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钢琴即兴伴奏中低音旋律化设置探究

2020-04-20胡泽丹

北方音乐 2020年4期

【摘要】在音乐织体层次中,低音声部的旋律编配是音乐表现、音乐视听的重要特点之一,是一种和弦中相对固定的低音与流动的上下方声部相结合的形式来衬托音乐载体的。它可以增强音乐动力性,丰富音乐的旋律感。在主旋律、低音、衬托声部中,低音声部起到了根基支撑的作用。低音旋律化的设计是否合理直接影响到其他音乐声部的进行及整体效果。

【关键词】音乐织体层次;低音声部;旋律化

【中图分类号】J6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7X(2020)04-0066-02

【本文著录格式】胡泽丹.钢琴即兴伴奏中低音旋律化设置探究[J].北方音乐,2020,02(04):66-67.

音乐作品的旋律是音乐的灵魂,同时也是在综合音乐编配基础上的产物。其表现内容与人的思想联系密切。歌曲的旋律通常分为单音主干旋律、衬托声部旋律、低音旋律以及在不同声部中产生的临时旋律线等。低音旋律化指的是根据音乐载体需要的音乐设计效果,将跟音在原有固定和弦的位置上进行移动转换,使低音相对形成一个具有旋律性的一种音乐表现形式。但低音声部并不是真正具有独立旋律性的声部,只是起到了衬托主旋律以及其他声部的作用。在歌曲伴奏中,低音声部通常使用的是和弦音符,主要是和弦的根音使用比较多。在和弦伴奏织体中,低音旋律进行既要有结实浑厚的根基,同时也要支撑住主旋律与衬托声部。低音声部编配恰到好处可以使音乐主题更加明确、富有表现力,既保证音乐的意境,烘托气氛,又达到一定的艺术感染效果,提高了伴奏织体编配的质量。

一、低音与和弦织体的关系特征

和弦织体是钢琴即兴伴奏中重要内容之一,和弦的原理是一切曲调构成的基础,包括音乐作品的旋律构建、旋律与伴奏之间的关系、和声的对位等,都离不开和弦的应用。和弦中的低音变换是建立在和弦位置变换的基础上,低音与伴奏和声织体是密不可分的,低音与和弦所在的位置主要是充当和弦的基础音效,起到了强调和弦功能、确定和弦属性的作用。不同位置的低音在与和弦转位变换相互交错、相互支撑的同时,还要注意其自身的优质性,不能太复杂,否则会干扰主旋律,以及衬托声部,甚至影响到整体的音乐效果。钢琴低音声部音色十分宽广,饱满雄厚,和弦功能中低音的旋律化连接是人为创作的,不是固有的。在原有基础上进行低音转换,形成对应主旋律与衬托声部的旋律线,得到了音区的扩展,要充分利用和弦转位,不完全固定在原来的位置,需要流动,音响范围需要扩大,才能使音乐更加完整。属于音乐再创作,具备了复调特征。巴洛克时期之所以称为经典,其原因就是因为采用了大量的复调创作方式,而复调创作的方式又是歌曲伴奏中常用的编配模式。顾名思义,低音与和弦织体存在着共性与个性的关系,共性是修饰衬托声部,个性即每个独立的低音声部的基础性,二者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

二、低音織体声部的设置应用

编配钢琴即兴伴奏的主要步骤,首先是安排和声位置,同时按照选定和弦配置低音。因此,低音绝大多数应该是属于已选定和弦的和弦音之一。即兴伴奏中的低音是由编配的和弦决定的,为了保持低音旋律的连贯性,其中和弦就需要转位,这就叫做和弦连接,弹奏出来的和弦听起来是否具有连接性,是由和弦的位置来决定的,合理的连接模式就会出现低音递减或递增,这也是和弦连接的常用技法之一。在编配中要构成恰当的低声部旋律,必须要确定主和弦的基本功能链接,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转化链接,使低音声部形成相应的旋律化进行,同时烘托其他音乐声部。一般情况下,在编配伴奏音型中,分解和弦音型、半分解和弦音型以及琶音音型中低音的位置变化比较常用。为考虑前后低音之间的旋律性,这时可适当采用和弦外音作为经过音,去连接补充低音旋律线。

