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音乐拨动心弦

2020-04-20王薇

北方音乐 2020年3期
关键词:训练小学音乐教学

【摘要】合唱具有非常强的参与性、普及性,是很常见的一种音乐表演形式,是小学音乐教学的重要内容。童声合唱能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帮助学生树立团队合作意识,在音乐教学的实际开展当中,教师要采取适宜的方式方法,让音乐拨动学生的心弦,使得合唱教学的有效性得到显著提升。

【关键词】小学音乐;童声合唱;教学 训练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7X(2020)03-0142-02

【本文著录格式】王薇.让音乐拨动心弦——谈小学音乐教学中童声合唱教学[J].北方音乐,2020,02(03):142-143.

一、童声合唱教学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开展的重要性

在小学阶段的音乐教学中,童声合唱教学是集语言、音乐、演唱为一体的综合艺术活动形式。通过合唱训练能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审美情趣,使学生在音乐知识、演唱、音准、节奏、表现力等方面得到提升,让学生在受到艺术熏陶,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有利于学生身心的全面健康发展。小学音乐童声合唱教学,是小学素质教育中的一项重要内容,需要辅导教师在教学中运用正确的方法进行指导,经过长期的训练才能达到最佳效果。

二、童声合唱队的组织

在合唱教学的实际开展当中,首先要做的就是招收选择合唱队员,组建合唱队,合唱队员的要求是具备歌唱相关的基本技能,要有良好的音准、节奏感强、音色佳、音域较宽、有一定的识谱能力和音乐表现力等,具备以上几方面的条件的学生才能融入到合唱队中,更好地看懂、听懂理解指挥老师的要求,使得合唱队伍得到良好的训练和发展,学校合唱教学的有效性得到加强。

针对小学生这一群体来说,大部分学生都处在变声期之前,首先要给学生建立正确的声音观念保护好嗓音。声部划分主要以音色和音域为依据进行,在合唱的初期,可以将学生划分成高音、低音两个声部,高声部的学生选拔要求音色明亮、柔美、音区较高;低音部的学生声音宽厚、坚实饱满,按照学生的声音特点使声部得到有效合理的划分。根据声部平衡的要求,声部之间的人数有一个相对比例,两个声部的合唱队以50人为例,高声部应有26人,低声部应有24人,经过一段时间的排练之后,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适当地调整。在训练中也要进行队列的排序,高声部学生位置在指挥老师左边,低声部在指挥的右边,考虑学生的身高、身材等因素合理编排队形,保障所有的队员都能看到合唱队的指挥,使得学生的合唱能力得到逐渐的锻炼提升,达到预期的教学训练效果。

三、开展基础训练,提高合唱能力

在小学合唱教学实际开展的过程中,合唱训练是中非常关键的一个环节,应该引起教师的重视[1]。

(一)正确演唱姿势

在合唱发声的过程中,良好的歌唱姿势是第一步。辅导老师要积极调动学生身体各个发声器官的互相配合,协调工作。身体保持自然端正、面部肌肉和下巴放松,抬笑肌容易获得高位置的头声共鸣,脖子和后背、后腰连成一条线,可以使气息畅通无阻,在演唱时精神状态要积极,保持两肋扩充状态,使歌声得到充足的气息支持。由于演唱发声方法很抽象学生不容易理解,教师要通过正确示范让学生模仿体会,随时纠正学生不正确的歌唱姿势,这是歌唱技能的基础。

(二)歌唱的呼吸训练

古人云:“善歌者必先调其气”,在合唱的训练中,要求学生的声音圆润、声部协调统一,教师应该将呼吸训练作为根本,使学生恰当地运用与控制气息。歌唱的呼吸可以借鉴运动中的呼吸、闻花香、狗喘气、吹蜡烛等生活中常见到的方式,让学生体会怎样吸气,吸多少、吸到哪里、怎么保持住,让学生感受腰部一圈的扩张和对气息的控制,使学生学会用小腹的力量推动气息而发声,歌唱时气息得到很好的协调,声音就会稳定灵活、有弹性,流动性好获得理想的声音。

(三)加强音准和节奏训练

合唱是集体性的声音艺术,统一的节奏、准确的音高是唱好合唱的基础,音准训练在童声合唱中是非常重要的。在訓练时,我把“柯达伊”手势发生法运用到教学中,起到了很好的辅助作用。借助手势唱名位置的高低变化,帮助学生形成稳定的内心音程,从听唱单音练习到左右手各指挥一个声部做和声音程练习,让学生在体会和声效果中掌握音准。

