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银行理财调查:收益率微涨 低门槛产品成主流

2020-04-20孟凡霞宋亦桐

投资与理财 2020年2期
关键词:基准利率门槛理财产品

孟凡霞 宋亦桐

2019年岁末,不少投资者都希望趁着年末,“捡漏”一款高收益理财产品。小编走访北京地区各大银行网点发现,正在发售的银行理财产品预期收益率并未明显有大幅上升,只是略有微涨,整体不温不火,低门槛理财投资成主流。

在货币政策保障市场流动性合理充裕的环境下,2019年年初以来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渐入寒冬,但临近年末,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却迎来久违的“翘尾”行情。在分析人士看来,年末流动性偏紧,银行理财产品大概率出现“翘尾”情况,不过预计到年初将会有所回落。

万元起投理财产品成“香饽饽”

年关将至,购买门槛降低了,银行理财产品也变得更加“亲民”。小编在走访北京地区部分银行网点时发现,与之前动辄5万元以上的高门槛银行理财产品相比,1万元起投的理财产品更受投资者青睐。

已经退休5年的市民张大爷想赶着年前最后一波热潮好好理理财,他自我介绍道:“我现在退休在家,有一些闲置资金,之前知道买银行理财产品都是几万元起步,觉得金额太高,现在有1万元理财产品,也想来银行了解情况。”

总体来看,2018年9月自“理财新规”发布之后,1万元购买门槛的理财产品占比就逐渐上升。一位国有大行理财经理说:“现在行内共有3款投资门槛为1万元的理财产品,业绩比较基准利率在3.25%左右,前来咨询的人不少,购买的人也比较多,主要面向的客群还是中低收入消费者,也为资金有限的投资者提供了选择空间。”

“低门槛理财产品现在也是行内主推的产品”,另一位国有大行相关业务人员表示,“行内现在在售的1万元起投的银行理财产品有18款,其中有3款已经售罄。期限选择也比较多,有的产品每季度开放一次,有的产品每个月开放一次,业绩比较基准利率普遍在3.5%左右,最高可达4.5%。”

上述业务人员还透露:“随着银行理财子公司开业,未来1元起投的理财产品也会逐渐增多,目前行内也在加大低门槛理财产品的配比,上架了5款1元起投的理财子公司产品,投资期限在375天-1095天不等,业绩比较基准利率在4.1%-4.45%之间。”

在麻袋研究院高级研究员苏筱芮看来,低门槛的起投意味着能够获得更多投资者的青睐,对于他们来说,此类投资产品能够为闲置资金提供增值机会。但相应的劣势是增值幅度不确定,在降低门槛后,客户投资将会呈现分散化的特点,银行维护成本也将随之上升。

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小幅微涨

对于理财产品,投资者最关心的还是预期收益率问题。记者在走访过程中发现,正在发售的银行理财产品预期收益率并未明显有大幅上升,只是略有微涨,整体呈现不温不火的态势。

目前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变化不大,上涨幅度也在0.1%-0.3%左右,投资者强烈购买的欲望还没有显现。从一国有大行理财经理处了解到,该行在售的几款理财产品,认购起点在1万元-50万元左右,97天的业绩比较基准利率为3.15%;125天的业绩比较基准利率为3.95%;350天的业绩比较基准利率为4.04%。

一家股份制银行理财经理也介绍称:“目前在售的理财产品预期收益率与上个月基本没有变化,上浮较小,仍维持在4.0%-4.2%左右。自营理财产品中一款随取随用,按天计息的理财产品7天预期年化收益率为3.5%;另一款期限较长,投资天数12个月的稳健型理财产品预期最高收益率为4.2%。”

在大多数理财产品中,非保本净值型产品已经占据了主流,而此前投资者熟悉的“预期年化收益率”也被“业绩比较基准利率”代替。

融360理财分析师刘银平介绍称,不同银行的转型进度不一样,各大银行的理财产品收益率展示方式也不同,小型银行的预期收益类产品仍然很多,收益率以“预期收益率”展示,大中型银行的理财产品则多以“业绩比较基准”展示。

这是否就是理财产品最终的收益呢?上述国有大行理财经理提醒道:“业绩比较基准利率是投资管理人结合历史经验和当前市场环境,对产品策略可以达到业绩的预估,不构成对该产品未来任何的收益率承诺。”

颓势难改 上升空间有限

2019年年初以来,在货币政策保障市场流动性合理充裕的环境下,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渐入寒冬,2019年1月至11月银行理财产品平均预期收益率从4.31%下跌至3.98%。但临近年末时,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却迎来久违的“翘尾”行情。?

根据第三方机构普益标准监测的数据显示,2019年12月21日-12月27日,262家银行共发行了1776款银行理财产品,其中,封闭式预期收益型人民币产品平均收益率为4.02%,较上期增加0.02个百分点。

相比较来看,非保本净值型产品的收益更为乐观一些。同时,5个省份的保本型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实现环比上涨,31个省份的非保本型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实现环比上涨。在市场观点看来,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月底微涨,说明了理财市场已回归常态。

对未来银行理财产品走势,刘银平分析称,银行理财收益率之所以会持续下降,主要受市场流动性和理财转型两方面因素影响。

首先,2019年以来流动性持续宽松,央行不断引导市场利率下行;其次,银行理财消化存量是转型的重点之一,之前存量产品配置了不少高收益的长期资产,尤其是非标资产,产品到期之后需要新产品衔接,非标资产不断压缩,会导致新资产组合的整体收益率下降。

刘银平认为,近期央行持续投放流动性,确保资金面平稳跨年,短期shibor利率已开始大幅回落,银行理财收益率继续上升空间有限,过后有可能回落。

“年末流动性偏紧,银行理财产品大概率会出现翘尾情况,比如近期銀行理财,大额存单等都有普遍上浮,不过预计到2020年将会有所回落。”苏筱芮补充道。

猜你喜欢

基准利率门槛理财产品
网络作家真的“零门槛”?
让乡亲们“零门槛”读书
异地高考岂能不断提高门槛?
门槛最高的大学(前10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