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学科编辑的“一专多能”

2020-04-20周瑜芽

老区建设 2020年6期
关键词:职业素养

周瑜芽

[提 要]编辑工作是一种文化教育生产活动,要想做好编辑工作,不但要求编辑人员具备较高的文化素质,还要有较全面的专业知识结构。特别是对于学科编辑来说,更应该在该学科某一专业上有一定的专长,有审阅本学科专业文稿的能力,才能编辑出高质量的专业文章。学科编辑“一专多能”的智能表现为:对文稿内容的评价选择能力,对文稿内容的科学实用价值的判断能力,对文稿中思维方法的调适能力。只有不断地优化学科编辑的智能结构,努力向学者化的“一专多能”型方向发展,具备学科编辑的各种职业素养,才能很好地从事编辑工作。

[关键词]学科编辑;一专多能;智能结构;职业素养

编辑工作是一种文化教育生产活动,既有知识性又有学术性,有其自身的运行规律。要想把编辑工作做好,不但要求编辑人员具备较高的文化素质,还要有广阔的知识面,有较全面的专业知识结构。特别是对于一个学科编辑来说,更应该在该学科某一专业上有一定的专长,能够开展具有相当深度的学术研究,不仅有处理一般性文稿的能力,还应有审阅学科专业文稿的能力,亦只有具备这样的“一专”与“多能”,在编辑业务上才能驾轻就熟。为此,本文试以教育期刊学科编辑实践为例。围绕“一专多能”型的编辑及其智能结构、职业素养达成谈几点看法,以求教于同仁。

一、学科编辑要向学者化式的“一专多能”型方向发展

翻阅有关编辑学论著,尤其是在研究编辑学的刊物上,对编辑是否向学者化式的“一专多能”型方向发展一直存在着争论。主要集中在编辑是否需要学者化以及如何实现编辑学者化等问题上,要弄清楚这两个问题,我们首先要对“编辑学者化”提法的正确性加以界定,要明确回答编辑到底要不要学者化、如何实现编辑学者化这两个问题。作为有着多年编辑实践的学科编辑,笔者的看法是:

(一)“编辑学者化”的提法是可行的

正如现代作家、编辑家孙犁先生所说:“编辑必须有学问、有阅历、有见解、有独到之处,应该成为学者或作家。”由此可见,作为一名编辑人员,特别是一名学科编辑,其自身应该而且必须具备一定的本学科专业知识学术功底的,甚至应该成为该学科的学者或专家。学科编辑主要是指在出版社或期刊社编辑某门学科著作或学科知识内容的编辑,其主要特点是所要编辑的内容要与学科专业紧密联系。例如数学学科编辑,可以是数学理论知识编辑、数学应用知识编辑、大学学刊的数学知识编辑、综合性教育期刊的数学编辑,综合性教育期刊数学编辑又可细分为中小学数学编辑、小学数学编辑,等等。在实际工作中,学科编辑不可能对社会科学或自然科学各学科都样样精通。因此,学科编辑要努力成为对某学科的相关专业、学科专业的某一内容有比较深入研究以至有着自己研究成果的专家。

(二)学科编辑在知识结构方面要达到既专又博

学科编辑尤其是自然科学的编辑,首先要达到既专又博。这是由学科编辑特殊的工作性质所决定的。学科编辑必需扎实掌握本学科专业的理论知识功底,具有较高的专业知识水平,或者对该学科其中的某些知识领域有比较深入的研究,这是学科编辑能够审阅学科专业稿件的前提,是“专”的一面。而其知识面与该学科专业研究人员相比,必须更宽更广,这是“博”的一面。虽然学科编辑也有学科专业分工,但这种分工主要集中在专业性较强的专业期刊或某学科学术期刊,综合性教育期刊的编辑人员专业分工并不明显,所以只能进行一些初步的分工,这就要求综合性教育期刊学科编辑必须既专又博,否则难以适应编辑工作。其次,学科编辑知识结构上的“博”,是指编辑要掌握编辑学基本理论和实用方法,精通编辑业务知识,比如如何和作者交流、选题策划、组织稿件、审阅稿件、稿件加工、稿件照排、稿件校对、期刊印刷、书刊发行等环节上的各种业务知识,能自覺地按照学科编辑的运行规律、基本要求开展编辑工作。

