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狐火来看中日古代文献狐的形象和狐信仰
2020-04-20张雯雯
摘 要:中国志怪笔记小说中的狐精故事与日本的狐信仰,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尤其是中日两国古典小说中的狐狸与火,它们在很多方面呈现出共同的特征。本文通过对中国古代志怪小说以及日本古代小说能剧、现代相关文献资料中的狐精故事、狐信仰相关记载进行研究,发现中国古代典小说中的狐狸一般被视为纵火犯,或是狐狸变成火复仇;而在日本,狐火不仅体现在古代小说,而且和稻荷信仰也有不解之缘。
关键词:狐火;中日狐的形象比较;狐信仰
中图分类号:I207.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0)05-00-04
0 引言
纵观世界各国神话传说,“狐火”一说不仅广泛存在于东亚各国,也存在于欧洲与西亚。英语词典中把“Eerie Phosphorescent Light”解释为“Fox Fire”(Merriam-Webster Dictionary),[1]芬兰神话中把北极光叫作“狐光”。而在希伯来的经典中记载了这样的故事:以色列士师参孙捉了300头狐狸,把它们的尾巴一对一对连着系起来,将火把绑在两条尾巴中间,然后就燃起火把,任由狐狸在非利士人的田里乱跑,将田里的谷物禾捆、葡萄园和橄榄园都烧毁了。(《旧约·士师记》15章4~5节)[2]把目光转移到东亚,在韩国也有“鬼火”一说,只是没有和狐狸联系到一起。狐狸以多变的形象出现在中日古代小说和相关资料中,抑或狡黠凶残抑或天真善良,在狐狸多变矛盾的形象中,狐狸与火也联系在一起。从有关中日狐形象、狐信仰的相关先行研究中,可以了解到中国古代志怪小说中狐狸形象的演变,以及中日两国古代小说中狐形象的相似性以及差异性,同时也有对日本狐信仰在民间不同信仰体系中变迁的考察。日本学者一直以来都认为日本的稻荷信仰、狐文化是受到了中国的影响。吉野裕子归纳古代小说中的狐形象,并和日本古代小说稻荷信仰中的狐信仰作对比。他发现有很多相似之处,指出日本稻荷信仰和民间故事传说的狐形象、狐信仰,是受到中国狐文化的影响。
基于这样一些先行研究,可以了解到中国狐文化对日本产生的影响,但文化在传播的过程中也会产生变化。很少有人研究考察中国狐文化在日本传播过程中产生的差异、多样性以及背后的原因。本文以狐火为切入点,考察中日古代小说相关资料中稻荷信仰中狐狸与火的联系,并浅析狐火、狐形象存在差异性背后的社会历史原因。
1 中国古代笔记志怪小说中的狐与火
最早记录狐狸与火的联系的书籍是唐代的《初学记》,到了清代,狐火的故事也出现在志怪笔记小说中,并且狐狸与火的联系趋向一体化。笔者整理古代志怪小说中相关狐火的故事,大致可以分为以下4类(如表1)。
从以上的总结可以看出,中国志怪小说笔记中,不论是刚开始是因为放火而被击杀,到后来狐狸在被驱逐的时候,幻化成火帮助其逃跑,或者是以火来报自己的领域被人强占之仇,几乎都是因为狐精被看成危险邪恶的力量。美貌温柔的狐精幻化成火出现,因天注定的缘分和男子在一起,到后来缘分终尽,狐精又幻化成火离开了男子。这里的狐精虽然不是危险的,但是却成了满足男人私欲的代替品,她们还是不被接纳,只有在男子的面前她们才显露其样子,而火只是为了掩盖她们的真实身份。
2 日本的稻荷信仰、古代正史、物语能剧的狐与火
