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用到点上才是材

2020-04-20马荣

作文与考试·小学高年级版 2020年7期
关键词:马亮要诀知县

马荣

写作文,选材很关键。怎样的材料才是作文所需要的材料呢?我们不妨先从“马亮免职”的故事谈起。

明代有个叫马亮的人,出身商贾世家,才高八斗,经官府层层推举,被明太祖朱元璋钦点为山东日照知县。

当时,知县的首要任务是抓好农业生产。马亮上任后,觉得怀才不遇,不安心抓农业,反而插手原本中央直管的督运工作,狠抓日照的商业,也确实做了不少事儿。

三年期满,朱元璋问马亮:“你觉得你这个知县干得如何?”马亮答道:“卑职在日照三年,日照的商业有了很大的改变!”接着,马亮历数自己在商业方面的贡献。朱元璋说:“可这些都是督运的工作呀!你职内的事做不好,其他事做得再好也还是不称职。我怎么能重用一个不称职的官员呢?”最后,朱元璋不仅没有提拔马亮,还免了他的知县之职,永不录用。

现实中,只有把聪明才智用到该用的地方,才可能成为栋梁之材,即“用到点上才是材”。写作文选材也一样,但凡日常生活中的人、事、景、物,都可以作为素材,但只有那些能为中心思想服务的,才是可用的素材。那么,怎样才能围绕作文中心选材呢?

要诀一:材料要真实

作文就是用笔说话,就是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经历过的东西写出来,要合乎实际,合乎事理。因此,选择的材料必须是自己熟悉的、感触较深的,不能随意夸大或缩小,更不能胡编乱造。如果你要写“神舟十号”卫星,一定要贴合实际,不能说它到火星去探险,因为这不是事实。

要诀二:材料要典型

材料不在于多,而在于精。著名作家魏巍曾写过一篇文章《自豪吧,祖国》,里面用了二十多个生动的事例,但因为例子太多了,一个都没说清楚,反而适得其反。后来他写《谁是最可爱的人》时,只选了三个典型事例,从不同侧面反映出志愿军的精神面貌,相当成功。

要诀三:材料要新颖

“宁吃鲜桃一口,不吃烂桃一筐”。在写作生活故事的选材中,我们要尽量选择新近发生,能够反映时代特征的材料;另一方面,要善于从“凡人小事”中发掘有亮点的事物,从而进行主题归类。例如:对于好人好事的描写中,不要直接选择走进养老院帮老年人洗脚、扶老年人過马路,毕竟老套的选材给人不真实感。当你看到“他”将路上的一块西瓜皮捡起,扔进垃圾箱,这又何尝不是在做好事呢?

猜你喜欢

马亮要诀知县
Band engineering of valleytronics WSe2-MoS2 heterostructures via stacking form,magnetic moment and thickness
他们什么都没有,却拥有爱
补街
陕建的“要诀”:无限扩充动能——国企党建如何“推波助澜”
没头脑
青石碑
疯老爹打知县
才用到点上才叫能
提升魅力有要诀
“四要诀”上好公开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