(三)学科编辑在能力结构方面要达到全能化

学科编辑不但要掌握本学科各方面的专业知识,还要对编辑这一行业的业务知识,对各个时期各阶段出版工作的要求和精神要烂熟于心,具有较强的处理编辑业务的各种能力。首先应具备较高的政治理论素养,时刻掌握党和国家关于教育工作的方针、政策,并用以指导工作实践。其次在编辑工作实践中要具有较高的审稿能力,能够准确地判断文稿的理论价值和实用价值,提出中肯的修改意见,无论是从事理科类学科编辑,还是文史类学科编辑,都要掌握语言文字应用方面的基本知识,规范字词的使用,还要熟练运用各种工具书,掌握数字用法、单位用法、图表设计等知识。最后,学科编辑要具有较强的策划活动能力,要善于同专家学者交流,根据刊物的特点选择适合刊物栏目定位的优秀作者,落实好编辑选题策划,密切联系作者,建立一批相对稳定的优秀作者队伍;要善于广交朋友,了解读者的阅读需求,及时听取他们对刊物内容的建议和要求;要善于站在学科的专业前沿,根据一线教师的教学需要或者学科的发展需要,策划有价值的选题,服务于一线教师。

提倡学科编辑走向学者化式的“一专多能”型方向发展,强调的是学科编辑在该学科专业方面具有较高的理论水平,向学者型方向发展。但这并不是说“学者化”的编辑应先在某一学科领域里成专家、学者后才能做编辑。而是说,学科编辑要求具有“杂”“博”知识的同时,还强调知识的“专”与“深”,这样学科编辑在编辑过程中就能胜任该学科某一专业文稿的编审工作,更可能成为这一学科专业的学者、专家,从而成为学者化的“一专多能”型编辑。

二、学科编辑“一专多能”的智能表现

科学认识论意义上的智能,主要是指一种正确地认识、理解客观事物并运用自己的知识结构等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智能结构必须要有一定的知识结构,比如对于学科编辑来说,就要以编辑基础知识、学科专业知识作为支撑,它们之间的相互融合才能构成一定的智能结构,学科编辑既有编辑活动所具有的共性,如编辑的六个基本要素:选题、组稿、审稿、加工、发排、校对,又有其特殊性的一面,如该学科专业知识的结构体系等。学科编辑更强调对文稿内容的评价选择能力,对文稿内容实用性的判断探索能力以及在对文稿进行评价选择和判断探索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科学思维能力,因而更加强调学科知识的“深”和“广”。学科编辑的“专”与“博”,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对文稿内容的评价选择

教育期刊的学科栏目有别于其他期刊综合栏目,带有较强的教育专业特点。在编辑工作中,学科编辑要根据刊物的栏目定位对文稿进行选择,根据刊物的专业特点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选题策划和组织稿件。选题策划时就要体现学科编辑的把关能力:一是从学科的专业知识方面把关,二是创新性地优化选择符合栏目要求的稿件。那些对学科理论和概念的简单描述,于专业知识的积累无益,与学科内容创新性的宗旨不符的文稿,理所当然不应在学科编辑的选择之列。因为教育期刊学科文章的生命力在于敏锐地捕捉新的教学理念,及时报道学科前沿的专业进展情况,这就要求学科编辑具有一定的前瞻意识,主动翻阅专业书刊,时刻关注学科专业知识进展情况,整体把握该学科发展动态,积极参加相关专业的学术会议,经常与该学科一线教师、教研人员建立密切联系,优先选择该学科的省级学科带头人撰写稿件。因为各种信息广泛地存在于有关的专业书刊之中,存在于相关专业学术会议之中,所以从专业书刊和学术会议中我们能获得很多优秀作者信息,能知道读者喜欢哪些文章。

