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丝经济与保护明星隐私的冲突与平衡
2020-04-20温孟薇
摘 要:新媒体产业的发展为粉丝文化的诞生提供了平台,进而催生出新兴的粉丝经济。在粉丝数量最为庞大的娱乐行业,粉丝经济的加速发展使粉丝与明星的关系更加密切。这种紧密联系,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问题。本文通过分析明星与粉丝之间的相互关系,探究粉丝经济对娱乐明星个人隐私的侵犯,以及应该如何在维持粉丝经济和保障明星个人隐私之间实现平衡。
关键词:粉丝;粉丝经济;娱乐明星;个人隐私
中图分类号:F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0)05-000-05
2020年2月27日,一場涉及不同圈层的粉丝之间的大战在微博、知乎、豆瓣等各大互联网平台上演,事件起源于明星肖战的一名粉丝出于热爱,创作了一篇名为《下坠》的同人作品,将其中主角命名为肖战,该作品被公开发表在Archiveofourown网站和微博,作品内容引起肖战粉丝的强烈不满,随后举报了该作品,Archiveofourown网站的国内版也被封禁。从2月27日开始,肖战粉丝和同人粉的网络战争持续扩大,波及娱乐圈、同人圈、游戏圈等众多群体,而肖战本人由于未亲自发声,被群起而攻之,成为众多人攻击的对象。通过这次事件,一个长期被忽略的问题被提出并引发讨论,粉丝是否可以不经他人允许利用明星的个人真实信息进行创作,而明星与粉丝的双向关系是否意味着明星要为粉丝的自发行为承担后果。
1 粉丝与明星的相互影响
“粉丝”一词是英文“fans”的音译,“fan”在《剑桥词典》中被解释为“someone who admires and supports a person,sport,sports team,etc”,所以粉丝是一群对自己的偶像发自内心的热爱并实际支持,甚至狂热追捧的人。在中国,我们通常所说的粉丝主要是指娱乐圈中,对某个明星的喜爱促使互不相识的陌生人集合成一个粉丝群体,在信息网络快速发展和新媒体的推动下,粉丝群体不断壮大,成为一股不容忽视的力量,形成所谓的粉丝文化,进而催化出近年来新兴的粉丝经济。粉丝经济泛指架构在粉丝和被关注者关系之上的经营性创收行为,被关注者多为明星、偶像和行业名人等。张嫱在《粉丝力量大》中将粉丝经济定义为“粉丝经济以情绪资本为核心,以粉丝社区为营销手段增值情绪资本。粉丝经济以消费者为主角,由消费者主导营销手段,从消费者的情感出发,企业借力使力,达到为品牌和偶像增值情绪资本的目的”。[1]情绪资本是粉丝经济的核心,而情绪资本如何产生和维持,是粉丝经济中最关键的一环。
1.1 明星对粉丝的影响
对企业而言,能够使粉丝的情绪转化为收益的,主要是明星效应带来的巨大影响力。能被人喜爱并持续出现在大众视野中的明星,总会有自己独特的地方,可能是演技实力派、唱功了得,也即业务能力强,抑或是谦逊、敬业、待人和善等个人品质优秀,总之,明星对外所展示出的形象吸引着粉丝并成为粉丝追捧的对象。对于崇拜的人物,我们总是会不自觉地去观察并学习他的行为举止,明星的一举一动更是被放大在公众视野下,一个优秀的偶像,会时刻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给粉丝树立一个好的榜样。偶像当然也有不完美的地方,我们不会因为这些不完美而对其苛责,重要的是明星能为粉丝带来什么正能量的东西,“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有些明星踏实敬业,多才多艺;有些明星热衷于公益事业,责任心强;也有些明星经历过大起大落但依然坚守初心。这些优秀的品质会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粉丝。俗话说,想要了解一个人的品质如何,可以去看他喜欢的偶像是什么样子,因为喜欢一个优秀的人,会让自己变得更好。
1.2 粉丝对明星的贡献
