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革命与社会进步
2020-04-20邵春保
邵春保
人类发展越来越倚重科技革命。从18世纪中叶到现在已有四次科技革命,每个世纪都有一次。世界历史表明,科技革命引发产业革命,进而对社会变革和文化创新产生积极影响,推动社会进步。我们所处的时代,正是第三次科技浪潮尚未退尽,第四次科技革命已经来临。两次科技革命在时间上部分交织、在内容上部分迭代、在影响上相互衔接,展示出科技革命的空前强度和蓬勃生机,加大了对社会发展的激变和推力。
新科技革命的时代特征
近年来,人类社会进入一个创新活跃期,5G、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量子科技等重大技术不断涌现,这是继第三次科技革命之后的又一次科技革命。这次科技革命传播迅速、广泛,对全球经济结构调整发挥着重要作用,将给世界格局带来重要影响。
兩次科技革命主要内容的衔接和信息技术的迭代升级,促进了新技术持续的涟漪、广泛的传播和强大的推动。第三次技术革命的持续发力和第四次技术革命的掀起,使科技革命具有了强烈的感染力和影响力,特别是两次科技革命中的信息智能技术,具有传播的特性,扩大并加速了新技术的转化、运用和推广。比如:超级计算机、大规模的存储和新一代移动通讯技术的发展,加速了人工智能在生产、工作和生活中的使用和普及。又如:在第二、第三代移动通讯发展的基础上,4G和5G飞速发展,还拉开了6G技术的研发序幕,带动了人们对移动通讯广泛使用的效能和信心。第三次科技革命越深入广泛,越枝繁叶茂,越有利于人们和社会乃至产业对第四次科技革命的迅速接受和拥抱,减少和缩短了人们对新科技认识的过程,也正是两次科技革命持续向产业、社会、生活等方面转化、衔接和推动,催生着新的产业革命和社会变革,注定我们所经历的正是非凡的时代。
两次科技革命奠定信息智能技术与新能源技术结合的基础,推动着新技术成果在各个产业的运用和价值创造。信息网络和新能源技术的迅速发展,使新能源与互联网结合的体系得到普遍认可,为解决能源与环境问题提供了合理可靠的途径,促进了信息化与能源技术的产业化运用。新技术革命引领的新一轮产业和工业革命不断塑造出新产业,而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生物医药和智能制造等新型产业又在重塑和改造着传统经济的形态,把全球创新氛围推上了历史新高。有信息和智能技术的支持,有新能源动力的保障,也就排除了产业发展的后顾之忧,有利于加速推进互联网、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技术在各个产业的普遍运用。比如:人人互联到万物互联,正是物联网技术的运用,将各种物质通过网络联结起来,实现了人对万物的管控,实现着自动化、高效率、实时性、动态化运转,从而推动经济价值链、生产链、供应链分别和交叉运行,实现着普惠与共享。在能源互联网、制造互联网的带动下,新技术渗透到生产、生活和社会的方方面面,使机器人和人工智能更多地进入急难险重的岗位、单调乏味的岗位,提高了劳动效率。电商网络、金融互联网、社交网络,也产生着极大的效能,人们从点到面到立体,处处感受到新科技带来的价值创造,这种革命性推动,正在打造着未来社会的根基和雏形。
新科技革命中的基因技术、人工智能、量子力学、纳米技术、生物医药等技术,具有决定人类终极命运的意义。涉及人类进化和功能的现代生命科学,特别是基因技术和人工智能会给人类自身的发展和进化带来无限生机,对于培养、配置和更换人的身体器官,预防、治疗和减少人的疾病,改善人的机能,提高人的品质,延长人的寿命,进而使人类冲出地球,开辟太空领地,探寻宇宙奥秘,都有重要意义。当然,新技术也存在着许多难以预料的伦理风险和技术风险,霍金就曾警示人们谨慎对待这些方面的探索,因为它会直接影响到人类自身的功能、进化、突破和毁灭。从这个意义上说,新技术革命注定要超越蒸汽机、电力、信息技术对人类的影响,具有直击人类自身、穿越未来、打破传统的特点,它的影响至少要超越一个世纪乃至更长时间,使人类社会生活和人的现代化向着更高境界发展。特别是它与人类命运息息相关,与人类未来发展紧密相连,还会对人类制度、人类组织、人的价值观产生强烈冲击,甚至在重塑人类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事关重大,影响深远。