(二)对稿件内容科学实用价值的判断

学科教学论文的生命力还在于它的科学实用性,无科学实用的文章无益于信息的传播、知识的积累。从科学的内涵来看,学科教学论文必须有一定的科学价值才可以公开发表,其科学价值包括理论价值和实用价值。理论价值是指論文有助于学科理论的建设,对本学科专业发展有指导作用,或者说这种理论在解释和完善已知的事实和认识、预见未知事实和指导未知认识方面有创新,尤其是对当前学科有关前沿理论的探索中有独特见解,这些论文在提出的观点有其合理性和论证的科学性,应是评价其理论价值的重要依据。而教学论文的实用价值在于为教育实践提供所需专业指导时,还要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此外,学科编辑在评价选择稿件时,要能敏锐发现有可能对学科发展有重大影响的科学观点。对于这样的稿件,学科编辑不要拘泥于传统发稿方式,而是要以最快的速度、最显著的版面位置集中反映其成果,这样才能使自己的刊物的影响力和质量处在同类刊物的前沿。还要说明的是,有些文章的实用价值是直接的、显现的或是在短期内就能看到效果的,但有些理论较强的文章,其实用价值是间接的、潜在的,并不能马上见到效果,在评价选择文稿时,学科编辑就要全面评价、科学认识,对文稿进行多方面的审读,从而对文稿做出科学的评价和明智的选择。

(三)对文稿中思维方法的调适

学科编辑在对文稿的认识过程中,要注意避免陷入编辑的思维定式,这种思维定式导致编辑常常带有一定倾向性的固定思维决定如何取舍稿件,会影响稿件内容新颖性和创造性。因此,学科编辑除了要培养自己良好的思维品质外,还应积极培养发现真理、维护真理的思维方法,在科学评价以及选择学科稿件的过程中,尤其要注意捕捉作者文稿中所表现出来的独特的创新思维方法和思想方法,并贯穿在整个编辑活动中。

三、学科编辑“一专多能”应具备的素养

作为期刊编辑活动的主体,学科编辑的智能结构是能力、知识等多方面因素的综合。在编辑实践过程中学科编辑只有不断地优化自身的智能结构,才能培养出本学科编辑所必须具备的各种素养,从而顺应自己的本职工作。“编辑的素养亦称编辑原本应有特征和能力”,这些特性和能力在客观上形成了一个组合有序、相互关联的素养体系,具体来说编辑的这一素养体系可分为“核心素养”“基本素养”“特殊素养”。学科编辑只有具备上述三个层次的素养,才有可能实现编辑过程中所反映出来的“一专”与“多能”的统一。

(一)核心素养

它是编辑工作中居于领导地位、发挥主导作用的素养,其中,尤以宏观把握素养和创新求变素养最为重要,成为其他素养蜕变、扩展的力点和支点。所谓宏观把握素养,主要是指在编辑工作过程中学科编辑对文稿的总体把握能力、综合判断能力。就数学学科领域的学术性、理论性而言,大到数学规律、数学特点,小到数学栏目设置、稿件编排组合等问题。学科编辑准备组稿之前,必须对选题计划和文稿的总体框架设计做出基本判断,每期的主题是什么?重点栏目是什么?文稿发表后预期效果如何?等等,都要做到胸有成竹,只有具备了总体把握能力,才能设置合理的数学栏目框架,才能使编辑工作有计划、有序进行,才能站在更高的角度去校稿、审稿,从而策划出高水平的选题和向作者组织优秀稿件,也才能使数学编辑的其他知识和能力形成系统,并以较短的时间掌握更多、更全面、更系统的专业知识。

创新求变是在编辑工作中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积极创新,主动求变。编辑工作是一种创造性的工作,它包括创造和再创造两方面:在栏目设计、制订编辑计划、选题策划等方面体现了创造性劳动;在作者文稿基础上的加工修改、文章结构优化、文章标题润色等方面体现了再创造性劳动。由于创造性劳动贯穿于编辑工作的始终,创新求变素养就成为统领其他素养的主要素养。在编辑实践中,我们经常感觉得到,尽管自己的编辑经验丰富,知识水平也不低,而且工作任劳任怨,可总是在编辑构思、选题策划、组稿落实、栏目设计等方面给人平淡的感觉,而有的编辑却能不断地有新想法、新见解、新思考,导致这样两种完全不同情况的原因主要是编辑的主体意识、创造欲望和创造性思维的能力不够,可见编辑需要具有宏观把握素养外,创新求变素养更重要。