粉丝受到偶像行为的影响而投入极度热情,在理性和不理性并存的情况下,他们愿意为自己的这种极端热爱的情绪买单,由此产生一系列的购买、支持行为,并且随着粉丝对偶像追随程度的加深,粉丝会增加时间和金钱投入去提升偶像的价值。如今评判一个明星的价值,多从票房号召力、电视剧收视点击率、歌曲购买率、商业价值等各种数据方面进行比较,各个平台的榜单排名也成为判定明星人气的重要依据,以至于在粉丝群体中流传着“想骂人家要先看看榜单第一是不是你家爱豆”这种说法。在粉丝对明星的支持中,最常见的是每天积极为每个榜单投票,自发组织应援,为其宣传电视、电影、综艺节目等,这主要是需要投入大量时间的一种支持方式。其次是大量购买偶像的专辑,增加视频点击率。近两年再次兴起的选秀节目就是采用投票打榜的方式,引导粉丝开通各个平台的会员,增加投票次数,为其喜欢的偶像打榜。忠诚度更高的粉丝,会随着对偶像追随程度的加深,抱着拥有“同款”的想法或是为支持偶像事业,大量购买偶像代言的商品,增加销量。明星利用其影响力为品牌带来的经济效益越高,其商业价值就越大,这就是指网络上常说的某个明星的“带货能力”。基于此,各大品牌商都偏好寻找有影响力的明星作为品牌代言人。以微博为例,明星微博的关注量和点赞评数据,以及每个时期各个榜单的排名,在很大程度上表明其影响力和粉丝的力量,这是影响品牌方选择代言人的一个重要参考指标。在影视方面,营销手段最有名的电影《小时代》系列,以低成本的投入收获将近20亿元的票房,几个主演的粉丝力量不容小觑。在音乐领域,某歌手在2018年末发的一张专辑,连破多项纪录,销量达到榜单第一后,为其带来了20多个代言项目。这表明,明星的事业与粉丝的支持息息相关,粉丝贡献量越大,明星的价值就会越高,从经济效益方面讲,投资方在选择明星时,更看重的其实是明星背后的粉丝力量。[2]
综上分析,我们认为,明星与粉丝的关系是双向箭头,明星以其能力和个人魅力赢得粉丝的喜爱和追随,而粉丝付出时间、金钱和情感,用实际行动支持偶像,为他们的事业贡献力量。这种关系的维持需要明星和粉丝双方的投入,粉丝在大量投入的同时需要获得来自偶像的情感反馈,单方的持续投入并不利于情绪资本的增值。
2 粉丝经济对娱乐明星个人隐私的侵犯
在粉丝经济的引导下,粉丝投入得越多,期望得到的东西自然越多,最直观的体现在于粉丝对偶像个人生活的过度关注。明星相比普通人,因为工作性质的特殊性,常常曝光在公众视野下,正常的曝光是其维持热度的需要,但近年来常常有明星隐私被过度曝光或是遭遇狂热粉丝围追堵截的报道。例如,2017年8月29日晚,歌手杨坤在微博发出视频截图,称有女子每天蹲在其家门口,伴有大声敲门、不停大喊的行为。2019年7月,演员肖战的航班被“私生饭”恶意取消;多次在酒店被粉丝围堵,甚至被用激光笔照射;一些粉丝通过黄牛买到他的手机号,不停拨打。演员王一博发微博称“别再打我电话了,别再用我手机号去登录软件,也别再去买我的号码,这已经严重影响了我的生活”。实际上有这些遭遇的明星绝非少数,在隐私意识普遍得到重视的时代,为何明星的隐私被随意侵犯,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2.1 公众兴趣
无论处在哪个时期,人们总是喜欢闲谈八卦,大到国家大事,小到邻里纠纷,而娱乐明星因其特殊的社会地位和影响,其工作和生活尤其是私生活为人们所关注,更能引起公众的广泛兴趣。[3]微博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底,微博日活跃用户增至2亿,月活跃用户增至4.62亿,在2019年的第二季度,微博的月活跃用户达到4.86亿,微博每日热搜榜上,80%是与娱乐明星有关的新闻。
2.2 利益驱使
娱乐圈是一个离不开媒体的地方,娱乐明星想要提高知名度,除了需要好的作品,恰当的宣传推广也十分重要。一般而言,明星与媒体应该是互惠互利的关系。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谁提供的新闻更新、更出人意料、更能满足公众的兴趣,谁就能获得更多的流量和关注度,从而在市场竞争中赢得暂时的胜利,于是在利益的驱使下,很多媒体普遍将娱乐明星作为获取新闻的重要来源,一些八卦狗仔专门挖掘明星的隐私,博得话题度和点击率。也有人主张,明星的知名度是由媒體的大势报道和公众关注造就的,作为对媒体和公众的回报,应该对娱乐明星/公众人物隐私权加以限制,放宽对其私人生活领域的报道。[4]
2.3 粉丝心理
在粉丝经济时代,明星是否能获得好的资源,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所拥有的流量和粉丝力量。于是,部分粉丝认为自己花费时间和金钱,为偶像付出真情实感,就开始渴望得到关于偶像的一切信息,继而做出一些如跟车、偷拍等超越合理界限的行为,就如此次肖战的粉丝,出于对他本人和所饰演的角色的热爱,就将他带入自己笔下的人物中,甚至因为自己的喜好而将一个男性在作品中女性化,这实际上也是对肖战本人隐私和名誉的侵犯。
3 维持粉丝经济与保护娱乐明星个人隐私的平衡
