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钢琴伴奏综合素质的有效方法
2020-04-20肖璐璐
【摘要】伴奏是通过弹奏音乐作品的钢琴部分并与他人共同完成一部音乐作品的过程。在钢琴教学过程中,钢琴伴奏已经成为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是社会的音乐文化建设中重要的一个环节。在培养钢琴演奏方面人才时,也应将培养钢琴伴奏素质纳入专业培养方案中。
【关键词】钢琴伴奏;综合素质培养;钢琴艺术指导
【中图分类号】J6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7X(2020)03-0092-03
【本文著录格式】肖璐璐.培养钢琴伴奏综合素质的有效方法[J].北方音乐,2020,02(03):92-94.
钢琴可以通过演奏者表达出丰富的情感,可以表达出作曲者的内心思想,具有强烈的表达性。在舞台上进行表演时,钢琴通常作为主角来进行曲目表演。钢琴在演奏中所占据的地位越来越高,随之钢琴伴奏也引起了人们的重视,在各个艺术舞台上都能发现钢琴伴奏的身影。钢琴可以作为单独欣赏的音乐艺术,也可以成为为声乐、舞蹈、合唱服務的伴奏乐器。艺术的表达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但每一种乐器的表达在音乐中是不可分割的。在进行钢琴伴奏时有两种常规分类,一种是根据固有的钢琴伴奏谱,钢琴伴奏者作为辅助完成对音乐的诠释。一种是即兴创作伴奏,这种伴奏通常音乐只有旋律并没有专业伴奏谱,这就对伴奏者有更高的要求,也为钢琴伴奏注入灵魂,注入了钢琴伴奏者自己所表达的内涵。
近几年,我国钢琴音乐教育学科已经发展得比较完善了,从过去的单一钢琴专业学科,发展成以钢琴为主,伴奏为辅的专业教学模式。在音乐教育拓展能力上缓解了我国钢琴伴奏这一相关知识点起步较晚的弊端,但现如今已逐渐开始引起教育界的重视。现如今我国的钢琴伴奏教育正在高速发展,与世界水平接轨是指日可待的。很多专业院校在培养学生钢琴表演技能之外,钢琴伴奏能力逐渐被提上学习日程,钢琴专业老师们在培养学生学习专业钢琴期间对钢琴伴奏的运用也加以引导,这使得学生有了全面的能力去实现钢琴艺术的多元化。随着伴奏能力的提高,学生会拥有更多机会与他人合作,有更加丰富的演出经验,加深自己艺术修养。德国对钢琴伴奏方面极为重视,从初中起学生就开始培养钢琴伴奏能力,树立与他人合作的意识。在我国钢琴领域,钢琴伴奏已经开始蓬勃发展,但也面临问题需要及时改进。
一、钢琴伴奏的发展
1947年,美国南加州大学正式成立写作钢琴专业,中国于1998年在武汉音乐学院开创第一届钢琴艺术指导研究生,2008年的开始招收同专业本科生。随后国内音乐学院相继都开展成立钢琴艺术指导教研室,在国内音乐发展领域钢琴伴奏的地位越来越高。在音乐教学时加强对学生钢琴伴奏能力培养时,更要注重学生专业知识以及经验方面的累积,才能在合作中取得进步给予指导与指引。
(一)完善
在完成与他人音乐作品钢琴伴奏合作时对于乐器演奏的技巧有较高的要求,音乐伴奏并不是较为简单地学习。很多著名音乐作品在演奏过程中,钢琴伴奏演绎难度不亚于钢琴独奏作品的难度。在进行音乐学习时要加强对技能的把握,要成为优秀的钢琴伴奏时,必须拥有熟练精湛的钢琴演奏技巧。对于技巧的水平提高,通过反复练习增强手指、脑部记忆。在锻炼过程制定有目标的练习,根据钢琴曲谱的难易程度做简单划分,从易到难逐渐提升。
(二)节奏的分析
学生在进行作品弹奏时,对于音乐的段落分析、情感表达、呼吸控制等需要更深层次的探究。通常缺少思考的音乐作品,弹奏出来所表达的情感是呆板的,很难引起观众的共鸣,过于整齐的音乐节奏使整体效果大打折扣。在声乐作品整体表现上,观众可以通过音乐节奏和音乐段落的承转起合更明确的体会到音乐作品所包含情感的丰富程度,可以帮助听众更全面的体会音乐层次上的区别,对于演奏者来说对自己的钢琴伴奏水平也起到提升作用。演唱者在进行音乐表演过程中,需要调整自己的呼吸,要求钢琴伴奏与演唱者的默契,在钢琴弹奏期间为演唱者流出气口。若一味的按照音乐作品中固有节拍弹奏,则会阻碍演唱者对情感的表达,阻碍演唱者正常演唱节奏。只有对音乐作品的情感理解,明确节奏分才能在表达作品时具有更高层次的审美。