(二)基本素养

基本素养就是期刊编辑普遍应具有的知识、技术和能力。就期刊学科编辑而言,基本素养包含如下内容:

1.学科专业知识的理论素养。期刊学科编辑的专业能力是保证专业刊物质量的前提。编辑如果没有较强的专业理论知识,就不能准确把握文稿中的专业问题,更谈不上对文稿提出具体的修改意见和建议。对于数学学科编辑来说,如果编辑不具备数学专业知识功底,就很难审阅一些有关数学基本理论方面的文稿和较深的数学探究性论文,更谈不上对文稿的加工提高。

2.编辑专业知识的理论素养。编辑工作也需要编辑学专业指导,编辑学研究编辑基础理论、编辑实践管理的综合性学科,包括理论编辑学、编辑心理学等不同专业。这些专业从不同的角度,对编辑工作的原理和基本方法等进行了详细的概述,是指导编辑工作的基本工具。编辑学不仅为学科编辑提供理论和方法指导,还为发展和更新学科编辑的理论知识指明了方向。因此,在实践工作中学科编辑只有遵循编辑理论的指导,努力把握编辑过程的规律性,才能编辑出高质量的文稿。

3.综合类知识的理论素养。学科编辑不单要掌握本专业学科知识,还需具备和本专业知识相关的各分支学科的综合类专业知识。例如,数学学科编辑除必须具备数学专业的知识外,还必须具备经济、概率、统计、逻辑以及数学各分支學科的综合类专业知识,这是数学学科编辑工作本身的客观要求,是“专”而非“杂”。

(三)特殊素养

期刊是一种物态化的精神产品,期刊和图书等出版物有共同性,又有很大差别,有自己的特殊性。如图书大都是一次性出版的,而期刊一般是连续性出版物,因而期刊的栏目设置、编辑形式都具有系统性、可变性。这些特点决定了期刊学科编辑必须具备一定的特殊素养。

1.艺术素养。学科编辑不仅要负责期刊栏目文稿的审阅、校对,还必须有较好的审美情趣、一定的美术设计基础和艺术鉴赏能力,才能使编辑工作与艺术设计统一起来,使期刊更具欣赏性,从而不断提高刊物的整体质量。例如,编辑在校对过程中,都应从审美的角度,对每篇文章的字体选择、版式设计,甚至文章每页行数和每行字数、图片位置都要精心组织、认真搭配,使刊物成为内容与艺术相统一的高质量的精神产品。

2.技术素养。编辑技术素养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前期对文稿体例设计、结构安排等技术性处理,二是后期对文稿的布局、标题序级的区分和参考文献的编排、版式的确定、字号的选用、文稿校对、期刊付印等技术处理。数学学科编辑同样必须具备这些技术素养和技术能力。否则,就会降低刊物的质量。

3.自我完善素养。专业文稿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导向性、预测性的特点。因而,学科编辑需要不断完善自己的专业知识,不断吸收新的知识营养,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其主要途径有:一是在编辑实践中,在审阅文稿前阅读有关参考资料,来完善、充实自己的知识库;二是结合在编辑文稿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采取边学边问的方法进行学习和提高;三是在编辑工作中,不断总结编辑理论和方法,认真探索编辑工作规律,提高编辑工作能力;四是利用参加不同层次的专业学术研讨会,不断进行学术交流,虚心向专家学者学习,不断扩大自己的知识视野,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

[参考文献]

[1]郝晋.编辑主体意识的特征与作用[J].编辑学报,2001,(1).

[2]沈贤.编辑智能结构研究[J].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4).

[3]薛旭辉.期刊形象价值研究[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

[4]丁茂平.当代高校学报编辑的多重角色论[J].编辑之友,2012,(7).

[责任编辑:熊文瑾]

猜你喜欢

职业素养
工匠精神的缺失与高职院校的使命
实践教学中学生评价体系的构建研究
“先生”该如何做才好
教育国际化视阈下来华留学生管理干部之职业素养培育
职业素质培养下的大学生创业就业教育模式构建
技工院校校级领导职业素养的建设及质量评价研究
职业院校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研究
高技能人才培养新模式职业素养+职业技能
基于CDIO的大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研究
基于职业素养提升的高职院校学生管理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