如古语所言,“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粉丝对于明星来说就是如此。一方面,粉丝能为偶像带来巨大的人气和流量,并将这些流量快速转化为明星的商业价值,为明星争取到更多的资源;另一方面,一旦明星的某一方面发生了粉丝难以接受的情况,或许会出现大范围的脱粉甚至回踩现象,如鹿晗公布恋情,微博服务器瘫痪几个小时,引起粉圈震动,大批粉丝脱粉,甚至有部分粉丝“由爱生恨”,辱骂偶像的也不在少数。从经济利益方面来讲,粉丝对明星的这种影响,使明星和其团队普遍想要与粉丝保持良好的关系,满足粉丝的一些小的要求,对于机场跟拍这种事情也尽量容忍,塑造出一个“宠粉”的形象。值得注意的是,明星一味地纵容粉丝,有时也会反受其害。粉丝群体的一些不好的行为也会为偶像带来负面影响,存在“粉丝行为,偶像买单”的说法。“227肖战粉丝举报”事件发生后,肖战的代言和资源与之前相比明显受到一定的影响,一些由他代言的商品开始下架,即使此次的举报行为与肖战本人毫无关系,但多数人认为肖战作为一名粉丝基数大的人气明星,没有管理好自己的粉丝群体,其一直沉默不发表看法的行为,也被认为是没有承担一个偶像应该承担的责任。
明星在维护粉丝的同时,不可避免地会助长一些狂热粉丝的窥探心理,在遇到如跟踪、偷拍、窥探个人隐私的情况时,多数明星或是出于粉丝价值的考量,或是囿于公众人物的容忍义务,大多选择较为宽和的处理方法,或者选择视而不见,而态度强硬一些的明星则会在公众平台用言语对此进行谴责和批评。显然,这些可以说是温柔的方法,对遏制侵犯隐私的行为并不能起到实际作用,明星隐私被侵犯的现象甚至越来越多,且手段更加极端,这不仅影响到明星本人的生活,更会给公共秩序带来隐患。
如何在维护粉丝与保护明星隐私权之间找到平衡,是当下众多娱乐明星和粉丝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追星族逐渐呈现出低龄化现象,明星享受到这些粉丝的付出所带来的收益,就应当承担相应的责任,正确引导低龄粉丝的价值观和行为。优质的偶像眼中不应该只有人气和流量,还应该有梦想、有责任、有担当,更应该为他人带来正能量,过度纵容粉丝的行为并不等于正确地维护粉丝,反而会影响低龄粉丝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对粉丝而言,偶像之所以是偶像,就是因为他们是看得见、摸不着的。粉丝与明星之间是两条平行线,按照正常的轨迹发展,没有相交的可能。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正确的追星行为应该是在偶像正能量的影响下过好自己的生活,努力成为更好的自己,让自己的生命更有意义。过度沉迷在因偶像而产生的幻想中,超越了合理的界限,不但会侵犯明星的合法权益,也会丧失自己的独立人格,使生活失序。追星应该是一个不断获得的过程,而不是逐渐失去;追星也应该是一个不断成长的过程,而不是让自己越来越糟糕。重新审视粉丝与明星的关系,把握好粉丝与明星之间的距离,将明星与粉丝单纯定位于互惠互利的关系,才能让粉丝和明星获得双赢,这也是在维护粉丝与保护明星个人隐私中找到平衡的方法。
4 结语
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明星与粉丝也应当是平等的关系,明星不需要为了粉丝附势讨好,打破原则;粉丝也不必为了偶像沉迷幻想,放弃生活。追星的意义在于进步,使自己的生活过得更好,而不是时刻追随偶像的脚步,获知他的一切,粉丝无法干涉偶像的生活,但最终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除粉丝之外,新闻媒体也应承担起职业赋予的社会责任,正确引导社会舆论与价值方向,唯有文化工作者自尊自爱、社交平台自重自治,资本市场有价值自觉、网络监管能应时而为,在全面法治和公共治理现代化的进程中,粉丝方能在网络世界良性互动、不逾规矩,[5]如此粉丝经济才能实现良性发展,达到壮大粉丝经济与保护明星隐私的平衡。
参考文献:
[1] 林小桢.浅析粉丝经济的发展[J].时代金融,2015(01):8-9.
[2] 王艺洁,汪海燕.浅析法制电视节目的现状及创新[J].艺术科技,2019(15):57-59.
[3] 李红秀.娱乐明星隐私权的报道限度[J].新闻界,2004(06):44-45.
[4] 李华,蒙晓阳.传媒与娱乐明星隐私权——对公众人物隐私权流行观点的思考[J].当代传播,2008(06):57-60.
[5] 邓海建.“粉丝文化”要流量更要有底线[J].中国报业,2020(01):109.
作者简介:温孟薇(1998—),女,河南郑州人,南京林业大学马克思主义法律系本科在读,研究方向:法学理论。
指导老师:汪海燕(1978—),女,湖北恩施人,研究生,博士,南京林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从事法学理论与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