中国狐文化传到日本,在日本本土生根发芽开花,狐狸不仅是小说能剧中的主人翁,还是日本掌管稻谷收成的稻荷神的代表性象征。在日本,狐狸与火联系在一起,称之为“狐火”或者是“狐の嫁入り”,指夜晚在山野中出现的,像成排灯笼的火,也指下雨天出现的狐火。关于狐火的来源众说纷纭,由于受到中国狐文化的影响,有些民间传说认为狐火是来源于狐狸的尾巴或者是狐狸的眼睛,有些地方民间传说认为夜间的狐火来源于狐狸的口水。
2.1 稻荷信仰与狐火(如表2)
2.2 古代正史以及物语、能剧中的狐火
通過表3的总结不难看出,在日本古代小说能剧以及相关稻荷信仰资料中,狐狸也会因自己以及自己领域受到人类的侵犯,用火来复仇或是惩罚人,与中国志怪小说中狐狸不同的是,狐狸与火的关联呈现出多样性、独特性。相关日本民间传说中狐狸害怕烟火和硫黄,这两样东西用来驱逐狐狸和狐精,身上携带火柴可以保护自己不受狐精的捉弄。但是在能剧中狐狸却不惧怕火,并且还幻化为人助人打造剑,并且更多情况下狐狸是神圣且被崇祀的。狐火不仅在古代小说正史中有记载,也体现在其稻荷信仰中。但是,有关我国古代狐火相关记载的文献只是局限于志怪笔记小说,这和中日两国古代社会历史背景的差异有关。
3 中日狐火、狐形象差异的原因
3.1 中国古代狐仙信仰
在儒家思想占主导地位的封建社会,儒家的“不语怪力乱神”把狐仙信仰推向了边缘,是不被官方认可的“淫祭”。因此,相关的正式官方记录少之又少,民间狐精故事、狐仙信仰几乎都是通过志怪笔记小说来体现的。对中国狐仙信仰、狐文化的先行研究更多的是采用志怪笔记形式的小说。同时,狐仙的祭祀也是极度隐秘和私人化的,并且狐仙的祭坛形式非常简易,这样的祭坛容易搭建也容易拆毁。[11]就算是官方认可的场合,狐精只是轻描淡写地记录为道教中地位显赫的西王母或是碧霞元君身边的侍者随从。在这样的背景下,志怪小说中的狐形象复杂多变,更多情况下狐狸被视为危险邪恶的力量,人们对狐狸的称谓也呈现多元化,狐仙、狐精、狐妖等等。同时,在家父长制的古代社会,狐狸也经常和地位低下的女性相结合,狐狸以美丽的女性形象出现只是为了满足男性的私欲。
3.2 日本稻荷信仰及其演变
在日本,狐狸和稻荷信仰有着密切的联系,狐狸的雕像不仅安放在神社、寺庙大门前,在乡间田野等很多地方也有狐狸的雕像。“稻荷”一词最早出现在八世纪的《山城国风土记》,是掌管五谷丰收之神。平安时代颁布的《延喜式》律令就把伏见稻荷神社列入其中,朱雀天皇为了感谢稻荷神平定了东西部的叛乱,给稻荷神社授予了“正一位”的最高神位。此外,稻荷神社位列于官方指定的二十一神社(上七社),第一个稻荷神社的分支就建于九世纪。[12]到了平安时代中期,在二月的第一个“初午”,人们会把稻荷神社的神杉的枝子掰下来带走以期愿望成真,伏见稻荷神社受欢迎程度和重要性可见一斑。室町幕府时代,伏见稻荷神社在应仁之乱中被烧毁,重建花了30年的时间。特别是到了丰臣秀吉时代,因为他是一个虔诚的稻荷信奉者,他给伏见稻荷神社捐款,给丰川稻荷神社赐予了一座不动明王雕像。在他统治期间,玉造稻荷神社作为大阪城的保护神,迎来了繁盛时期。[13]战国时代,稻荷神社就已经遍布日本各地。江户时代,经济发展加速城市化进程,商人阶级兴起,流传的单口相声中有这样一句话“町内に伊勢屋、稲荷に犬の糞”(在江户,商店叫伊势屋,而稻荷神社多得跟狗屎一样)。稻荷神社遍地都是的现象被称为“流行り神”(流行之神),同时“憑物”(狐精附体)“福神”(福神)等观念和稻荷信仰也联系到一起。在大阪京都一带有这样一种说法:病弘法、欲稲荷(有病找弘法大师,有欲望找稻荷)。[13]稻荷信仰发展到此,已经不再局限于是五谷丰登之神,还是能带来幸运、财富的神,可以满足人的欲望。稻荷神成了集多种功能于一身的神灵。