(三)与钢琴伴奏结合
音乐表现能力是在达到一定熟练度的钢琴技巧之上对音乐作品更高的要求,演奏者通过对音乐节奏形象的培养来表达音乐所包含的情感与内涵,往往较强的音乐表现能力带给观众更深层次的情感感染。在对音乐作品表现上通过培养音乐表现有助于对钢琴伴奏能力的提升,在表演中演奏者根据歌词中所表达的情感,向观众塑造完整的音乐作品形象。在练习钢琴时弹奏者可以根据自己对音乐的理解为音乐填上赋予情绪的歌词,也可以有更好地理解音乐。
(四)市场对音乐文化的需求
随着国民对生活要求越来越高,精神层次追求已经成为新世纪国民发展需求的总追求。各级单位政府注重自身文化建设,在文化建设领域中音乐作为有效的传播手段受到重视。在音乐专业学科中钢琴伴奏现在已是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钢琴伴奏在音乐表演中的地位越来越高,在各项音乐赛事中都增加了音乐伴奏艺术指导等相关专业比赛项目,音乐家协会与各组织都成立了交流协会,同时也是在参与社会活动中最重要的媒介。钢琴伴奏已经不是辅助性课程而是要作为专业培养方案的重要内容。在音乐传播与相关音乐比赛演出中,作为声乐表演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钢琴伴奏有了广泛的市场需求。随着市场对钢琴伴奏人才需求量增高,培养钢琴伴奏成为了各高校人才培养的目的之一。既然钢琴伴奏学习的人越来越多,若想在众多人才中脱颖而出,就要加强对技能方面的培训,用专业钢琴知识指导和完善自己。
二、钢琴伴奏所面临的问题状况
(一)钢琴伴奏教学现状
对于钢琴专业学生来说钢琴所掌握的技巧能力是不错的,但是由于大多数学生较为习惯看固定旋律谱,钢琴伴奏对五线谱视奏能力要求比较高,对于简谱更是需要活用和声、乐理等知识来创作,这些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学习古典钢琴时,只是根据曲谱把内容弹奏出,没有自己的思考,导致学生的钢琴演奏都容易千篇一律,机械化,这样弹奏出来的作品是枯燥的。在这期间就需要教师对学生正确的指引,在日常教学时教师要对学生所掌握的钢琴理论知识进行检测,督促学生去学习之后还要运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音乐观念。在音乐作品中伴奏音乐往往是极为重要的,不单要求对节奏,音准准确把握,更多的是要求伴奏者与表演者之间的配合与交流,这样所呈现的作品才更具有流畅性,音乐性。在很多学校对学生进行培养时往往对钢琴伴奏不重视,很多学校缺乏专业钢琴伴奏教师,钢琴伴奏教师的能力有待提高,钢琴伴奏如果用单一的授课方式太缺乏多样性,无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创造力,过于照本宣科的教学只会培养机械的弹奏者。
(二)钢琴伴奏在实际应用中所面临的状况
在很好地诠释钢琴伴奏要求伴奏者有较高演奏技巧,若一味枯燥的演奏,只会让伴奏失去情感的色彩,对演唱者也做出局限性。钢琴伴奏赋予的灵魂更多是创造性,它的模式是多样化的。在熟练进行钢琴伴奏的前提是对钢琴演奏技術的熟练掌握,这样在进行器乐演奏时就可以具备即兴弹奏的条件。要求弹奏者熟练掌握钢琴的24个大小调的音阶,琶音和和弦。伴奏者根据演唱者不同风格以及演唱者对情感的表达,选择适当的音符排列、组合来配合音乐作品所要呈现的音乐效果。可以通过钢琴织体之间的变化将伴奏音色填充入主旋律中,让音乐更为流畅,更加和谐。当音乐具有层次感时,听众就可以感受到音乐的变化以及情感的波动。在伴奏过程中更注重的是钢琴和声的走向与整体结构的打造。所以对于钢琴伴奏者来说,在进行演奏时要脱离固定的曲谱,在原有基础上有所创新有所思考。演奏者在演奏期间要放松心态,过于紧张的心情会导致大脑无法思考,无法感受音乐,身体的紧绷让手指无法灵活地在琴键上弹奏,会对乐曲的音乐性、流畅性大打折扣,也会打击演奏者演奏的信心。
