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音乐课堂中情感教育和美育教育的渗透策略

2020-04-20刘永花

北方音乐 2020年5期
关键词:中学音乐美育情感

【摘要】随着现代科学教育理念的不断发展,中学音乐教育受新课程改革的影响,对中学音乐的教学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学音乐课程教学要能够有效地对中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和美育教育,培养中学生丰富的情感以及良好的审美能力,提高中学生的情感表达方式、方法和技巧。中学音乐教师要能够设计出让中学生感兴趣的音乐课堂,提高中学生对于音乐学习的积极性,使得中学生在繁重的学习任务中,身心得到放松,培养中学生在劳逸结合中提高各科的学习效率。

【关键词】中学音乐;情感;美育

【中图分类号】G633.9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7X(2020)05-0146-02

【本文著录格式】刘永花.音乐课堂中情感教育和美育教育的渗透策略[J].北方音乐,2020,03(05):146-147.

新课程改革要求各个阶段的各科教师把对学生的德育渗透到日常的课堂活动中来,教师不仅要重视对学生进行基础的知识教育,还要有效地德育。对于中学生来说,由于面对这高考的压力,中学生数学、物理、化学、政治、历史、地理等科目的学习任务繁重,所以音乐教师要注重中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实际情况,开展能够促进中学生身心健康共同和谐发展的音乐课堂活动。让中学生在音乐课堂中得到放松,通过富有趣味的音乐课堂,不仅可以使中学生劳逸结合地学习,提高学习效率,还能够培养中学生情感的表达,提高中学生的审美能力。

一、听觉导入的音乐课堂的开展

音乐是一门艺术,主要是通过听觉来体现,所以中学音乐教师运用听觉导入迅速地吸引中学生的注意力,让中学生在音乐旋律中身心得到放松,使中学生最快地融入音乐课堂的学习中。在音乐课堂的教学中,“听”是主要的教学方法,这种方法培养中学生的听的注意力,促使中学生能够在轻松的氛围中集中注意力去感受音乐的魔力,去体会音乐中的情感。这种以“听”为主的而音乐课堂活动的展开,在给学生带来听觉冲击的同时,还能够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丰富中学生的情感表达。

例如中学音乐教师可以选取贝多芬所著的钢琴曲《命运交响曲》来开展音乐课堂的教学,中学音乐教师要能够科学合理地利用信息技术开展音乐课堂的教学。音乐教师可以先引导中学生了解贝多芬的生活背景,然后再利用多媒体给学生播放《命运交响曲》这一经典的钢琴曲,让中学生静下心聆听,从《命运交响曲》这一钢琴曲中寻找属于自己的感悟。中学音乐教师在播放《命运交响曲》之前可以提出问题,如“请同学们仔细聆听、欣赏《命运交响曲》,然后谈谈你们的心得体会,从这一钢琴曲中哪一部分你体会到了贝多芬什么样的情感表达?请同学们带着问题进行欣赏,并踊跃发言。”,然后中学音乐教师引导中学生进行聆听《命运交响曲》。中学音乐教师还可以适当地引导中学生了解音乐背景,贝多芬在作曲的时候他被疾病缠绕,疾病折磨着他的身体和心理,苦不堪言,再加上他的爱人也离他而去,这些对他来说可谓是双重打击。但是他并没有被病痛大败,他用顽强的意志战胜了不幸,没有被不公平的命运所击垮,他热爱音乐,所以最后他回到维也纳继续自己对音乐的追求。贝多芬经历了最绝望的时期,也经历了同命运斗争的过程,最终战胜,所以他创作这首《命运交响曲》就是告诉人们“我要扼住命运的喉咙”这一宣言,他敢于同命运做斗争,敢于挑战命运。中学音乐教师应该认识到音乐课堂的教学内容也讲究循序渐的过程,中学音乐教师要能够一步步地引导中学生通过贝多芬的创作环境和创作时的心态来更好地学习《命运交响曲》这一钢琴曲的情感表达技巧,让中学生认识到情感的表达不止语言和文字,还有音乐,进一步培养中学生的情感表达方式和表达技巧,提高中学生的情操。