(一)不同和弦的低音连接方式

在和声编配中用不同和弦的低音进行变化连接,首先以下属、重属、属和弦的连接进行中为例,可以将低音的位置进行转换,那么在Ⅳ—DD—Ⅴ,这三个和弦低音原位的根音是F—D—G,为了避免这样的跳跃式原位根音连接,那么原位和弦根音就可以设置为F—#F—G半音旋律上行连接,自然形成为一个低音半音阶旋律连接。其中低音变换的是重属和弦,Ⅳ—DD—Ⅴ就转换成Ⅳ—DD6—Ⅴ的连接形式,重属和弦进行了第一转位;其次,在不同骨干和弦连接中用同一个低音符来连接,在Ⅰ-Ⅵ-Ⅳ-Ⅴ-Ⅰ转换和弦低音位置,Ⅰ-Ⅵ-Ⅳ6-Ⅴ6-Ⅰ,低音由C-A-F-G-C转换成C-A-A-B-C,形成一个相对稳定的旋律,这样连接得更加紧密。为了加强音乐的效果,可以将单音转换成一个八度,增加音域的宽度,使低音旋律的音响效果更加结实、饱满,这样既修饰了主旋律,同时又增强了歌曲的连贯性,丰富了乐句结构色彩,使音乐有了向前的推动力。

(二)相同和弦的低音连接方式

在和声编配用相同和弦的不同低音进行变化链接中,以主和弦与下属和弦连接为例,Ⅰ—Ⅳ,如果主和弦Ⅰ是四拍子,就可以设计成每两拍固定一个旋律音,将Ⅰ四拍子和弦变换成Ⅰ两拍Ⅰ6两拍,一级在第三拍的位置上和弦进行第一转位。低音的旋律就变成C和E,和弦连接演变成Ⅰ—Ⅰ6—Ⅳ,非常自然地与下一个和弦Ⅳ根音F形成了一个C—E—F的旋律。根据歌曲的主旋律与衬托声部的变换,低音声部也会有相应的变换。其中如果以分解和弦的编配方式为主,在上下不同位置起伏流动的衬托声部中的低音位置,由分解和弦的低音支点,也就是位于每一起伏音组中最低的那个音构成的低音旋律线模式,这样连接使原有的长和弦根音不再呆板单调,加强了音乐的过渡性与流动性。

这种低音编配的方式通常在歌曲《长江之歌》《友谊地久天长》、流行歌曲《挥着翅膀的女孩》等伴奏中都可以运用。

(三)节奏固定模式的低音连接方式

不同风格、体裁的歌曲在低音的设计与应用上有其不同的音乐特点,相同类型的歌曲在共性的基础上也可有其个性的选择,同样的低音音型设计在不同风格的歌曲中也会产生不同的音乐表现效果。通常根据不同的题材、内容、情绪、结构、风格等因素会创造出不同音乐的感觉,其主要体现在各种音乐表现形式中,如爵士、桑巴、伦巴、摇摆、波萨诺瓦等音乐风格中都有固定的节奏形式的低音旋律。通过固定的节奏变换,节奏上音符的长短、切分,符点的变化而产生不同的音乐视听效果,使低音的旋律十分流畅、稳定,丰富了整体音乐的效果。像这种类似固定节奏音型化的低音部,它是以各种短小的音型的重复、模进、变化、展开方式等方法构成,时值音乐短促、节奏相对均匀,具有活跃、流动性特点。在分解和弦音型、柱式和弦音型、琶音和弦音型等不同风格的音乐素材中都有其相对固定的音乐表现形式。声部进行以和声进行中的骨干性低音为主音,其间加进和弦分解音或级进性和弦外音,其中爵士乐的低音编配方式非常丰富,旋律性强,既有强劲的律动,又具备其自身的独立风格。

三、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通过在和声编配中对低音旋律化的分析研究和阐述探讨,整理归纳出低音在即兴伴奏编配中的基本旋律化模式与设置方式的应用,并运用实例来抛磚引玉,引导学生对即兴伴奏产生学习的兴趣。当然,即兴伴奏是综合素质的反映,只有具备了钢琴演奏的基本技能,掌握了必要的和声理论知识,具备了一定的音乐感受力、理解力、创造力和表现力,才有助于即兴伴奏能力和水平的提高,并通过长期的艺术实践的锻炼,才能获得钢琴即兴伴奏的技能。

参考文献

[1]苗茂林.和声写作的整体布局——谈为低音配和声[J].黄河之声,2014(5).

[2]曹栩娴.歌曲即兴伴奏编配中的低音声部线条化处理[J].黄河之声,2014(10).

[3]李颖.爵士和声低音声部的线性听觉[J].天津音乐学院学报,2013(4).

[4]桑桐.和声的理论与应用[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1982.

[5]孙维权.巢志珏.键盘即兴弹奏指南[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1994.

[6]任达敏.流行音乐与爵士乐和声学[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7.

作者简介:胡泽丹(1978—),男,吉林四平人,吉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