(三)优秀钢琴伴奏所具有的素养
在开始进行钢琴学习时要学会正确演奏方法,错误的演奏方法对于技巧培训是有很大坏处的。在弹钢琴时不能要光靠手指,要调动整个身体的灵活性去通过生理运动来弹奏音乐。在进行手指弹奏时要找好掌关节角度,用手臂带动的力量传送到指尖通过指尖爆发的力量将声音弹奏出,这样力度的钢琴弹奏的音阶是饱满的集中的。当钢琴弹奏者想要表达激烈情绪时可以通过手臂爆发力更好的弹奏出,制造出强有力的效果。在弹奏钢琴伴奏时对于手指触键要追求更多的变化性。在弹奏时手指接触钢琴琴键的面积、手指下落速度的快慢、使用力度的大小都会对音乐弹奏的效果产生影响,所以在对钢琴演奏时需要弹奏者对音乐进行具体分析,根据所需要表达的情感与演唱者实际情况做出相应调整。
踏板是钢琴一部分,也是在钢琴伴奏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在观察钢琴乐谱会发现演唱者和作曲家会在曲谱中添加的踏板记号,通过对钢琴踏板的应用可以更好地表达出多要达成的演奏效果。在钢琴谱中有很多踏板记号,但是在伴奏谱中对于踏板的标记却并不多,所以就要求钢琴伴奏演奏者对曲谱进行认真分析琢磨,根据音乐所表达的情感以及演唱者对于作品演唱的技巧在适当的位置添加踏板记号。要求研究者判断好如何使用踏板、踏板何时放掉,踏板踩踏深浅,对于这些细节问题都需要做出处理,通过合理地运用去丰富音乐表达。通过对踏板的合理运用,在对音乐作品表达上,音乐所表达的节奏更具有跳动性,音色也更为丰富,使音乐的表达进入高潮时更具有气势。同时为了适应不同演唱者声线的不同,对曲调的音阶也要及时做出调整,伴奏弹奏出最适合演唱者的表现。
钢琴伴奏与钢琴演奏有所不同在于,钢琴伴奏更多是需要做配合,要对需要伴奏的作品做深入研究,更需要对作品的起承转合有明确规划,雕琢好每一个部分,从而对作品整个呈现起辅助作用。现如今,钢琴曲谱难度大,伴奏者的练习周期相对来说较短,需要伴奏者拥有更深厚的音乐底蕴,丰富的专业知识,过硬的技术能力,音乐段落之间的衔接有更高的要求,但在练习过程中不要追求一味的自身情感,更重要的是和演唱者细心配合音乐,天衣无缝地将音乐呈现在舞台上。
四、如何提高钢琴伴奏能力
(一)钢琴演奏技术
钢琴伴奏是在弹奏钢琴时根据旋律的变化而进行的即兴的或者非即兴的创意性弹奏,在创作过程中除了需要对钢琴演奏者有扎实的演奏技巧要求,更多是对音乐作品的欣赏换化为为演唱者歌唱作艺术处理。钢琴伴奏者在进行演奏时,需要对曲谱熟练掌握根据固有的旋律,对音乐进行分析,利用所掌握的理论知识即兴或非即兴弹奏。在这个过程中强调的是学习钢琴伴奏时技巧能力的熟练掌握,在日常学习中反复练习,为在钢琴伴奏学习中打下良好基础。
(二)和声于钢琴伴奏的意义
对于钢琴伴奏能力的培养并不是急于求成而是在反复练习中所积累下的经验。即兴伴奏能力对钢琴伴奏者要求更高,对于如何培养即兴伴奏能力也并不是无章可循。首先要保证对钢琴理论知识熟练掌握以及对技巧的熟练性,演奏方法要正确。钢琴演奏中音乐的表达无拘无束,具有随意性,即兴弹奏具有局限性。钢琴伴奏要求在整个曲调风格上进行架构,所表达的内容不能超出结构之外。因此在具有局限性的结构内进行即兴弹奏具有更高的难度。这就需要弹奏者丰富理论知识与熟练的技巧,加强音乐与整体曲调的和谐流畅确保音乐走向的正确与演唱者之间配合的默契。对和弦有更多的学习,对节奏熟练掌握,和弦连接方式是多种多样的,不同和弦的连接方式所表达的情感也是不同的,为作品添加的色彩也是丰富的。对于和声的设计是在进行钢琴伴奏时对弹奏曲目有升华的效果,对于和声选择是否准确影响到正首歌曲对伴奏处理的性质。在通常的旋律中,根据音乐所表达情感的高低选取和声,如调内正三和弦保证歌曲主旋律的流畅性使主体更加丰满。
