验的同时,我们也需要进一步贴近、观察幼儿的生活,了解幼儿现阶段状态,以便于及时调整教育目标和策略,进一步强化幼儿健康、科学的理念,发展幼儿亲社会能力,使幼儿知道分享、愿意分享,能时时向他人传递善意、传递快乐,做一个积极、快乐、友爱的人。
参考文献:
[1]李季湄,冯晓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解读[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99.
[2]陶行知.陶行知谈教育[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2014: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