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春防流感,应对要有招
2020-04-20董芳
董芳
冬末初春忽冷忽热,病毒、细菌伺机而动,屡屡突袭得逞,青少年最容易中招。国家相关监测数据显示,每年3~7月,12月~次年1月为流行性感冒流行高峰,虽有流行强度差异,但总体流行特征尚未改变。
流感如何预防
流感的預防主要在生活细节和接种疫苗两方面。
1.注意生活细节。尽量多开窗通风;尽量避免去人流密集的密闭场所;平时勤洗手,在没有流动清水洗手时可以用免洗洗手液应急,但建议最好还是用流动自来水洗手;打喷嚏或咳嗽时尽量用纸巾掩盖口鼻;患儿需勤锻炼,增强抵抗力;患儿在家也要戴口罩;家中玩具要认真清洁消毒;家长要鼓励孩子多喝水,进食易消化的食物,保证营养。
2.接种疫苗。根据《2019-2020年度流感疫苗接种技术指南》,重点人群如老人、小孩、有基础疾病患者,建议可以提前打流感疫苗来自我保护。通常接种流感疫苗需要大约2~4周才能产生具有保护水平的抗体,抗体水平会在随后6~8个月后逐渐下降。为了有足够时间产生保护性抗体,建议市民在每年10月份接种流感疫苗,这样到流行高峰时恰好产生保护性抗体。如果错过了10月份,整个流行季都可以接种疫苗。需要提醒的是,疫苗不需要一年内多次接种,一次就可以了。
流感和普通感冒如何鉴别
流感和普通感冒有相似之处,都可能有上呼吸道症状,如鼻塞、流鼻涕、打喷嚏、咳嗽、喉咙痛等症状,都有传染性,但流感全身症状比较重,主要症状是高烧、肌肉酸痛;普通感冒基本上是散发,流感则可能有聚集暴发的情况;普通感冒极少发生并发症,流感比较容易出现肺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心肌炎、脑炎等并发症,对于儿童来讲,尤须警惕急性坏死性脑病等严重并发症。
因此,如果孩子持续高热3天甚至更长时间,头痛、全身肌肉酸痛、寒颤、精神状态不好、胃口不好,可怀疑是流感,务必到专业医疗机构就诊。
流感的治疗
很多家长当孩子一发烧就带孩子上医院,实际上流感是自限性疾病,并发症概率比较低,大部分都不需要特殊处理。一般的流感,做好对症处理,比如体温上升时使用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退烧,或通过物理措施降温等,大多数孩子都能自行痊愈。
另外,流感病毒主要通过打喷嚏和咳嗽等飞沫传播,得了流感的孩子,往往成为“移动的传染源”,所以务必做好居家隔离,尤其是家有二孩、家有照顾孩子的老人等,都要严防交叉感染。
很多家长在没有鉴别孩子是否得了流感的情况下就自行给孩子服用奥司他韦。奥司他韦在发病48小时以内使用,确实对高危因素人群(5岁以下儿童,尤其2岁以下)有一定保护作用,可以缩短病程、减轻全身症状,但是这些获益相对于孩子来说也可能得不偿失,需要谨慎评估。临床研究发现,奥司他韦对孩子的消化道、呼吸道、中枢神经系统都可能有影响。有流感样症状,没有接种流感疫苗或尚没有足够时间产生足够抗体,而又属于高危人群的人,可以在发病48小时内进行预防性服药。重症流感的密切接触者在没有得到疫苗保护等情况下,也可以在接触患者后的48小时内,使用奥司他韦、扎那米韦等进行预防性服药。
编辑 朱庭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