二、游戏教学丰富学生学习音乐的体验感

相信任何学习阶段的学生都会喜欢游戏教学的方式,游戏教学法能够很大程度上使学生以轻松的学习状态进行学习,帮助学生释放学习上的压力,使学生更加高效地进行学习。对于中学音乐教师来说,游戏教学法也是一种很好的帮助中学生提高审美能力,提高情感表达的教学方法。中学音乐教师可以选择学生感兴趣的音乐话题作为课堂导入,创造与中学生产生共鸣的音乐课堂。中学音乐教师在游戏教学方式的音乐课堂中应该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鼓励学生尽情发挥自己的想象。

例如中学音乐教师可以开展“歌词配对”的音乐课堂游戏。中学音乐教师可以先教中学生学习歌曲,然后通过多媒体播放歌曲的旋律,中学音乐教师可以将全班中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说明规则。教师随机播放该音乐的旋律,然后每个小组以抢答的方式进行比赛,先按下铃铛的小组先上台跟着多媒体播放的旋律进行歌唱表演。而且歌词要对,由于多媒体连接了麦克风,还可以对抢答者的歌唱水平进行打分,得分最高的小组胜出。比赛回合可以根据课堂时间灵活调整。中学音乐教师在课前可以先征求学生的意见,他们想要学什么歌曲,然后让学生投票,根据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挑选出中学生喜欢的歌曲,进行教学。加深中学生对该歌曲的认识,使中学生能够从音乐鉴赏的角度去喜欢音乐,提高中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例如中学音乐教师可以选择周杰伦新出的歌曲的《说好不哭》、许嵩的《庐州月》、五月天的《温柔》等歌曲,通过中学生感兴趣的歌曲,中学教师紧跟流行音乐的潮流,拉近与中学生的距离,开展活泼有趣的音乐课堂教学活动,提高中学生对音乐的进一步认识,使得中学生的音乐素养得到提高。

三、自主探究的音乐课堂应该由学生主导

对于中学生进行的教育培养,不仅有文化素养的培养,中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还有对中学生自主探究学习能力的培养。中学音乐教师要能够深刻认识到,中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的培养不仅仅是在数、理、化、政、史、地、语、英等科目中才会有的概念,在音乐的教学目标中也渗透着自主探究学习的培养目标。中学音乐教师要能够让中学生在课堂中放松心情,通过愉快的音乐课堂活动来提高中学生各项能力全面更好地发展。

例如,中学音乐教师可以让中学生自主探究有关“地名”的歌曲学习。这一音乐课堂内容是这样的:中学音乐教师提出问题“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学习音乐中的地名,但是这节课要你们自己去寻找哪些歌曲中带有地名,或者是哪些歌曲通过某一地方的特点来表达这个地名的,请同学们积极思考,大胆探究,然后和全班同学和老师分享”。中学音乐教师通过把课堂交给中学生,让他们自主探究学习,给中学生更多属于自己的课堂活动时间,挖掘并提高中学生的审美能力,丰富中学生的情感表达。

四、結语

音乐同美术一样是一门艺术,它们的载体不同,但是它们都可以提高学生的发现美、欣赏美的能力,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提高学生的情感表达的方式,提高学生情感的表达技巧。中学音乐教师在不断丰富自身音乐素养的同时,还要能够创设丰富、有趣的音乐课堂活动,引导中学生在音乐课堂教学的熏陶中,使得生各项综合能力能够有效地协同发展。中学音乐教师通过有效地开展轻松愉悦的中学音乐课堂活动,让中学生卸下疲惫,以充满朝气的精神状态更好地调整学习心态,可以帮助中学生进行更高效的学习。

参考文献

[1]陈华娜.初中音乐课堂应渗透情感教育和美育[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8(11).

[2]陈娟.中学音乐的情感教育的策略分析[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6(6).

[3]丁智勇.聆听醉美音乐,产生情感共鸣--中学音乐鉴赏课中情感教育渗透策略之我见[J].新课程,2017(10).

猜你喜欢

中学音乐美育情感
浅谈美育对特殊儿童的影响
广西高专学前教育专业美育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情感
台上
浅谈中学音乐课堂的教学方法
美育教师
主题素材阅读之“情感”篇
当前学校美育实践中值得注意的若干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