(三)对钢琴曲目的分析
在进行钢琴伴奏时能否熟练选择和声,弹奏时能否熟练使用技巧,这些除了钢琴伴奏者对钢琴相关知识技能熟练要求外,更重要的是对伴奏曲目的细致分析。对作品题材、背景所表达内容进行思考。在选择伴奏方式时,要根据曲目的风格选择贴切的伴奏手法,钢琴技巧添加时的时机,这都需要钢琴伴奏者较为丰富的经验,所添加的内容才能为演奏曲目锦上添花。相同曲调风格在和声选择上也略有差别,当两段音乐所表达都是情绪最饱满的点,但不一定要运用相同的和声,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和声。因此对于钢琴伴奏者来说,除了技法上面的要求更重要的是要有分析能力,对曲目有自己的看法。在钢琴伴奏中融入自己的情绪,将曲目情感很好地传递给观众。钢琴伴奏者要有很好地全局性把控能力来为音乐伴奏,制造框架使整个布局具有合理性。对曲谱整个风格做出构造,奠定整首曲风所表达的情感,这样才能够选择合适的音乐表达形式去处理作品。一位作家的作品根据不同时代所表达的社会核心思想的不同,也应作出调整,选择出最正确的音乐走向,通过运用正确的伴奏手段来带动音乐发展。对于同一段曲谱,不同演奏者之间有不同的表达方式,作品的表达没有正确之分,只有所表达的含义思想的不同。
(四)个人综合素质的培养
首先明确钢琴伴奏是为了配合其他表演者和演唱者的表达,虽然分主次关系,但是在音乐作品中同样重要。这就要求钢琴伴奏者有明确的合作意识,通过反复练习达到彼此之间的默契。在练习过程中要与他人多交流,不要一味地為了表达自己高超的钢琴技巧而忽略了团队之间的合作,破坏音乐整体的和谐。当演唱者出现失误时钢琴伴奏要保证心理素质的稳定才能对事故做出巧妙地处理。好的伴奏者可以将一次配合失误变化为一次特别的即兴表演。即兴伴奏要求钢琴伴奏者具有丰富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对作品进行细致分析,通过经验,以及所掌握的知识对音乐进行处理加工,提高音乐伴奏对整体音乐的影响。
在对学生进行钢琴伴奏培养时要培养学生的自信,一味的否定学生只会让学生失去自己,及时掌握了弹奏钢琴的技巧但所表达的钢琴曲是单一乏味的。在进行钢琴伴奏时要保证心态放松,这样才能有较好的精神面貌去面向观众。克服生理上的紧张,助于提高演奏者弹奏水平。弹奏者的自信心更多是在于对曲调掌握的熟悉度以及钢琴弹奏技巧的熟悉度,这就要要求弹奏者在私下更多的反复练习,对自己采用心理暗示和使用呼吸调节的方法缓解自己紧张的情绪。为积累弹奏者的舞台经验,要积极参加活动与他人多交流,养成开朗健康的心态。
五、结论
在培养与锻炼个人钢琴伴奏能力在实际应用中仍存在很多难点,无论是演奏技巧或是对作品的理解程度都要求钢琴伴奏有较高的综合音乐素质。相对于钢琴独奏来说,钢琴伴奏具有更强的个人能力要求。人才培养过程中,要提高对钢琴伴奏者综合素质的养成和各方面知识的积累,钢琴伴奏在钢琴演奏中所占据的地位日益提高,会培养出更多具有综合素质水平的伴奏人才,为音乐增添更多的创造性。
参考文献
[1]王婷婷.浅谈钢琴伴奏在音乐表演中的重要地位[J].黄河之声,2015,(10):35-37.
[2]杨静静.浅谈声乐表演艺术中的钢琴伴奏[J].理论研究,2014(2):78-79.
[3]郭洁.钢琴伴奏在声乐演唱中的演奏功能[J].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16,(5):121-123.
[4]张红霞.谈钢琴伴奏与声乐演唱的关系[J].苏州大学学报(工科版),2014,(2):52-54.
[5]杨果朋.钢琴伴奏在视唱教学中的体验与体现[J].怀化学院学报,2003,(6):125-126.
作者简介:肖璐璐(1982—),汉族,硕士,讲师,研究方向:声乐钢琴伴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