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丰富提问方式,让学生在精彩的问题中创新思维

2020-04-20徐生斌

学周刊 2020年12期
关键词:提问方式创新思维小学数学

徐生斌

摘 要:小学数学中利用有效的提问方式不仅能够提高学生对数学基础知识的理解能力,还能最大限度地增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力度,更能让学生在大量的问题思考中锻炼自身创新思维能力。作为小学数学教师,我们应在“生本教学”的基础之上,将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通过丰富提问方式的手段开展引导式教学,让学生在更多丰富、精彩的问题中逐渐形成自己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自身的创新思维意识。

关键词:小学数学;提问方式;创新思维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20)12-0090-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0.12.044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下称《新课标》)中提出:“小学数学教学不仅需要学生掌握数学基本知识和技能,还应在不断的实践创新活动中提高自身抽象思维和推理能力,培养学生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从《新课标》的这一基本要求中可以看出,对小学生学习数学的要求有了一些变化——不仅要求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还要求学生在不断的学习过程中有意识地开展各种创新活动,为更好地提高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奠定基础。

一、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提问特点分析

课堂提问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用的一种十分有效的教学手段,通过提问不仅能加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关系,还能让学生时刻跟随教师的思路开展相关的学习活动。因此,教师经常会以提问的方式开展相关教学活动。在传统教学模式下,小学数学教师的提问方式具有如下几个特点。

(一)缺乏层次性

通常情况下,教师的提问往往只有一层,相对来说比较单一,解决问题的方式缺乏层次性。如果学生能将问题回答出来,教师就会给予积极的评价。相反,如果学生回答不出来,或者回答错误,教师往往会采取请别的学生回答或者给予不好的评价来对待学生。这种缺乏层次性的提问方式不利于学生学习信心的养成,更不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形成。

(二)缺乏引导性

正如前面所说,当教师给学生提出一个问题时,学生如果回答不出来具体的答案,那么教师往往不会让学生继续思考,而是将机会留给其他的学生。在具体的提问过程中缺乏相对应的引导,也没有有意识地通过降低问题难度的方式引导学生独自找到问题的答案。

(三)缺乏个性化

就小学生本身而言具有一定的个性差异化,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对知识的接受或掌握情况存在一定的差异,导致在相同的问题下学生的反应各不相同。有的学生能更加轻松地回答出教师提出的某一方面的问题,但有的学生则需要教师换另外一种形式进行提问才能回答出来。因此,教师如果采用相同的提问方式展开提问活动,缺乏个性化的设计与处理,是很难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的。

二、小学数学课堂高效提问策略分析

通过前面分析可以看出,目前小学数学课堂中教师的提问方式仍存在一定的问题。教师如果不能及时地针对这些问题作出一些改变,就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创新思维,也无法全面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为此,教师应从丰富提问方式的角度出发对自己的提问进行“再设计”。

(一)提层次性问题,引导学生逐步找到答案

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设计一些富有层次性的问题让学生展开相关的回答。为了更好地保证问题的有效性,教师应在课下将要提出的问题设计好,按照由简单到复杂的顺序记录在备课本上。在具体的提问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学习情况的不同,有选择性地提出其中的某个问题让学生回答。当发现学生无法回答这一问题时,教师可以围绕这一问题从之前设计的一些简单的问题中出发开展二次提问,引导学生逐步思考并回答出问题的答案。当学生能够轻松地回答出教师提出的问题时,教师可以从之前设计的更高层次的问题中提出一些进阶问题,鼓励学生在更高的练习题目中开展创新活动,以更好地促进学生创新思维意识的形成。

例如,在教学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多边形的面积”相关知识时,教师设计了如下问题:“(1)一个平行四边形的高为4cm,宽为6cm,求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2)一个平行四边形的高为4cm,宽为3cm。若将平行四边形的底扩大四倍,高缩小2倍,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放大/缩小/不变)。(3)一个平行四边形的底扩大4倍,高缩小2倍,则面积(放大/缩小/不变);如果它的底缩小3倍,高扩大3倍,则面积(放大/缩小/不变)。”在这道题目中,教师可以先选择第三道来让学生回答,如果学生没有回答出来问题的答案,则按照“2-1”的顺序依次引导学生开展相关学习,引导学生在不断的进阶活动中理解所学知识。

(二)提触发式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

教师应提出一些触发式的问题,努力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所谓触发式问题是指在新旧知识的衔接处,利用知识间的矛盾设置思维障碍,刺激学生思考,触动其对新知的探索欲望,从而主动发出对未知数学知識的疑问。这种提问方式比较适合在讲授新知识时使用。当教师需要运用旧知识导出新知识时,就可以通过这种方式提出一些触发式问题,让学生在回顾旧知识的同时通过自我思考,在反思或对比的过程中把握所学知识的具体内容,从而提升学生对于新旧知识的理解程度,激发学生对于新知识的探索欲望。