在合唱中也要培养学生良好的节奏感。在演唱时,学生常常会出现拖拍、抢拍、时值不够,节奏不稳的情况,任何一个声部出错都会影响合唱的整体效果,所以在合唱训练时,教师要加强学生节奏感的练习。结合生活中的常见节奏和合唱曲目中的节奏型,有针对性地进行不同时值的附点节奏训练、切分音节奏训练、平稳节奏训练、及两部交错节奏训练等,可以提高学生对节奏变化的反应灵敏性。

(四)正确的咬字、吐字练习

歌词语言的正确表达是歌唱的基础,正确的咬字、吐字是歌唱技巧中的一个重要基本功,童声合唱教学中,要特别加强咬字、吐字方面的练习。要求学生“字正腔圆”地来朗读和演唱歌词,遇到学生咬字、吐字不准确的地方及时示范,随时纠正发音和口型。有的学生把“sh”的音,发成了咬唇音“f”,如“书”读成“fu”。有的“n”和“l”不分,在练习曲《好娃娃》中,有一句歌词“奶奶年纪大,头发白花花”,许多学生把“nainai”读成了“lailai”,我让学生把“l、n”从字典上查出来对比区分,在反复的朗读实践中,学生逐步养成正确规范地咬字、吐字习惯,与歌唱发音有机结合起来,使歌声富有感染力。

四、合唱作品的情感处理

在小学童声合唱训练中,通常要对歌曲进行相应的艺术情感处理。一部作品演绎得成功与否,取决于指挥对作品整体的把握能力和对作品的处理能力。[2]在处理歌曲时应注重以情带声,做到字正腔圆地把声音和情感表达有机结合起来。启发学生认真读歌词,理解歌曲描述了什么内容,展现了怎样的情景画面,表达了怎样的感情,让学生用“情”和“心”来演唱,真正表达出音乐作品的内涵。要想使学生将合唱作品演唱得声情并茂达到比较高的水准,教师的教学用语、训练方法、指挥手势都很重要。指挥老师首先要做好功课深入分析合唱曲目,对歌曲整体的速度、力度、情绪变化和每个声部的衔接换气、字和声音之间的结合等各方面都要心中有数。我在排练合唱曲《槟榔树下摇网床》时,启发学生想象自己置身于宁静安谧的海岛上,仿佛感觉到妈妈轻轻摇着网床上的孩子进入甜甜的梦乡的场景。整首歌曲处理速度稍慢,第一声部的十六分音符和第二声部的节奏形成动静对比,让学生把音量控制在中弱,用轻柔甜美的声音演唱。在处理声音和咬字吐字时,既要声音和谐优美,也要注意把歌词唱清晰,做到字尾轻收、字腹饱满、吐字自然、轻巧地演唱,通过多次排练让学生反复练习体会,真正领悟到歌曲的内涵。用手势和表情提示学生准确表达歌曲的情感和风格,有助于提高合唱队的整体艺术水平。

五、加强声部的和谐训练,培养团队合作意识

合唱要求各声部相互合作,讲究的是声部和谐统一。我在合唱排练时,让学生时刻注意聆听自己的声音要融入到集体中感受和声效果。学会一个声部倾听另一声部的声音,听清楚自己声部和其他声部层次分明的歌声,做到与另一声部默契配合,时刻注意使自己的声部与其它声部保持声音和速度的和谐统一,这样每一个合唱队员才能体会到合唱的独特魅力,享受团队合作的乐趣,使学生的整体合唱水平得到提升。

在小学阶段的音乐教学中,童声合唱教学是非常关键的组成部分。合唱是一门具有相当难度的工作,在日常的教学实践当中,教师一定要具备专业的素养和责任感,学习总结科学有效的训练方法,合唱队的每个声部成员在呼吸的运用、发声的位置和音色、吐字方法等方面,都要按指挥老师的要求达到统一,让学生在合唱中接受艺术的熏陶,让音乐拨动学生的心弦,从而树立进取乐观的生活态度,形成良好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在集体实践中体验合唱艺术的魅力。

参考文献

[1]徐泽宏.试析“柯尔文手势”在小学音乐课中的合理运用[J].亚太教育,2019(8):9-10.

[2]《合唱指挥基础教程》马革顺 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

猜你喜欢

训练小学音乐教学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在遗憾的教学中前行
提高小学音乐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策略
开启学生智慧,构建快乐课堂
如何走出小学音乐教学的困境
让文言文教学迸发思维的火花
素质教育背景下音乐欣赏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计算教学要做到“五个重视”
日媒:日自卫队将以“训练”为名“出兵”南海
教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