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渺小与不朽

2020-04-20刘方捷

作文评点报·初中版 2020年16期
关键词:清洁工敬畏劳动

刘方捷

尊敬的领导、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两千多年前,有一位诗人,历史的尘埃拭去了他的姓名,却没有抹去他不朽的诗句:“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一之日觱发,二之日栗烈。无衣无褐,何以卒岁?三之日于耜,四之日举趾。同我妇子,馌彼南亩,畯田至喜。”

多少年来,无数中华儿女就如这位诗人所写的一般,耕地,织衣。在漫漫的长夜里,期待忙碌的黎明,薤上露,露沾衣,衣不惜,愿无违,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渺小而不朽的涟漪。

然而,两千多年后的今天,随着时代的进步,我们忘却了劳动;两千多年后的今天,我们没有时间去劳动;两千多年后的今天,有了人工智能来代替我们劳动;两千多年后的今天,我们被困在物质充裕的海洋中,一個名为“懒散”的海岛上;两千多年后的今天,我们竟瘫在生活的角落里,嘲笑着那些平凡的劳动者。

想想,是不是觉得挺讽刺的?

勤劳的人,对于劳动存有一种天然,繁忙于晨兴,戴月于归途。

清晨,尚在熟睡的现代都市,是被清洁工唤醒的。他们戴上口罩,挥动扫帚,累了就坐在路边,从怀中摸出余温尚存的早餐,望一望街角,听一听风声。

清晨,老师早早地去往学校,在明净的教室里,等待可爱的学生陆续走进。

清晨,工人爬上了吊车……

清晨,农民堆好了柴草……

勤劳如此平常。

勤劳的人,对于劳动有着一份超然。当陶渊明除去园中杂草,荷着锄,拭去汗,采菊东篱,种豆南山,悠然如飞鸟,超然若浮云。劳动对于他来说,不是疲于奔命,他在享受劳动,享受这一古老的传统,在此之中,自有一种难以言表的真性情,难以割舍,难再分辨。

勤劳如此不凡。

勤劳的人,对于劳动有着一份敬畏。他们敬畏路边的清洁工,能够停下车,静静等待他们扫过眼前的路,而不是鸣笛催促;他们敬畏餐厅中的服务员,能够耐住性子等待上菜,而不是大声呵斥,指指点点;他们会对默默无闻的劳动者说一声“谢谢”,而不是漠然路过。

勤劳如此值得尊重。

同学们,今天,此时此刻,我想对大家说,我们虽然生活在科技时代,享受着人工智能,但人类仍然渺小,年寿终将有尽,荣乐也不过只有一世,真正不朽的,在于一双勤劳的双手,用它去劳动,去创造,渺小的我们也终将变得不朽。

谢谢大家!

【学佳作·谈感悟】

小轩:这是一篇兼具节奏感与感染力的演讲稿,由《诗经》中的名篇引入“劳动”的主题,激趣的同时又很有代入感。

晨心:正文部分先是由先人的勤劳传统转折过渡到今天有些人对劳动的漠视,相形见绌之下,讽刺了人们忽视劳动、过度依赖现代化的社会现象;再利用排比结构,以“勤劳的人,对于劳动……”为首,以“勤劳如此……”为尾,分别摄取不同人的劳动剪影,展现出勤劳的可贵;最后直接呼告,真情呼唤大家用勤劳创造美好生活,十分具有号召力。

小怡:本文之所以能引人共鸣,主要得益于气势强烈的语言魅力,文中多用短句,使得语言生动明快,给人以极大的触动。

猜你喜欢

清洁工敬畏劳动
忙碌的清洁工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一些敬畏
热爱劳动
敬畏先烈
海港清洁工
敬畏 果决 笃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