例如,在教学人教版数学五年级“小数的除法”相关知识时,教师在上课前可以向学生提出这样一个问题:“提到小数运算,我们已经学过哪几种运算方式?”学生:“加法、减法、乘法。”教师:“整数运算呢?”学生:“加法、减法、乘法、除法。”教师:“也就是说小数我们还有除法没有学,但是我们已经学过小数的加法、减法、乘法,大家能不能发现它们与整数运算之间的关系?”通过提出这种触发式问题,激发学生尝试对“小数除法计算”的欲望。随后,教师可以给学生提出几道具有代表性的“小数除法题目”让学生开展研究,鼓励学生在不断探究的过程中提升自身的创新思维。

在对这一问题展开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注意寻找到新旧知识之间的切合点,并通过放大切合点的方式将这一问题背后更多的内容融入到实际环节之中,鼓励学生在思考问题的同时加强自身创新意识,提升学生的探索欲望。同时,当学生能够根据教师的提问回答出答案后,教师还应采用更深层次的探讨活动,组织学生开展相关交流,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三)提实验型问题,引导学生加强创新意识

教师应提出一些能够激发学生动手开展实践活动的问题让学生思考。由于数学本身属于一门抽象的知识,需要学生在大量的实践活动中更加直观地感受这些数学知识本身的科学系和逻辑性。但是,就目前小学数学教学课堂的情况来看,部分教师缺乏引导学生开展实验的意识。第一,认为开展实验会浪费课堂教学时间,因此往往会通过演示或一带而过的方式讲实验内容“过掉”。第二,缺乏通过实验的方式引导学生开展相关学习的意识,不认为学生通过实验能提高某一方面的能力。而在数学教学中提出一些实验型的问题,鼓励学生通过实验的方式开展相关的数学活动,不仅能让学生在实验中验证自己的某一观点,还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让学生围绕实验内容设计出更多新的实验环节。为此,教师应尝试提出一些实验型的问题,将实验内容与教学内容很好地结合在一起,并通过创设悬念、自主设计道具等方式让学生开展相关实验活动。

例如,在教学“图形的运动(三)”相关知识时,教师可在黑板上给学生画出来一个十分复杂的图形,然后在下面绘制了几个不同旋转角度后形成的新图形,让学生尝试辨认每个图形分别是在原来图形的基础上旋转多少度后形成的。面对这一问题,由于图形内容比较复杂,加上表面有很多不同的图案,使得学生辨认起来比较困难。为此,教师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如果你们看不出来的话,是否可以通过实验的方式将题目解答出来?”在教师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后,学生就可以围绕这一问题展开实验,选择纸张、木棍、尺子等相关工具制作成不同道具,进而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四)提合作性問题,引导学生实现共同成长

教师应提出一些合作性的问题来引导学生更好地开展一些互动性活动。对于数学这样一个抽象性要求极高的学科来说,通过合作学习的方式开展相关学习活动不仅能很好地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还能让学生在互相合作的过程中实现取长补短,对更好地激发学生合作过程中的创新思维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为此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提出一些合作性问题的方式开展相关教学。第一,这一类型的问题适合在新知识讲授完提出。当学生对所学知识有了一定的认识后,教师提出这种合作性的问题有助于学生之间展开深度的交流,通过交流更好地提升对新知识的把握程度。第二,合作性问题必须与合作性任务结合在一起,通过让学生在接受教师提出的问题后开展一系列实践性的合作活动,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实践意识和创新意识。

三、结语

总之,在开展小学数学教学活动过程中,教师有效的提问是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开展创新工作的一个重要方式。长期以来,尽管课堂提问一直都是教师实现与学生互动的主要途径之一,很多学生也在反复的问题回答过程中提升对所学知识的整体把握程度。然而由于教师提出的问题缺乏层次性、缺乏个性化、缺乏引导性等问题,导致很多学生无法真正在教师的提问中实现自身创新思维能力的提高。为了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鼓励学生在大量的思考问题过程中提高自身创新思维能力,教师应丰富自己的提问方式,通过提出层次性问题、触发式问题、实验型问题、合作性问题等更多形式的问题让学生展开相关的思考,鼓励学生在不断的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同时寻求更多可以创新的途径,从而真正达到《新课标》对于小学生“创新意识”提升的基本要求。

参考文献:

[1]林锦霞.面向学生发问能力培养的小学数学提问策略研究[J].中小学教育研究,2016(10).

[2]马春燕.浅析小学数学课堂提问教学中存在问题及对策[J].学周刊,2019(29).

[3]李晓文.浅析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反馈中的问题及对策[J].好家长,2017(3).

[责任编辑 杜建立]

猜你喜欢

提问方式创新思维小学数学
谈启发式教学的技巧
让提问在语文教学中闪现智慧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