大数据、区块链和人工智能技术具有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双重特点,在产业贡献的同时还可用于管理和调控。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区块链技术的集成应用在新的技术革新和产业变革中起着重要作用。”这一判断说明了区块链深刻和广泛的意义。新技术作为物质的内容具有新成分,如大数据、区块链和人工智能等技术作为被管理的对象很先进,而监管它们的方式和手段还较为陈旧,传统套路的管理经验和方法,难以驾驭新的对象。管理方式等新的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新的管理对象即新的生产力。因此,许多信息互联网企业和平台,在发挥新生产力优势中,尝试将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纳于市场经济、中观调控等管理和决策之中,挖掘它们具有的生产关系成分,发挥它们辅助监管和决策的功能。通过大数据及其分析让我们对过去难以把握或把握不准的东西更加清楚一些;发挥区块链去中心、多节点的特点,在用代码表达的交易上试用区块链技术进行登记,解决电子商务、地图导航、快递外卖、交通票务等方面因传统管理出现的监管问题。甚至可以尝试把区块链技术用于保护网络用户隐私和自由的信息交流上,发挥其解决数据的确权、定价、存证、信用和溯源的作用,让数据所有者的利益经过若干年后,依然能返还到数据所有者手中。还可尝试将人工智能应用到产业监管中,使其实现自动检测、整合问题信息并提醒专业人员分析解决。因此,要抓住区块链技术融合、功能拓展、产业细分的契机,发挥区块链在促进数据共享、优化业务流程、降低运营成本、提升协同效率、建设可信体系等方面的作用。
抓住科技革命的机遇促社会进步
技术和社会是相辅相成的两股力量。对于我们无法解决的社会问题,技术就是一种挽救的力量、改造的力量、推动的力量。当技术运用步入歧途时,社会就可发挥强大的校正功能、制约功能、引导功能。社会是人类实现价值的舞台,人的社会性包括社会制度、意识形态、各种组织等许多因素,既推动历史进步,成就人类的伟大事业,也因各种因素的相互作用形成了彼此纠缠的力量,表现出各种矛盾、冲突、战争。当社会力量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时,科技的力量展示出奇效,各种新科技的运用和推广缓解了人类困局,带来秩序与和平。比如:终止世界第二次大战正是使用了含有新科技的核武器,以至很长时间核大国的平衡在制约着人类的挑衅和战争;解决人类普遍封闭的问题是互联网技术;缓解人类饥饿的是新兴农业科技;能够代替人类急难险重工作、极大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是现代机器和人工智能;能有效缓解疾病痛苦,提高人生质量,甚至可能延长人类寿命的将是基因技术。科技也是人类社会的一种创造性理论和活动,它与意识形态、社会制度等这些纯社会性因素相比,具有超越国家、民族、制度和意识形态的性质,但是它的研发、利用、推广又离不开社会因素的影响。它被人们积极利用,推动社会发展,科技的力量甚至可以制约人们的一些非理性行为,但是人类也常常把最好的科技都用在了武器和战争中,给人类自身造成牺牲、裂痕和仇恨,特别是当某些科技对人类形成重大威胁时,就需要社会力量的制约。现在核武器管控风险上升,美国不仅退出了“伊核协议”,还要制造和使用战术性核武器,这种恐怖消息笼罩世界。还有基因技术和人工智能,既可以发挥神奇的作用,又有不可估量的威胁,甚至会毁灭人类。技术给人类的挑战,迫切需要社会力量管控,否则霍金担忧的人类麻烦就会到来。在技术危机逼近的顶点,将会把人类最大的社会功能激发出来,相信人类有智慧和勇气解决技术对人类的威胁。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已指明人类解决问题的方向。正是技术力量和社会力量的矛盾纠缠和相辅相成,推进着社会和技术的进步。
人类需要处理好技术和社会这两种力量的平衡。科技与社会的互动是一种双向作用,科技对社会活动产生的影响形成了它的社会功能。社会活动对科技的制约作用构成科技发展的社会条件。马克思“把科学看成是最高意义上的革命力量”,它对生产力的推动,会或迟或早引起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能够对社会带来深远影响的还有科学进步所包含的思想变革。科技还有生态调节功能,在提高人类改造自然界能力的同时,用科技的手段制止人们盲目使用能力造成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维持生态平衡,创造一个适合人类生存和可持续发展的自然环境。社会是一个自适应、自协调、自组织的有机系统,社会力量积极地影响着技术力量,社会生产决定科技的发展,社会制度制约科技的发展,社会变革往往为科技发展扫除障碍。
