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我们熟悉的课本插画,隐藏了多少不为人知的剧情?
2020-04-20知新
知新
相信接受过义务教育的朋友们,都不会对咱们的课本陌生。小学语文课本作为义务教育阶段接触得最久的教科书之一,更是给我们留下了不可磨灭的童年回忆,甚至是童年阴影。
有故事的封面
单单是封面上的“语文”两个大字,就已经是文学大家的题字:过去的是叶圣陶的手笔,看起来比较娟秀,而现在的是郭沫若的版本,字体更为豪放。
人教版的语文书封面,是最有故事的封面。
仔细观察,这些语文书的大部分封面图都有一个特点,那就是画面经常会有三个孩子,其中肯定有一个懵懵懂懂的,看起来不太“合群”的男生。
本来只是孩子们其乐融融的画面,不少网友却仿佛看到了单身的自己。“瞧,这个是你;长大后,这个还是你。”
这些语文书光是封面就很耐人寻味,新版的也不例外。
关于插画
说到语文课文插画,以前不曾想过是谁画的,但现在一查却发现:有一个人几乎把所有的插画都承包了。这位“劳模”插画家就是王惟震先生。他不仅是央美出来的才子,还是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曾任出版社美术编辑副编审。上世纪70年代,他开始参加全国的美术展,在社会上发表过不同美种的美术作品多达数万幅,大大小小的奖项不计其数。
说回课文插图,应该没有人会对它们陌生。
“让我们荡起双桨,小船儿推开波浪。”《让我们荡起双桨》本身就是一首轻松悠扬的歌曲,它被载入课文自然少不了一张充满友爱的学生划船插图。王惟震笔下学生戴着红领巾,四人一组坐上小船,眺望着岸边的白塔、绿树和红墙。
同学们和老师一组坐船也不赖,因为划船的肯定是老师。大家聊啥都可以,就怕问成绩——不然呢,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
王惟震画的最经典的人物插图,莫过于敬爱的周总理。《一夜的工作》,周总理不辞劳苦,每个夜晚都在一张不大的写字台上伏案工作。桌上的文件堆了一尺来高,值班同志送来热腾腾的绿茶已经放凉了,周总理都没来得及喝上一口。《十里长街送总理》,长安街两旁的人行道上挤满了男女老少。他们胸前佩戴着白花,无不望着灵车开来的方向。当灵车徐徐驶过,人们瞩目着,哭泣着,追跑着,多么希望车子能停下来,周总理不曾离开。王惟震笔下画的虽然只是一个画面,但背后却是一个又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
还记得李雷和韩梅梅吗?这对学生搭档乱用英文的魔性表情包,曾风靡一时。
实际上,李雷和韩梅梅最早是在上世纪90年代初人教版初中英语教材里的人物,绘制作者依然是王惟震先生。过了这么多年,李雷和韓梅梅已经成为了80后的集体回忆,就算是90后也对这个形象不陌生。大家都很好奇,教材中的李雷和韩梅梅是否有一段恋情?
当时,教材的图画形象是由中方全权负责的。对于“李韩恋”的问题,中方主编后来幽默地表示:“怕孩子早恋,刻意不让俩人有太多的来往。”而王惟震当时也确实不敢添油加醋:“当时画的时候就得警惕,不能给孩子传授任何不良的东西。”
以前保守,大家都能理解。无论是韩梅梅的齐耳短发,还是她那一颗从未打开过的校服领口最高的纽扣,都是学生时代最标准的打扮。李雷和韩梅梅除了同学之间必要的交流,其余的互动确实不多。
最近推出的新版初中英语教材,就交代了李雷和韩梅梅的关系了——韩梅梅已为人妻,但是新郎不是李雷。80后集体失恋!韩梅梅嫁给了丈夫韩刚(Han Gang),育有两个孩子,一个叫可可(Keke),一个叫惜惜(Xixi)。孩子的名字串起来,是不是表达了韩梅梅没有嫁给李雷的惋惜呢?
谁没在课本上涂过鸦呢
前段时间风靡一时的“杜甫很忙”涂鸦创作大赛,大家纷纷在网上晒出自己当年在语文课本杜甫画像上天马行空的各种创作。有人把杜甫画成了手持狙击枪的战士;有人给杜甫加上小电驴,变成了正要去购物的现代大叔;还有人给杜甫画上手提电脑,脑补成正在QQ空间写诗的现代人。
大家玩得不亦乐乎,但大家可能不知道的是,其实我们语文课本上的杜甫画像并非古画,它本身就来自于近现代艺术家蒋兆和的一次创作。
实际上,杜甫画像是他参照着自己的样子创作出来的。而且不止杜甫画像,当时国家下达的很多历史人物画像的创作任务,由于缺乏相关参考资料,蒋先生都是参照既有的现代人物形象进行创作的。
例如,蒋先生参照自己岳父,当时京城四大名医之一萧龙友先生的形象,创作了流传甚广的李时珍像,直到现在仍是各种书籍及网站上公认的李时珍形象。而古代数学家祖冲之的画像,则参照了大科学家竺可桢的形象,也受到了广泛的认可。
有人说,如果一幅插图能把你从枯燥的文字中解救出来,那就是好插图。当然,这只是从主观态度出发的一种说法,什么是好插图没有明确的定义。它可以是吸引眼球的图画,可以是有故事感的画面,也可以只是在第一眼就能打动你的线条图案。
在课堂,没有一本书,能够原原本本地保持清白。谁没有在课本上涂过鸦呢?想起读书的时候,有趣的课本插图总能吸引我们的注意力,毕竟相比文字,图片总是很美好的。
(王品荐自知道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