和中国古代不被统治阶级认可,容易受到镇压的狐仙信仰相比,在日本,稻荷信仰被天皇将军认可,崇拜甚至列入重要的神阶位,狐狸在佛教神道教中都有较高的地位。因此,有很多正规官方的文献都有记载稻荷信仰,而狐狸是稻荷信仰的重要代表标志。虽然官方记载以及神社、寺庙都坚持狐狸是稻荷神社的神使,但很多时候对于信奉者来说,稻荷大神和狐狸都会被混同到一起,把狐狸当成稻荷神来崇拜。
虽然呈现在稻荷信仰,古代文献中的狐火虽然充满矛盾,但却不乏多样性和独特性。这样的多样和矛盾也反映了稻荷信仰在日本的发展演化。虽然稻荷信仰是日本的本土信仰,但不可否认的是,其也受到了中国的影响。只是從中国传入的文化到了日本,日本人把它转变成符合自身需求的信仰;并且随着时代的变化,稻荷信仰的内涵意义也在被扩充,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来界定解释稻荷神以及狐狸对于他们的作用和意义。
4 结语
本文通过中日两国古代文献、稻荷信仰中的狐火关系探寻了古代狐仙信仰在中日两国的共同点与差异。狐火在中国的笔记小说中更多是被视为危险的狐精保护自己或者是报复人的方式。而在日本,狐狸能幻化为火,狐狸怕烟火又能变成人来打造刀具,狐狸能以火复仇,也能保护人不受火灾,还能以火来预言来年的稻谷收成。日本人擅长改造外来的文化满足其需要,不同的时代,不同的阶层与群体都按照其本身的需求来崇祀狐狸。我们从狐与火的关系的演变和其矛盾多样性中也可以发现,日本稻荷信仰的演化和变迁,可以窥见出日本人信仰功能化和实用化。
参考文献:
[1] 韦伯在线词典[DB/OL]. https://www.merriam-webster.com/.,2019-11-20.
[2] 旧约·士师记(第15章4-5节)[DB/OL].
圣经在线阅读,www.godcom.net/.,2019-11-22.
[3] 徐坚.初学记[M].上海:中华书局,2004:717.
[4] 李昉.太平广记[M].上海:中华书局,2013:867.
[5]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M].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339,1493.
[6] 蒲松龄.聊斋志异[M].长沙:岳麓书社,2002:584-586,840,756-758.
[7] 直江广治.稲荷信仰民众宗教史丛[M].东京:雄山阁出版社,1983:134-135,293.
[8] Nozaki,Kiyoshi . Kitsuné—Japan's Fox of Mystery,Romance,and Humor[M]. Tokyo:The Hokuseid? Press,1961:207.
[9] 笹间义彦.図说日本未确认生物辞典[M].东京:柏书房,1994:110.
[10] 小林保治翻訳.宇治拾遗物语[M].东京:小学馆,1996:3,20.
[11] Doré Henry . Researches Into Chinese Superstitions[M]. Shanghai:T‘usewei Printing House,1926:550-551.
[12] 日本稲荷神社官方网站[DB/OL]. inari.jp/about/.,2019-12-05.
[13] 小野泰博.日本宗教事典[M].东京:弘文堂,1985:79.
作者简介:张雯雯(1988—),女,贵州安顺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日语语言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