第三、第四次科技革命给人类带来许多助推生产力发展、改进人们思维、力促社会变革的因素。面对新科技,各个社会都会积极利用、推动、共享,但是也有社会内部相互撕扯的情况。比如:全球化是一种发展趋势,当它不能带来丰厚利益的时候,有的国家竟然逆流而行,反全球化,不依规则合作竞争,而是采取科技垄断措施,搞科技关门主义,阻碍社会进步。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总裁任正非说:“移动通讯的3G是三个标准,4G是两个标准,这些标准差异给全球通信发展造成低效、不便和高成本,5G标准是经过20多年、上百个国家、成千上万个科学家集体研发后,终于产生的统一标准,让全世界在一个标准架构上实现未来的信息联接,非常有利于支撑人工智能的发展,支撑人类社会的进步。”是社会因素促成了科技合作,也是社会力量阻碍了技术进步。如果这种负面作用扩大,社会力量与科技力量就会失衡,我们就无法管束和解决人工智能、基因技术的进一步研发和运用给人类带来的共同威胁。
越是在科技突飞猛进之时,越需要我们在运用其积极方面的同时,更好地管控其不确定性,防止人工智能拥有心灵、超越人类可能带来的严峻威胁。怎么管控核武器的存在和扩大,怎么解决基因技术和AI运用带来的威胁,都是对人类的考验,也是人类团结起来共同应对威胁、走向社会进步的一次重大机会。由此,我们要深刻反思技术的力量和社会力量的作用和关系。特别要重新审视社会制度的作用,认识不同的制度本来是人类进步的不同方式和道路选择,结果我们却将其作为你死我活的敌对工具,常常剑拔驽张,消耗了人類社会探索创新的能量,增加了不必要的麻烦和矛盾。现在资本主义制度占优势,但其内在具有许多明显的弱点和缺陷,马克思主义曾给予入木三分的批判,《21世纪资本论》更是鞭辟入里地揭露和批判了资本主义新的危害和罪恶。技术带来的问题本来要靠社会的力量来解决,事实上也能够解决,但是资本和利益集团因贪婪逐利性质,利用科技的负面作用,让人类走上不归路。似乎必须经历世界大战才有国联和联合国一样,似乎战争之前就达不成和平共识。人类为什么要这样勾心斗角地残害自身,用生灵涂炭的方式去争取进步?如果这样下去,新技术的负面力量将会以灾难的形式降临,轻则会引发剧烈的社会革命,重则将会终结人类。应该支配技术的社会力量,将要被技术的力量来规制甚至毁灭。旧的生产关系容纳不下新科技带来的生产力发展,变革就成为现实的选择,这是一条铁律。
科技革命积极推动产业发展和社会变革
科技革命孕育社会大变革。第一次是蒸汽机发明和应用,开启蒸汽时代;第二次是电气化,进入电气时代;第三次是微电子技术的发明和应用,开始了信息时代;第四次是以人工智能、清洁能源、机器人技术、量子信息技术、虚拟现实以及生物技术为主的技术革命。世界历史多次证明,每次大的科技革命都对世界产生重大影响。
科技革命的价值在于引发产业革命。科技成果的转化、运用和推广,通过产业变成了鲜活的生产力,扩大了价值创造。科技革命引发的产业革命,具有先导性,但是产业革命一旦形成,它的意义又大于科技革命本身,具有实践价值和广泛的社会意义。第一次产业革命最先发生在棉纺织业,它带动了其他部门。第二次产业革命出现了电力工业、石油工业、化学工业、钢铁工业、汽车工业等新兴部门。第三次产业革命以互联网为中心的信息产业发展,带动和影响了各个行业的发展及其贡献,降低了第一、第二产业的比重,提高了第三产业的分量,促进了经济结构和生活结构的变化。各国因历史条件和发展基础不同,技术革命引发的产业革命不平衡,许多落后国家失去了一茬又一茬科技革命机会。在过去200多年世界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历史上,中国先后失去过三次产业革命的机会。在前两次产业革命中,中国处于边缘化,是落伍者,中国GDP占世界总量比重,由1820年的1/3下降至1950年不足1/20,落后是近代中国饱受欺凌的重要原因之一。中国只能在极低水平的起点上,发展国家工业化,尾随第一、第二次工业革命。即使在上世纪80年代以来的信息技术革命中,我们赶的也是末班车。有幸的是在改革开放条件下,中国用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取得了较好的追赶效果,使中国成为世界最大的信息通信技术生产国、消费国和出口国,也提高了中国制造在世界的地位。进入21世纪,中国第一次与少数发达国家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在加速信息产业革命的同时,启动第四次科技革命。科技革命的产业化,是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一个重要原因。
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又引发社会变革。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迅速发展,促进社会制度、规定、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的变革。第一次工业革命在欧洲迅速发展,社会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使资本主义最终战胜了封建主义,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逐步确立起对世界的统治,世界形成了西方先进、东方落后的局面。工业革命创造的巨大生产力提高了生产的社会化程度,引起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导致经济危机的周期性爆发,促进现代工人阶级的形成和壮大。19世纪中期在欧洲爆发了三大工人运动,迫使资本主义调整社会政策,缓和社会关系。第二次工业革命蓬勃发展导致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垄断组织,垄断组织逐渐发展到行业垄断、跨行业垄断、跨国垄断,有的垄断组织影响到国家经济命脉和国家政策,促使资本主义制度扩展到全世界,形成了以欧洲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第三次产业革命加剧了资本主义各国发展的不平衡,使资本主义各国的国际地位发生了新变化;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经历了从巩固、发展到改革的曲折过程,也使社会主义国家在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抗衡中具有了强大动力,促进了世界范围内社会生产关系的变化。
科技革命产业革命带动的思想文化变革。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本身就是人类的进步和文明的升级。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影响,使法国一批知识分子认识到宣传人类社会进步思想的责任,让人们用知识来扫荡心中的迷信和蒙昧,让人们用理性的力量支配生活的一切方面,这些思想在法国和欧洲流传并积极影响,形成启蒙运动。工业革命发展中也暴露出资本主义社会的弊病,空想社会主义者开始批判资本主义,特别在欧洲普遍爆发的经济危机中,工人阶级的命运如何,人类社会走向哪里,这些问题都需科学的理论予以回答。在这样的社会历史条件下,科学社会主义应运而生,一种新的思想文化开始在传播中影响世界。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社会主义由思想传播发展到政治运动。在俄国、东欧、亚洲以及一些西方国家,出现了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工人阶级政党,有的发展成为执政党,领导着国家和民族的兴起、建设和发展。在第三次科技革命和信息产业革命的影响下,互联网与全球化相互促进,出现了开放文化和思想融合现象,一方面是不同文明在比较中摩擦和碰撞,另一方面是各种文化在交流中借鉴和融合。
科技革命产业革命引起的生产生活方式变化。科技革命的浪潮,使生产和工作的自动化程度逐渐提高,一些生产和工作岗位逐渐被机器和机器人取代,改善了人们的劳动环境和条件,机器人的出现让人由繁重的劳动转变到更多的操控、娱乐和休闲的趋势,人们开始逐渐感知劳动由负担和苦力向着快乐和需要转变。虽然人们工作劳动少了,但机器人和人工智能将会为人类带来更多的财富和服务。变化最慢的农业生产,也由于新技术的运用,使农业由复杂变简单,增加了产量,丰富了产品,机械化种植收割取代了农民过去常年在田间地头的各种繁重的劳动。科技革命也在改造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出行方式的便利让世界变成了地球村;电商模式改变了古老的购物交易方式;线上教育和网络智能医疗缩小了城乡享受公共资源的差别,便利了人们的学习和交流。两年前,任正非先生说过:“从科技的角度来看,未来二三十年人类社会将演变成一个智能社会,其深度和广度我们还想象不到。”现在,我们越来越清晰地认识到,这是一个时代的变革,是社会系统的整体变化,由此推动着社会的进步。
(作者系北京大学中国战略发展研究中心常务理事) (责任编辑:陈海峰)